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草原的呼唤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词:席慕容曲:乌兰托嘎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啊!父亲的草原  相似文献   

2.
当年唐山大地震,天崩地裂的一刹那,有一个年轻的母亲,和她五个月大的宝贝女儿一起,坠入黑暗无边的废墟。所幸的是母女俩都完好无损,惊吓后的孩子在母亲的怀里睡着了,醒来后啼哭不止。母亲知道她是饿了,于是给她喂奶。一天一夜后滴水未进的母亲奶水枯竭,孩子的哭声越来  相似文献   

3.
淑女三代     
雷芳 《今日南国》2006,(15):76-76
姥姥是那种富贵人家的小姐。后来家世有点没落,于是,就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我母亲身上,希望能把我的母亲陪养成一代淑女。在我幼年的记忆之中,母亲的确很优雅。后来因病耳朵有点背,说话的声音就日渐高涨。加上我自幼淘气得很,母亲让我磨得脾气也大了,也会打人了,有时候气极了也要骂骂人。父亲都说母亲一点也不像年轻时候的样子了。一说起从前,父亲一脸神往。父亲说:“你母亲年轻的时候像个公主,无比的优雅,无比的动人,我一生从没再见过能比你母亲更有气质的女人了。但是现在,一见你们娘俩的样子,唉,不提也罢。”父亲说这话的时候,我正一脸坏笑地看着他。  相似文献   

4.
赵柒斤 《可乐》2008,(10):58-58
还不会用语言表达时,饿了、病了、尿了,只知道哭。"呱呱"的哭声让母亲心疼也心烦。见久哄无效。母亲冷不丁来一句:"宝宝乖啊,不能再哭了,再哭就把狼外婆引来了……"这一恐吓,往往就使孩童的哭声戛然而止。上小学时,用粉笔把课桌前沿涂成白色,前排小女生的花衣  相似文献   

5.
太行奶娘     
魏永刚 《源流》2011,(13):94-95
"奶娘"这个词,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在故乡太行山农村,母亲没有奶水或者奶水不够的时候,会把孩子抱给同村刚刚生育过的母亲去喂奶,吃别人的奶水,就称呼人家"奶娘"。  相似文献   

6.
“快让我看看我刚出生的小宝贝!”母亲欣喜地喊着。小宝宝很快被送到了母亲怀里,她掀开裹着婴儿的布,温柔的目光落到儿子的小脸上,就在这一瞬间,她一下子惊呆了——原来这个男孩天生没有耳朵。时间证明男孩的听力并没有问题,不过他的相貌却因此大打折扣。一天,小男孩放学后哭着跑回家,一头扎进母亲怀里。母亲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心里清楚儿子这一生都将充满坎坷与辛酸。小男孩一股脑儿把自己在学校里的不幸遭遇倒了出来“:一个男生,大个子男生……说我是畸形儿。”男孩渐渐地长大,在文学和音乐方面显得颇有几分才气,而在平日的生活中,他却遭…  相似文献   

7.
父母爱情     
<正>我一直以为父母之间没有爱情,每天只会在吵吵闹闹中凑合着过日子。父亲好酒,每天每餐都要喝,一喝就醉,醉后还会耍点小酒疯,所以我们一看到他喝酒,能躲就躲,都躲得远远的。父亲醉后找不到我们,只能找母亲撒气,母亲大多时候都不理他,有时母亲看他说得太离谱时,也会和他吵几句。  相似文献   

8.
《北方人》2006,(5)
周一上班还没坐稳,就接到老妹的电话说母亲昨晚摔倒,股骨头摔断了,正在医院里。母亲是一个苦命的人,9岁失去父亲。不到50岁,我的父亲病故。后来母亲又做了乳腺癌全切手术。前年,又双目失明了。77岁的高龄,加上糖尿病晚期,而今,她有可能从此站不起来……母亲她现在怎么样啊?眼睛看不着,又不能动,一定很难过,很上火吧!我随着火车的车轮声,仿佛听到母亲在医院里痛不欲生的哭嚎,我的心一路上都在紧缩着,泪水不住的流出来。赶到医院已是傍晚时分了。从电梯下来,直奔418病房,还没进门,远远就听到母亲的说笑声,我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母亲她不会是精神失常吧?“谁来了?是东东吧?”母亲听到脚步声,睁开无光的眼睛,伸出了胳  相似文献   

9.
母亲本已经很劳累了,又从居委会领来了手工活——为服装厂锁扣眼钉扣子,不分昼夜地干了起来。一件衬衫要锁7个扣眼钉7个扣子,才能挣5分5厘钱。因为天气热,晚上母亲就把电灯拉到屋檐下,坐在窗外的石阶上一干就是半宿。蚊子追着光亮,把母亲叮得浑身是包。母亲就想了一个办法:用一根布条蘸上“敌敌畏”放在头顶上。这招倒真灵,蚊子全被熏跑了。可第二天母亲却中毒了,脸肿得像个发面馒头:眼睛只剩下一条缝,头顶亮光光地,用手指一摁就像要流水。我被吓得扑进母亲怀里大哭:“妈,我再也不要《丑小鸭》了!”可母亲却全然不顾,歇了两天,又继续干了起…  相似文献   

10.
我一想起父亲去世前后的情景,我的心就像被锥子刺一样地疼。平时父亲除了有老年高血压病外,没有其他的毛病,那天早晨父亲一起床,就喊头难受得厉害,从厕所出来就晕倒了。虽然父亲很快清醒过来,但不知父亲究竟患了什么病,母亲一时没了主意,正好我前去看望父母。我说:"不能忽视父亲的病,要上大医院把病诊断清楚。"我和母亲认为,家附近虽然也有个小医院,但是我们总觉得那的医生的  相似文献   

11.
查一路 《社区》2012,(20):12-12
儿时,常见伙伴毛头的父亲摩挲毛头的光头。我跑去问母亲,父亲怎么就不摸我的头呢?母亲说,你父亲的手哪得片刻闲暇?父亲的手常年捧一把紫砂壶,摩挲,把玩,比毛头父亲摸毛头的头还要亲密。  相似文献   

12.
父亲爱吃宽片面,吃了一辈子母亲擀的宽片面;母亲爱听秦腔,听了一辈子父亲唱的秦腔。母亲擀的宽片面,就是人家戏谑陕西人的八大怪之一:擀的面条像裤带。可是父亲却偏爱吃这种又宽又长又结实的像裤带似的面条,这面条看起来大方豪气,利利爽爽,一条是一条,也极像父亲的性格,干干脆脆,说一不二。母亲的面条做得很独到,必须提前用盐水把面和好,和硬,揉到,过半个时辰再擀,面条又光又筋,下到锅里不会断条,滑爽得吃到嘴里妙不可言,拌上绿菜叶,黄花炒鸡蛋,再浇上蒜水,调上油红油红的辣子,看一眼也会让人垂涎欲滴,父亲吃得酣畅淋漓,吃完后一脸的满足和…  相似文献   

13.
母亲     
我刚生下时,如死了一般,既不会哭也不会动。就在大家准备把我扔了时,是母亲的一句话留住了我。虽然在寒冷的正月把我放在那冰冷的铁盆里洗了个"凉水澡",但这一激,却让我闯过了生命的第一次大难。是母亲使我的生命得以延续,是母亲没有让我与这光明的世界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目光     
《北方人》2006,(5)
小时候的记忆里,母亲的目光是慈慈稠稠的,带点笑意,带点嗔责,也带点佯怒。尤其是当我淘气,她总会这样看着我。有时还捉住了我的小手,说,弟弟(从小,她就不叫我的名字,而是叫我“弟弟”),你看你!你看你!可千万别让你爸知道了啊……到了自己都近花甲之年了,回想起这一幕时的感觉是遥远朦胧得近乎于包含些童话意味了。我是独生子。母亲是在连续五次习惯性流产后才保住了我这一胎,并用剖腹产的方式把我生了下来,那是在抗战胜利后不久,父亲接受了任命,携同家眷从重庆飞来上海履新。后来每每谈及此事,母亲总要重复她那个观点:你能顺利来到  相似文献   

15.
在乔治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就是瘸着一条腿走路的,他的一切都平淡无奇。所以,他总是想母亲怎么会和这样一个人结婚呢?他总觉得,父亲那条瘸腿,带给自己的是耻辱。一次市里举行中学生篮球赛,他是队里的主力,他找到母亲。说出了他的心愿:他希望母亲能陪他同往,在赛场上,只要看到母亲的目光,他就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母亲笑了,说,那当然,你就是不说,我和你父亲也会去的。他听罢摇了摇头,说,我不是说父亲,我只希望你去。母亲很是吃惊,问这是为什么。他勉强地笑了笑,说我总认为,一个残疾人站在场边,会使得整个气氛变味儿。母亲叹一口气说,你是嫌弃你…  相似文献   

16.
温暖的欺骗     
母亲指着父亲的头说:“老头子,该去理发了,都成长毛贼了。”父亲边笑边捋了一下头发,说:“是啊是啊,今天就去理。”父亲每次理发,都会走好几条街,找到那家小小的理发店。父亲说,他很喜欢那家店,  相似文献   

17.
母亲老了     
王云霞 《老友》2012,(2):42-42
母亲住院了,我去陪护。坐在病床边,看着母亲花白的头发和眼角处深深的皱纹.我心里感到阵阵酸楚……时光真的催人老啊!仿佛还是昨天,我依在母亲的怀里撒娇。缠着母亲给我做我最爱吃的炸麻叶。每当这时。母亲总是半嗔半笑地放下手里的活。用食指刮一下我的鼻头,然后笑着去洗手、和面、擀皮、炸麻叶。看着我将麻叶咬得“嘎嘣嘎嘣”脆响.母亲的脸笑成一朵菊花似的。  相似文献   

18.
光阴似箭,母亲离开我们一晃就8年了。然而,母亲慈祥的面容依然那么亲切,音容笑貌也历历在目,使我久久难以忘怀……母亲是一个性格很刚强的人,她19岁嫁给父亲,25岁时父亲为革命牺牲,那时我还不到2岁。面对当时孤儿寡母的家境,母亲独力难支,想带上儿子嫁人,但本家族人不依,说要嫁人可以,得把孩子留下,他是翟家的后代,翟家不能断了香火。我母亲舍不得把我留给本家,怕我受罪,说要遵循  相似文献   

19.
天堂母爱     
我清楚地记得,在我9岁以前,爸爸妈妈都把我视若掌中宝,我的生活无忧无虑,充满欢乐。但自从我母亲和我父亲去了一趟武汉的某医院后,我的生活就大不如前了。父母回来的时候是在晚上,这次妈妈不仅没像以前那样揽我到怀里,抚摸和亲我,反而板着一张脸,像没看见我似的,用手将我扒拉开  相似文献   

20.
康康 《北京纪事》2009,(5):69-71
一登上飞往桂林的飞机我就睡了,这对于一个失眠症患者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我喜欢桂林。满目绿茵的山水和绵软氤氲的空气挤走了心底全部的阴郁,这份舒心踏实的畅快情绪实在久违,于是吃啊乐啊如此尽情。从桂林回来,我越是清楚自己属于北京,越是留恋那段无拘束的旅程,哪怕是一碗桂林米粉,也让我心心念念。而桂林,又何止一碗米粉让我留恋?于是开始在北京寻找桂林的踪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