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要求。恩格斯说,“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看待”。①列宁也说过:“社会主义以人类知识的一切材料为基础,以科学的高度发展为先决条件,要求科学地对待等等,等等。”②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的历史上,曾经遭到各种敌对思想流派的攻击和歪曲,也遇到革命队伍中一些人的不正确的对待。因此,回击马克思主义的敌人的进攻,正确地对待马克思  相似文献   

2.
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观集中表现在他对马克思主义观基本问题的回答上。在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回答上,他对马克思主义下了明确的定义,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产生及其意义,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灵魂,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特征,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的的历史命运。在对“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回答上,他强调,科学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具体地应用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观既有历史价值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资本论》创作史的研究是《资本论》基本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资本论》创作史,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发展的科学这一本质特点的认识,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可以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正确地对待西方经济学;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实践”的概念,有着相当古老的历史。不过,那都不是现在意义上使用的实践概念。直到人类历史智慧的接力棒传到马克思的手里,实践概念才在认识论中获得了科学的地位。继马、恩之后,列宁重申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而在列宁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理论形态上,分成了三大流派:斯大林为代表的反映论派;西方马克思主义唯心实践派和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辩证唯物论的实践派。本文想在理论界以往论析的基础上,侧重谈一下毛泽东的实践观和另两个流派的理论对比。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列宁关于历史转折与“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的深刻思想,揭示了历史转折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危机”的内涵就在于社会实践的急剧发展变化,既使已经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受到严峻的挑战,又使对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理解受到巨大的冲击;具体地说明了只有在科学地提出和解决新问题、反思实践和理论“极其丰富的经验教训”、扬弃各种错误理论思潮的过程中“复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才能在坚持、探索和创新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使之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头脑’和科学的“精神武器”;进而揭示了列宁这一深刻思想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发展的科学 ;要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用发展的观点来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 ,要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应有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7.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了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斗争,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实践。列宁在短暂的六年中,以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清醒地正视现实,随时总结实践经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制定和修正政策,指导千百万群众的实践。在社会主义经济的所有重要方面,列宁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虽然其间不免有认识上的曲折和偏差,但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同志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和实质性实践超越,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同志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和实质性实践超越,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0.
坚持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党思想理论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揭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关于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阐述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和途径,从中得出了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从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出发,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科学地解决民族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民族作为人们共同体与社会历史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民族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课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创立自己的科学理论的过程中,始终重视民族问题,写下了许多不朽的理论著作。列宁和斯大林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着重论述了殖民地民族问题,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  相似文献   

12.
时代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首要问题。对时代性质和主题的科学判断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理论前提和基本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研究和考察时代问题。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推进到一个新阶段。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时代观,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创见。他以敏锐的目光重新审视了战后世界历史,科学地分折了当今世界大势和力量对比,以无产阶级战略家的胆识和勇气对时代问题作出了新的概括,并在思维方法和理论内容上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学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第一,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及其阵地。第二,肯定列宁、毛泽东及其历史地位,并提出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第三,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经验教训。第四,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实践和时代感特征相结合,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4.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超越自己,在理论创新中不断开创新境界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都是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理论。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历经百五十余年而不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这一理论品质是由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前提,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思想是他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解是多维度的。他将马克思主义视为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创始人的思想整体,主张在人类历史与文明的框架内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的整体,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列宁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中的理论与实践。列宁站在现代科技革命的前沿、把握科学的时代精神;抓住20世纪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主题,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在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实证主义思潮急剧增长之时,坚持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哲学;他把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发展紧密结合,应用现代科技再次跨越了历史的“卡夫丁峡谷”,探索20世纪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学习列宁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树立现代科技意识、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十月革命前,列宁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着力从理论上进行了全面研究。十月革命后,列宁面对“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于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的客观现实,逐渐把重点由理论上的研究转向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挥。突出地反映列宁哲学思想的这种发展轨迹的,首先表现在运用和发挥辨证否定的思想,从多方面论述了对待历史的批判继承的辨证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中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品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发扬"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正确处理好坚持、发展、创新的关系,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共产主义先驱者李大钊同志,在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巨大影响下,在同各种唯心史观的斗争中,很快地从进化论者转变为历史唯物论者,成为我国最早的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的史学家。 大钊同志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大力宣传唯物史观,开创了一整套从理论到方法的历史科学思想体系,使我国历史科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他是我国历史科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基本观点的研究是科学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问题,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探讨,取得了重大进展。以发展的观点认识马克思主义,以整体的视野理解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发展历史、创新规律,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丰富发展经典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