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柏拉图思想中,神话或"秘所思"(Muthos)与"逻各斯"(Logos)有根本的对立,即,Muthos作为一种不可证伪的话语与Logos作为一种可证伪的话语之间的对立,Muthos作为叙述性故事与Logos作为论证性话语的对立。反映在《蒂迈欧篇》文本中,Logos出现的地方都涉及关于感性世界的结构或现成状态的可证伪的论证性话语,而Muthos出现的地方则涉及关于感性世界的时间性起源或制造过程的不可证伪的叙述性话语。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在Muthos与Logos的既区分又统一的意义上将它理解为柏拉图的"神学"。不确立"柏拉图的神学",对《蒂迈欧篇》的所谓的"字面解释"将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14,(2):60-61
在西方,有关大西洲的最早记载,来自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的《蒂迈欧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柏拉图的《理想国》和莫尔的《乌托邦》的文本分析,我们发现他们的乌托邦思想中潜藏着共和主义叙事,实质上柏拉图和莫尔都希图建构一种共和主义乌托邦,由此也可以说乌托邦思想与共和主义之间原本就存在着一种共生的却被遗忘的历史关系,因而我们试图恢复以柏拉图和莫尔为代表的乌托邦思想家在共和主义政治光谱中的理论地位也并非一种主观冲动。  相似文献   

4.
《蒂迈欧篇》是研究柏拉图宇宙观的重要文献,也是其理念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柏拉图联系宇宙的生成对其早期和中期理念论作了修正。这篇的“理念论”主要继承中期理念论的“模仿说”并加以修正,认为宇宙的创造主,即神,注视其自身,以自身为理念,模仿自身而创造宇宙万物。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在《蒂迈欧》中区分出除宇宙与宇宙的理念之外的“第三种东西”,是宇宙万物“在之中”生成并且“从之中”消失的东西。关于它究竟是质料还是空间的争论由来已久。事实上,它既不能是亚里士多德式的质料,也不能是“原初质料”,也不能是静态的、空的空间或者个别事物占据的“地方”,而是一种“潜能/力量”()。此外,它作为宇宙的第二本原,可以回溯到柏拉图哲学中的总的第二本原———“不定的二”上去,是它在可感世界中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非存在是柏拉图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并且随着其思想的发展在内涵上发生了重要转变。在《智者篇》中,柏拉图重新思考了存在与非存在的关系问题,提出了通种论,并在此基础上对非存在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非存在概念内涵的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柏拉图思想本身的转变。因此,澄清这一概念的转变,对于进一步研究和理解柏拉图思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柏拉图在《蒂迈欧》和“未成文学说”中所讨论的生成理论与亚里士多德的生成论有很大的相关性,甚至可以说后者是在与前者的对话中形成的。无论是三本原的生成模式学说,火、气、水、土四元素相互生成学说,还是由四元素生成同质体的理论,甚至个别事物的生成理论,亚里士多德都从老师那里获取了理论资源。本文即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表明亚里士多德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的生成理论。本文还就柏拉图的“接受者”与亚里士多德的最初质料和终极质料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澄清。  相似文献   

8.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著名命题。理解这一命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离知识最远的勇敢美德在何种意义上是知识。论题以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为起点,从亚里士多德的勇敢观出发,上溯柏拉图的《拉克斯》和《普罗塔戈拉》两篇对话,试图从具体文本的文脉中辨析智术师与哲人在美德问题上的异同,进而考察政治哲学与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柏拉图的《理想国》和莫尔的《乌托邦》虽然有近两千年之遥 ,但它们均可谓社会主义的早期学说。柏拉图的《理想国》形成了西方哲学的传统框架、奠定了世界文学艺术评论的基础 ;莫尔的《乌托邦》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和创造了条件。柏拉图是站在维护和改良奴隶主专制的立场上构筑理想国的 ;莫尔却是站在揭露和反抗封建专制统治的立场上、主张建立一个摆脱了社会邪恶、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人人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乌托邦》源于《理想国》又高于《理想国》。该论文从两位作者的个人历史背景、所处的时代背景、内部、外部作用、作品的主要内容、艺术风格、理论价值、艺术价值、局限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并就其相同性、差异性和相关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政治家篇》是柏拉图晚期的一篇著名的政治学作品,其主题是为真正的政治家做出界定。在这篇对话中,柏拉图通过二分法确立了政治家定义的逻辑范围,借助于神话故事明确了政治家定义的根本前提,最后他又将政治家的技艺等同于国家之网的编织,通过类比逐步阐明了政治家编织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柏拉图对诗人"迷狂说"和诗人"摹仿说"这两种朴素思想进行了认真的思辨,又在《理想国》中阐发了文艺"功用说"的观念,依此奠定了西方作家论的理论基础。同时,在"迷狂说"与诗人能否反映真理,"摹仿说"与诗人的知识是否可靠,"功用说"与对诗人教化作用的怀疑之间,也留下了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和理论空白。柏拉图诗学的矛盾不仅在于柏拉图政治理想与诗人天性的矛盾、哲学与诗的冲突,而且,其核心在于人类追求现世功用与其自然天性的冲突,体现为诗人身上是否分有神性与如何表现人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解读柏拉图理论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柏拉图理念论开创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史上产生了极大影响.他的理念论直接继承了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思想,是为实现其历史使命而创立的.理念论的建立中遇到了一系列矛盾与疑难,它们是紧紧围绕其伦理意义上的问题而展开的.理念论的价值取向是最终实现"善"的王国,达到真善美的最高统一.  相似文献   

13.
要评价柏拉图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要认识到柏拉图其实是很痛苦的 ;第二是从他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理性主义出发来认识他的文艺观 ;第三是我们应该看到柏拉图在否定文艺的过程中揭示出了文艺的一些根本特点和规律。我们不能简单地只是因为柏拉图否定文艺的结论就认为柏拉图对文艺只起到负面影响 ,只是“反面教材” ,而是应该看到他的正面贡献。在柏拉图那里 ,过程比结果要重要得多 ,这一点对文艺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类"在黑格尔哲学当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理解整个黑格尔哲学的基础和源头。黑格尔哲学当中的"类"概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外在的思维形式,另一方面是指内在的事物本质或共相。其中外在的思维形式是主体先天所具有的,它是主体用以把握实体的逻辑方式,是对康德的先天范畴的理论推演。内在的本质和共相来源于柏拉图的理念,它是世界的本质和动力,它是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普遍性,是事物当中不变的永恒。由于本质存在于事物内部,这样,就无法通过感觉感知它的存在与否,于是"类"作为事物的本质只能通过反思才能获得,而不可能透过事物"看"本质,因为本质是离开了经验界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论柏拉图的idea之为“理念”而非“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柏拉图的idea并非感性直观的对象,而是概念思维的对象,从而它绝非感性直观意义上的事物的单纯的"形相",一种感性存在,而是一种理性存在。它作为事物之自身,乃是事物的本质,作为思维存在,乃是与事物之本质相应的思维之概念,而它同时又是事物的理想存在,构成了事物的目的,这样,它在根本上是本体论、逻辑学和目的论三者的统一。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这三层内涵又同时避免了对idea的基于一种单纯的感性直观的理解的译名只有"理念",而"相"的译名则不具有这样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柏拉图正义论:论证设计与问题(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柏拉图正义论包括对一般正义论的破坏性的解构部分和柏拉图式正义论的建构性的论证部分,这种讨论正义的论证设计是一种具有完整环节的典型正义论模式,这种模式和其中的内容提出了有史以来关于正义主题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与研究“正义”的某种独特视角,但这种论证设计的内部细节也存在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该文根据“类比乃是通过两个关系式的比较指出两种关系的相似”这一类比新定义 ,运用变通的类比基本结构关系式对一些类比特殊结构、类比与比喻及比较的关系加以分析 ,并就某些特殊结构类比句的翻译处理进行探讨 ,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类比依明喻、暗喻而存在的实质  相似文献   

18.
美国解构主义批评家、耶鲁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J .H .米勒在 1982年发表的《小说与重复》中精辟地阐明在小说这样的长篇作品中 ,各种类型的重复方式如何产生与存在的意义。文章一方面从小说重复理论存在的文化渊源与哲学根源这一角度出发 ,介绍了米勒对此理论的认识 ,以说明重复理论存在的历史必然性 ;另一方面分别评介了米勒对尼采与柏拉图式重复模式的理解 ,以及这两种重复模式的相互关系。进而说明充分理解作品中重复形式的内外框架与作者创作时的心理因素是理解小说整体意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What is engineers’ conception of their users and the public? And what makes it so difficult to be changed? Studies in public understanding and particip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depicted the pre-commitment of criticism against the deficit model in scientists’ conception of the public and enrich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ublic’s knowledgeabil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terature of technoscientific practices also explores the framing of users in technoscientific practices. Following the insights and adopting the concept of framing, this paper examines engineering researchers’ knowledgeability by illustrat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users when they are developing new devices and by showing the contextual practices that frames their vision. This paper tackles the issue by examining the fieldwork in an university engineering research team in Taiwan. It is argued that engineering researchers have their own sociology concerned with the technical aspect of their users and society.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the engineering vision and agenda emerges and being practiced in the conjuncture of frames of publication-oriented regulation, delivery-assured practical work, and diversity reduction team networking to situate the engineering vision. The notion of frame also highlights the dynamic, relational, and conjunctive constitution of the experts’ knowledgeability. It is suggested that with mor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locking mechanism of these frames, then we can alleviate the one-dimensional engineering vision and only then is the ambi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possible in Taiwan.  相似文献   

20.
柏拉图为什么用对话录的方式创作?这是我们解读柏拉图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进入柏拉图宫墙之门的必要途径.通过对柏拉图的写作问题的探讨,发现柏拉图的对话录作为纪传体主要目的在于再现苏格拉底的哲学教导和探究,而对话录作为戏剧的主要目的则在于保护柏拉图自己和哲学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