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利用中国1998—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中国科教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门限效应"。主要结论有:科研、教育支出都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贡献;促使科研支出产出弹性出现"门限效应"的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当人均GDP高于7 480元时,其产出弹性从0.144提高到0.177;促使教育支出产出弹性出现"门限效应"的主要是教育支出自身的大小,当人均教育支出高于298.87元时,其产出弹性从0.207提高到0.222。因此科研支出要视经济发展水平进行适度投入,而教育支出则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从经济发展形势判断包头市第三产业将进入加速发展期(一)包头市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为第三产业高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国际研究表明,对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国家或地区来说,其第三产业的发展将进入加速期。2002-2004年,我市人均GDP分别达到14315元、19089元和25264元,已远远高于人均1000美元的水平。另外,我市经济的高速增长客观上要求第三产业要保持相应的增速以适应商业运作、提高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1998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588.2元,比上年增加86.2元,增长了3.4%。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反映农民收入水平、扩大再生产和积累、储蓄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发展速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民人均纯收入需要保持一个适度的增长速度,否则,将会影响实现当前和长远的经济发展目标以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4.
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仅仅要看某一项产业的产值,而且应该从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考察,看各项生产情况的综合效果,这就需要一种综合评价的办法,通过综合评价帮助我们发现社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总体发展水平的因素,为各个地区实现均衡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法来对青海省西宁市4区3县的经济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各区县在西宁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本文选择了反映经济状况的7项主要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第三产业总产值、人均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上述指标的数据均来自2001年<西宁市统计年鉴>,具体见表1.  相似文献   

5.
人均GDP是以某地区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现价)除以同期平均人口所得出的结果。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人均GDP不仅考虑了经济总量的大小,而且结合了人口多少的因素,在国际上它也是划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依据之一。尤其像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用人均GDP指标反映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情况会更加准确、深刻和富有现实意义。ARIMA模型是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商业预测中比较先进适用的时间序列模型之一。本文试图以我国  相似文献   

6.
杨刚 《上海统计》2002,(6):35-36
近年来,闵行区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优化商业设施布局,拉动内需,加强出口创汇,国民经济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2001年,全区实现增加值200.03亿元,人均增加值达到30062元。伴随着全区经济规模的迅速壮大,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增加值是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反映,本文拟从增加值的构成变化角度对全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些结构性因素作一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翔 《统计与决策》2005,(13):70-71
一、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性分析 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状态和差异的指标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侧重点不同,其评价指标体系也不同.从一定意义上讲,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是人口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较,在一定区域内,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实现人口与经济的顺差增长,是区域经济步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本文采用各省市的人均GDP指标作为主要分析工具,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趋同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赵明强  林坚 《统计研究》1989,6(1):69-73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有严格区别的概念。所谓经济增长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或平均每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而经济发展则是一个内涵更为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甚至社会制度的变化.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意味着普遍地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三种基本情况的改善,即贫困,失业和收入不均情况的改善。其中贫困状况的改善不只是指收入的增加,还包括营养改善、健康增进、受教育的机会增加以及其他社会福利的提高等等。 有些西方经济和统计学家用人均GNP指标同时作为衡量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的标准,例如规定人均GNP若干美元以上为“发达”,若干美元以下为“不发达”等等,而把制度、结构的变化作为这一指标  相似文献   

9.
我省1980 -1999年经济发展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三番●刘兴远1999年 ,我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669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1980年增长7.24倍。年递增11.7 % ,提前一年完成“九五”计划规定的目标。这是继我省1987年人均GDP翻一番 ,1993年人均GDP翻两番 ,人均经济总量实现的又一新跨越 ,标志着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但应该看到 ,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 ,我省人均GDP数量和质量还存在着差距 ,应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前提下 ,继续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 ,以全面提升全省的综合…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现状分析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国农民的收入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由过去较长时间的停滞超低速增长呈现为波动增长的新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上升到2010年的5919.01元,历时32年,增加了5019.17元,增长了近38倍,年均增长速度达9.22%,农民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较大幅度增长。1、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后期,中国农民收入水平虽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在增长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起伏。1978年—1989年前十年,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速13.92%,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农民收入高速增长阶段。1990年—1999年中十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86.3元增加到2210.3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  相似文献   

11.
一、我省欠发达县(市、区)发展状况全省25个欠发达县,区位条件和交通基础设施都较差,现有人口1017万人,占全省的22·4%。近几年来,经济发展呈现如下特点:1·经济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高。从经济总量看,2000年到2004年,25个欠发达地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081亿元,年均增长13.7%,高于全省(12.9%)0.8个百分点。从人均GDP看,25个欠发达地区人均GDP达到10302元。2·积极发展非农产业,产业结构日趋调整。25个欠发达地区产业比例从2000年的20∶46·3∶33·7调整为2004年的14·1∶49·3∶36·1,第一产业下降了5·9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比重…  相似文献   

12.
吕伟 《四川省情》2006,(12):32-33
十五期间,四川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1.2%的速度增长,从3928.2亿元增长到了7385.11亿元;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以年均7.3%和8.0%的速度增长。但是,在经济总量和发展趋好的情况下,地区间的差距正在拉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值得高度关注。经济发展极化现象突出为了客观比较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异,本文以同一时期经济总量最高地区的水平作为比较基准,来观察四川地区间发展差距及其变化。从GDP增长来看。十五期间,尽管GDP最低的甘孜州和GDP最高的成都市之间的相对差距有…  相似文献   

13.
江苏人均GDP的国内外比较□文/张泉源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在经济总量迅猛增长的同时,人均GDP不断实现着新的跨越,1996年已突破1000美元。但应该看...  相似文献   

14.
李敏 《统计教育》2008,(3):11-13
自本世纪以来,西部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西部大开发,带动了西部经济的发展,使西部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在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西部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无论是人均GDP,还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主要采用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多项指标,对西部十二个地区从1996-2005年十年问经济增长的δ-收敛、β-收敛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5.
赵红 《统计研究》2005,22(8):16-6
一、引言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前所未有的持续高速增长吸引了世界越来越多的注意力。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不变价人均GDP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增长了5倍。人均GDP从1953~1978年间的平均495元增加到1979~1986年间的平均1133元,进而又增加到1987~1998年间的人均2722元(《新中国五十年历史资料汇编》,1999)。当一个拥有约1/5世界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取得如此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之后,其结果必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及财富分配状况产生巨大的影响。Berry等人(1983)与Chow(1993)的文章均曾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财富分配状况。那…  相似文献   

16.
扩大内需,开拓市场,既是实现伊盟经济增长目标的措施选择,也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而农村市场的潜力巨大,开拓农村市场,是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伊盟农牧区人口占总人口的74%,这样一个广阔的市场,潜在的开发能力是巨大的,而目前来看,伊盟农村居民的消费量仅占居民总消费量的43%。从我国农村市场需求的三种分类看,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小康型水平,这部分人口占全盟农村总人口的243%,这些农牧民生活比较富裕,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在农村购买力中的比重占273%,在消费品的选择上…  相似文献   

17.
衢江区与全省25个欠发达县(市、区)经济社会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笑艺 《浙江统计》2006,(3):42-42,44
一、我区在全省欠发达地区发展中所处的位置(一)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发展速度方面看经济发展水平1.从经济总量看:2004年25个县实现生产总值1081亿元,其中苍南和永嘉两县GDP分别为123亿元和106亿元,是25个县中仅有的两个GDP超百亿元的县,衢江区是33.67亿元。财政收  相似文献   

18.
李芬仁 《青海统计》2004,(10):20-21
据市农村经济抽样调查户资料显示,2003年西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000元,达到2054.03元。增长11.68%,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高出236.6元。总体看,2003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近几年增加额度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但较高平均数后面的现实是,县与市区农民收入差距过大,高收入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是低收入县的3.17倍,直接影响着西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泰尔指数和面板数据研究泛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差异。泰尔指数分析表明泛珠三角不同省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污染程度的差距都在拉大。面板数据分析表明,泛珠三角各省区人均GDP的增长对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影响不同,人均GDP的增长对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和人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均存在正向影响,且基本上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呈反向关系。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27年来,浙江经济以年均13.1%的增幅持续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24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3365亿元,从全国的第12位跃升到第4位,人均生产总值从331元提高到27552元,首次超过3000美元(按2005年平均汇率折约3363美元).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GDP)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奋斗目标.可以说我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人均经济指标已提前完成,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也标志着浙江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然而与人均GDP 3000美元国家和地区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浙江经济快速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成为实现浙江经济持续较快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