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少数民族习惯法在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存在或者仍然具有较强影响力,是少数民族习惯法适当介入和补充农村承包地调整的必要前提.农村承包地调整制度自身的缺陷为少数民族习惯法适当介入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承包地调整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习惯法适当介入农村承包地调整可以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民族法研究领域,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之间的互动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采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进行新的阐述,同时辅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以探索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之间关系的均衡路径,并计算出二者关系的均衡值域.  相似文献   

3.
游训龙 《民族论坛》2012,(24):33-35
《民族习惯法的经济分析》一书将经济分析法学的理论成果与民族习惯法的研究结合起来,是民族习惯法研究方面的一种可贵的尝试。文章首先就其立论的经济理性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理性不能仅仅从一个行为带来多少直接的经济收益这样一种狭隘的标准来理解,而应从更宏观的生产生活方式、背景去理解各项习惯法制度。接下来对书中涉及到的成本问题、有限自利问题进行了介绍,认为全书在这些问题上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新意。  相似文献   

4.
调适民族习惯法,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服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习惯法作为民族群体意志的传统表现形式 ,广泛存在于广西少数民族之中 ,并对当地的社会、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何对孕育于封建社会自然经济条件下的民族习惯法进行调适 ,使之为当代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主旋律服务 ,这是目前我国民族法学研究的一个极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新领域。本文即属这样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习惯法对国家法制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否定法制现代化即用欧美国家法律制度全盘取代传统法律制度的同时,也指出了“国家法律至上”的理念绝对化的缺陷。在多民族国家应肯定少数民族习惯法对国家法制现代化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论述了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区别,揭示了国家法相对于少数民族习惯法所存在的跨地域性、跨民族性、概括性、超前性、高成本性以及难以有针对性地及时、有效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具体问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习惯法对西部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或制约作用。为了切实保障西部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在民族法制建设过程中,少数民族习惯法应得到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对民族法制以及与此有关的少数民族习惯法所作的基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四个问题 :关于中国民族习惯法的概念和形式 ;关于习惯法的内容 ;关于习惯法的特征 ;关于民族法制中民族习惯法的意义和课题  相似文献   

8.
在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中,少数民族习惯法具有正式规范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它对于少数民族群体及其成员的文化心理、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少数民族习惯法依然具有传承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持社会秩序、规范个体行为等重要价值.在以法治为标志的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习惯法表现出与法治理念的价值断裂、经济社会转型中的价值递减和民族社会发展中的个体价值认同弱化等问题.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应努力实现国家法体系的功能和习惯法价值的协调适应、加快习惯法在法治进程中的价值适应性、发挥社会转型中习惯法的独特价值、以群众的广泛积极参与增强习惯法的法律实效,使习惯法逐渐适应法治国家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恢复性司法是一种全新的看待罪与罚的刑事理念,一种强调以"被害人——加害人"为中心构建刑事纠纷的调处机制.根据恢复性司法理念及其调处机制的特点,笔者选取广西壮族民族习惯法作为比对样本,寻找其内在的恢复性要素,以探讨法律移植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以恢复性司法机制为借鉴,通过民族地区刑事特别立法、引入民族习惯法刑事和解机制及刑事民族习惯法查明机制三个层次的制度设计,来对壮乡少数民族习惯法介入刑事解纷领域的进路进行初步设计与构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对“国家中心主义”和“国家法中心主义”的反思与除魅,以法律多元为视角,探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民族习惯法的文本内容、实践特征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社区自治制度的启示,运用规范分析、参与式观察与拓展个案研究,认为现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民族习惯法文本涉及矿产、林业、土地等资源保护与管理以及“整脏治乱”等内容,其实践特征有作为地方性知识的因地制宜性、作为手头库存知识的可操作性、与国家法的衔接性、违法制裁机构的专设性、对违约行为以经济制裁为主等.民族习惯法对生态文明建设社区自治制度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可用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
罗马法与伊斯兰法比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马法与伊斯兰法在现今都具有一定的生命力。罗马法为西方法律传统的绳索,而伊斯兰教法可谓伊斯兰教理论的触角。关注罗马法与伊斯兰法的关系,在国际局势风云突变并需要冷静地从历史中归结国际关系的今天,或许多少有些意义。本文即是在这种认识上探析二者的关系,企望能引起对此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实际协调宗教习惯法与国家法,大胆探索,是依法治国,把宗教纳入法制化轨道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3.
恢复性司法在我国藏族地区刑事冲突解决中的特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刑事法价值的时代内涵、刑事法的法律特性以及刑事法基本原则来看,恢复性司法与刑事法的基本理念不矛盾。从我国藏族习惯法的内容来看,其中蕴含着恢复性司法的基本精神;在现阶段,我国藏族社会属于机械社会,而且藏族习惯法具有宗教性,这为恢复性司法提供了广泛的社会现实基础和心理基础。因而,在我国藏族地区建立恢复性司法,不仅有利于刑事冲突的终局性解决,更重要的在于它为国家刑事制定法整合藏族习惯法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古代蒙古社会有关生态保护的法律散见在"约孙"(习惯法)、<大札撒>(成吉思汗法典)、元朝典章制度和北元时期的蒙古法典之中,其保护的范围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由于古代蒙古社会是以动物为中介,以人、自然为要素而构成的,法律特别重视对动物,尤其是家畜--马的重点保护.宗教因素曾经引起古代蒙古社会的生态规范的部分嬗变,但其生态保护法的精华部分仍被明清民族法制继承下来.  相似文献   

15.
神判是一种古老的人类学现象 ,也是一种古老的法文化现象。在原始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 ,神判与原始“公法”、“私法”两个方面的许多形式都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法人类学的角度出发 ,结合对原始宗教与习俗的理解 ,通过对神判与诸如原始献祭、放逐、杀戮、赔偿、仪式等早期习俗之间关系的研究 ,对神判中隐喻和凝聚着的早期法的原始含义进行了深入的解释 ,进一步从“公”与“私”两个方面揭示了早期原始法在历史演进中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6.
民族习惯法是民族地区适用的民间法,内容丰富但形式上因民族而异,刑事习惯法占据重要内容.民族习惯法具有裁判、教育、调整价值,应当整合三种价值,传承民族习惯法之积极因素,构建新的民族法律文化,推进民族地区法治.  相似文献   

17.
民族村寨文化是新一类文化遗产,民族村寨文化保护的法本位观大致可以归结为国家本位、集体本位和个体本位三种情形,法本位溯源中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显露出前立法阶段难以自洽的三大困局。以法本位进路考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更深层次的本质问题、权利位阶问题、法律定位问题,指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的公私权混合属性及公私权的平行关系,决定了民族村寨文化保护的公私法混合式法律选择模式。最后基于集体本位的思维基点,呈现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公法和私法双向系统展开的法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18.
用现行法解决"赔命价"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研究“命价”这一概念的含义入手,着重就如何运用现行法解决“命价”问题,以及在解决过程中所引发的一些理论问题谈了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关于加强民族法学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法学作为以调整民族关系的民族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是在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我国民族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民族法学研究须注重本学科的特点,根据社会的发展和要求,在民族法实践的基础上,开展民族法学研究,为现实的民族法制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0.
张立 《青海民族研究》2006,17(3):137-141
文章通过对三江源自然保护生态文化的调研,认为以生态法文化为指导,构建和实施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才能有机地将生态保护的要求与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要求结合起来,成为社区居民积极主动地参与保护区执法的观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