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日常的干部职务变动中,多数人都能适应由下级正职升任上级副职,而对于上级副职改任下级正职,多数当事人时常表现出不知所措、迷茫徘徊等种种不适应的状态.因此,对于上级副职如何履任下级正职,笔者根据身边事例和切身体会,谈点看法,与读者讨论.  相似文献   

2.
县政府副职跟其他副职一样,是一个具有双重性的角色.对正职而言,他是一个副导演,职责是当好导演的助手,配合正职把一出出戏导演好;对于所分管的那块工作来说,他又是一个正导演,其下属各部门行政首长是副导演.那么,一个县政府副职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角色的双重性,做到不越权、不失职,达到对党与对人民、对上级与对下级、对组织与对自身负责的有机统一呢?  相似文献   

3.
由于某种原因,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领导班子在正职调离后,未能及时配备正职,这时,上级党组织通常会指定一名副职临时主持本单位、本地区的全面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主持工作的副职要切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就要做到“四不”。不观望。上级党组织没有及时配备正职,有多种原因,有的会明确告诉副职,有的不会明确告诉副职。由于这种情况的特殊性,主持工作的副职必然会成为上级党组织以及本单位、本地区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同时干部群众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议论。此时,主持全面工作的副职不能被这些猜测和议论干扰,而要尽快转换角色。对副职来…  相似文献   

4.
副职从职务上讲是正职的助手,从工作上讲是正职的参谋。副职要当好助手和参谋,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但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必须坚持“三有”,即思想上有涵养,言行上有节制,办事上有条理。思想有涵养副职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受“夹板气”的工作,对来自正职的气、同级的气、下级的气都要承受。邓小平同志在讲到领导干部的涵养时曾强调指出:“要相互谦让、相互帮助、相互补充,包括相互克服错误和缺点。”这“四个相互”既是对正职的要求,更是对副职的要求。副职要经常想到自己是处于“副”的位置的,要时时处处讲服从、讲大局、讲团结。在钱…  相似文献   

5.
<正>中层副职是部门中非常重要而又独特的领导群体。言其重要是因为副职担负着部门的业务工作和基础性的执行管理工作;说其独特是因为副职作为领导班子成员,充当正职领导的助手,又是正职领导与下级沟通的桥梁,既是承上启下的"结合点",又是上传下达的"传送带"。在各级、各类组织中,中层副职是业务工作的中坚力量,身处基础管理的最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副职必须树立"副职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是由正职和若干副职组成的领导集体,共同承担着一个单位的领导责任和全面管理工作。副职对班子集体来说是班子的一个成员,分管着一个方面的工作;对正职来说又是配角,发挥着助手的作用。副职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找准位置,是副职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思想上必须树立“副职意识”。所谓“副职意识”,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责任意识。副职和正职都是上级组织任命的班子组成人员,必须对上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负责,必须对本单位的工作负责,必须对本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负责。既不能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当成…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领导干部从政的经历中,由副职到担任正职,或由正职到担任上一级副职,是经常遇到的事由正职到副职或由副职到正职,有一个心理调适期,调适得好,能尽快进入角色,有益于打开新局面;调适得不好,往往会贻误工作,不仅对事业不利,而且直接影响领导干部自身的成长。笔者参加工作35  相似文献   

8.
身为副职,如何使自己的工作被正职认同呢?从哲学的辩证思维角度出发,副职应做到以下"四忌". 一忌站位不分高低.身为副职,欲使自己在所处位置上有所作为,首先,要知道自己与正职的职责、权力之别.副职纵使能力再强、资历再深,也要尊重正职,甘居正职之下.大到决策拍板,小到座位排列、讲话做派等小节,在局外人无法感知的这些微妙之处,正职、副职无不心照不宣.倘有哪位副职擅越"雷池",若遇胸襟开阔的正职倒也无妨,可若遇上个心胸狭窄、斤斤计较的正职,即便嘴上不说,心里也会结个疙瘩.其次,要清楚自己的工作舞台所在.  相似文献   

9.
<正>职易对副职失去信任的主要原因有:位置因素,正职害怕副职反叛;权力因素,正职害怕副职分羹;生活因素,正职害怕副职陷害自己;威望因素,正职害怕副职超越;形象因素,正职害怕副职直谏。副职消解正职信任危机的对策有以下几种:一是以诚心取得正职的信任,二是以业绩取得正职的信任,三是以事实取得正职的信任,四是以人品取得正职的信任,五是以善意取得正职的信任。  相似文献   

10.
<正>对于基层领导干部来讲,从总体工作内容和上级任命的名称来看,有正职和副职之分,但从分工来看,无所谓正职和副职,每个人都是分管领域和所在部门的一把手。从这个角度讲,人人都是一把手,人人都有着一把手的权力,且担负着一把手的义务和责任。那么,如何才叫称职的、优秀的基层领导干部呢?笔者认为,应达到以下三种境  相似文献   

11.
副职是正职的助手,是协助正职考虑全盘工作而又负责一方面或几方面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的领导者。副职处于一个重要、特殊、复杂的地位,因而,正职要注意研究对副职的领导方法和艺术,只有充分认识副职的特殊地位,才能真正发挥好副职的助手、参谋和先锋作用,才能使副职真正到中……  相似文献   

12.
正职对副职“放”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职是正职的助手,是协助正职考虑全盘工作而又负责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工作落实的领导者。副职处于特殊而又复杂的地位,它既制人又受制于人,既主动又被动,既是领导者又是执行者。正职拥有得力的副职,便如虎添翼,工作等于干好了一半。那么,正职如何充分发挥副职的助手和参谋作用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3.
正现在,基层对上呈文中的信息过滤已经非常普遍。假设上级让下级汇报情况,或者是下级向上级呈报基层情况,按工作流程,一般是由基层的工作人员到一线了解情况,记录好一手材料并如实汇总成文,交给副科长或科长审阅修改,然后交由主管副职领导审阅修改,最后由一把手审阅修改后定稿签字,并呈送上级机关。上  相似文献   

14.
一、认识副职的特点才能当好副职。你认为副职领导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要点:任何组织的领导班子里都要有一个或几个副职。认识副职的特点,了解副职和正职的区别,是走上副职领导岗位后,履行好副职职责,成为优秀副职的前提。第一,副职具有执行性。副职没有正职那样的拍板定夺决策权,相对来说,副职要接受正职的领导,服从在正职主导下做出的决定,或执行  相似文献   

15.
正职领导大多希望副职能够为自己分担工作任务、分散工作压力、分解工作难题,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希望副职敢于负责,能够独当一面;希望副职踏实肯干,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些愿望能否实现,固然有赖于副职的素质和努力,也与正职领导对副职的态度和工作艺术密切相关。为此,正职领导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尊重副职,主动协商。正职领导如果能够尊重副职,主动与副职协商工作,不仅可以使副职获得被尊重的心理满足,而且可以向副职传达一种角色期待——正职期望副职帮忙分忧解难,从而促使副职注意站在全局高度、围绕正职领导关注的问题思考工作,…  相似文献   

16.
胡春燕 《领导科学》2012,(28):17-18
在一个班子中,总有正职和副职之分.就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机制来说,每个班子成员都应该闲不着,只有忙和不忙之分.由于正职位置的重要性,一般来说,正职总是"动"得多,副职相对"动"得少.但是,现实中有些副职该"动"不"动",影响了工作的绩效,让正职感到不安、不满和些许的无奈.副职该"动"不"动",原因是多方面的,正职的做法不当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试图从正职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让副职"动"起来.  相似文献   

17.
正职与副职各有所长才会形成领导班子的强大合力。副职独有所长,才能避正职之所强,显示和发挥出自己的才干。副职于正职长处之外发挥自己的长处,要注意补正职之短。  相似文献   

18.
副职是正职的助手、帮手,是完成任务的前线指挥官、执行者。在工作中,正职如能充分发挥副职的参谋和先锋作用,就能如虎添翼、事半功倍。正职要想得到副职的鼎力相助,必须认真研究对副职的激励艺术。  相似文献   

19.
副职是正职的助手、帮手,是完成任务的前线指挥官、执行者.在工作中,正职如能充分发挥副职的参谋和先锋作用,就能如虎添翼、事半功倍.正职要想得到副职的鼎力相助,必须认真研究对副职的激励艺术.  相似文献   

20.
<正>基层干部的工作,是支撑党和国家事业的基石,这关系百姓福祉,体现执政水平,展示出党的形象。基层领导干部是基层干部队伍的中坚力量,对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基层领导干部来讲,从总体工作和上级任命的名称来看,确有正职和副职之分。但从分工来看,无所谓正职和副职,每个人都是分管领域和所在部门的一把手。从这个角度讲,人人都是一把手,人人都担负着一把手的权力、义务和责任。那么,如何才叫称职的、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