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瑞芬 《社区》2010,(4):55-55
去年暑假我去美国探亲,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走马观花,耳闻目睹亲身感受了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美国社会对残疾人的照顾和保护。  相似文献   

2.
张磊 《华人时刊》2009,(2):77-77
美国人喜欢开派对,一到周末肯定有人开派对,邀请一大帮人去参加。有时是因为有重大运动比赛开派对,像每年一度的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和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之间进行的橄榄球比赛,总能吸引当地很多人,有时是因为有节庆开派对。我有一年在老师家中过圣诞节,就没少参加派对,有专门邀请同事来参加的派对,有专门邀请朋友来参加的派对,还有就是和家人一起的派对。来参加的人少则十来个,多则二三十个。  相似文献   

3.
去年暑假我去美国探亲,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走马观花,耳闻目睹亲身感受了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美国社会对残疾人的照顾和保护。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来美国后搬过一次家,经历中颇有感触。我们选中新址后,决定购买合作公寓。商店里有免费杂志叫《置业广场》,登载各个地产公司出售房屋信息。我们找了一家公司,经纪人根据我们的两房一厅要求,约我们前后看了七处房子,议定了购买价。接着,请律师对房主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解,看看房主是否欠债、漏税等等。卖方当然也请了  相似文献   

5.
都说美国人的脑子转不过弯来,遇事直愣愣的。这回在与美国人的直接接触中算是领教了。美国人的诚实直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人觉得美国人的性格就像其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一样,直来直去的,简直有点傻的可爱。 我们乘坐西北航空公司的班机抵  相似文献   

6.
说实话,美国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拥有自己的公寓,也是近40年的事。40年前,美国大城市中的中高层公寓都是私人物业,例如犹太人富商枯柏在曼哈顿有5栋20~25层高的公寓,户型从一室一厅到四室三厅,共900个单元,他的家族靠出租公寓维持生存并扩大了产业。50年前,纽约50%的公寓是被像枯  相似文献   

7.
青春期的躁动就像半空中的风筝,总想挣脱牵着我们的那根线,渴望无拘无束地自由飞翔。来美国之前,我以为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自己自然而然就独立了;到美国之后,住在叔叔家跟自己家没什么区别,才发现离真正的"独立"还很遥远。其实,我心里老想,如果不住在叔叔家而是在学校寄宿该多好。大部分人都觉得我住在叔叔家是最好的选择,何况叔叔在美国行医,洋婶又没事干,唯一的事就是琢磨吃什么,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我常常被祖母村子中传说着的种种生孩子的艰险吓得要命;长大后,倒不以为然,总觉得现在医疗条件这么好,那些真幻迷离的怪故事再也不会发生了。可不巧,怪事偏偏让我们夫妻给碰上了,而且还是在美国。我和妻子都是学化学的,尽管医道不通,但得益于我们做医生的父母,两人的生育知识因之不少。我和妻子很早就到美国留学。在美国定居的当年,妻子便怀了孕。从怀上孩子那天起,一切似乎都很顺利。我妻子看起来十分纤弱娇媚,却是个生性快乐、身体健壮的女人,怀孕后连呕吐的反应都没有过,而且食量大增。在我们的居室外,有成片的牧场。平缓地起伏着延伸而去的丰美草地上,一条清亮的小溪无声地蜿蜓流去,金色的毛茛零星地点缀在小溪的两岸。刚怀孕那几个月,遇上好天气,我和妻子就到室外的草地上去打羽毛球或进行其他适量的运动。后来那几个月,肚子里的小宝宝越长越大,他妈妈也就不得打球,只能在草地上散散步了。在我们居所外的草地退尽绿色,一天天变黄的时候,我妻子  相似文献   

9.
夏雨 《华人时刊》2009,(4):64-65
美国的现代演讲与口才事业起步早,水平高,内容丰富,多姿多彩。这次笔者赴美国探亲访友、考察教育之余,同时也得以一窥其门径。在中国,演讲不是艺术表演,而是社会实践,服务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建设。在美国,演讲则主要运用于政治竞选与商务活动。  相似文献   

10.
我曾经在美国参观过一所老人俱乐部式公寓,由一位研究战略经济的教授纳尔逊先生陪同。去前,我好奇地问:“纳尔逊先生,我感到惊异,既是一座学术性的老人公寓,为什么叫‘小屋’呢?”  相似文献   

11.
去美国之前,曾接受了不少既定观念:美国是个没什么历史文化底蕴却充满着功利和市侩的浮躁社会。不过,去后我耳闻目睹了许多文化现象,从专家角度谈公共文化差异性,实属不敢当。但在美国进行学术讲座期间,倒是让我感受到了好多东西。首先给我印象很深的是美国人很好学。无论是在地铁里还是公共汽车上,许多美国人往往手里拿本书,见缝插针地阅读,且还特别认真。我做讲座讲的是明代史,但来听讲座的人不仅  相似文献   

12.
辜晓进 《社区》2012,(13):62
要想了解美国人,社区报便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这些社区报数量众多,与社区的融合程度也是惊人的。11年前我在美国时,已经注意到社区报的力量。在我居住的纽约市斯塔藤岛区就有一份百年老报《斯塔藤岛前进报》。就其创刊背景和发行范围看,这是一份典型的社区报,但从报社规模和运作模式看,它又与其他都市报纸无甚区别。美国社会承接的是欧洲传统,早期移民就有无报不成镇之习俗。因此,美国的社区报与其所在的乡村区镇有着水乳交融般的关系,这种关系远比  相似文献   

13.
辜晓进 《社区》2012,(19):62-62
要想了解美国人,社区报便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这些社区报数量众多,与社区的融合程度也是惊人的。  相似文献   

14.
“哑铃公寓”是美国城市化初期的产物,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为底层民众设计的标准式廉租公寓,由于楼房外形酷似哑铃而得此名。“哑铃公寓”被特的结构设计和设施安排,改善了城市化初期城市移民的居住环境和条件。随着城市移民的不断涌入,更多的人需要廉租公寓,城市移民开始多户合租“哑铃公寓”的一个单元,以便节省更多的开支。由于“哑铃公寓”都是城市移民的下层租住,“哑铃公寓”街区逐渐成为美国新的“贫民窟”。19世纪末,“哑铃公寓”成为刺激纽约住房改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公寓文化的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在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管理中的重要性,针对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新特点和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必须加强和完善管理服务,明确责任,调动学生参与管理,构建和谐公寓文化.并结合高校公寓管理的实践,对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深化大学生公寓管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洛仁·理查兹死了84岁的洛仁·理查兹退休前是美国肯塔基州一位农业工人。他在剧烈的疼痛中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一天,由于理查兹患有“体内嵌入”的病症——骨头两端受伤后一种骨折的巨痛,最终引发了致命的心脏病。那天理查兹由于疼痛痛苦地呻吟了一上午,托老公寓的医生最终也没有到场。  相似文献   

17.
2022年2月,在等考研成绩的我不想每日在家当“咸鱼”,于是决定到上海实习。异乡实习,租房是开支大头。为了省钱,我选择与陌生人合租一套LOFT公寓。还记得到达公寓那天,刚进底楼大厅,就有一位年轻男子问我是否需要帮助,保持警惕的我没怎么理睬他。3月中旬,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8.
《社区》2013,(3):65
意大利建筑师设计出一种叫垂直森林的绿色公寓,目前,已经有两座这样的公寓楼在米兰开建,居民楼的高度分别为110米和76米,每层楼的阳台都种满绿色植物,从而达到净化城市空气的作用。在拥挤、纷乱的城市中,公寓楼就像一片生机盎然的垂直森林。  相似文献   

19.
在东京,除了大量本地市民常住公寓外,许多外地考进东京大学的年轻人都要租一套或一间公寓。至于留学生,更是除了租住公寓别无选择。由于没有户籍限制,东京的人口处于动态变化中,新落户的人在买房之前总是要住进社区公寓之中。“公寓族”是一个庞大的人群。洋式公寓叫作“MANSIO  相似文献   

20.
李忠东 《社区》2010,(19):57-57
在新加坡,独居或者老两口独居的老人从1990年的10%增加到1997年的15%。为此,新加坡政府在1998年3月第一次推出乐龄公寓计划,以便老人们通过多渠道的购房选择,得到更好的照顾,住得舒适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