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往研究认为沉没成本效应的产生与损失厌恶和后悔厌恶相关,但对其相互关系的探讨较少考虑货币性沉没成本和非货币性沉没成本的不同影响.文章选取证券监管者和证券市场投资者作为被试对象,通过有情境因素的调查问卷对损失厌恶、后悔厌恶与沉没成本效应之间的关联性进行验证.实证结果发现,与证券市场投资者相比,证券监管者的损失厌恶倾向要显著更低,而二者的后悔厌恶和沉没成本效应则无显著差异;证券监管者的数据结果表明,后悔厌恶与沉没成本效应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损失厌恶与沉没成本效应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相比之下,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数据结果则表明,损失厌恶与沉没成本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后悔厌恶与沉没成本之间则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在福建省某高校选取704名医学生,采用自编人口学变量问卷、自我控制量表、生活节奏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测试。结果发现自我控制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511,P<0.01);自我控制与生活节奏呈显著正相关(r=0.494,P<0.01);生活节奏与主观幸福感呈现显著正相关(r=0.409,P<0.01)。自我控制水平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β=0.41, P<0.01),自我控制水平能够正向预测生活节奏(β=0.49,P<0.01)。生活节奏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β=-0.22,P<0.01)。生活节奏在自我控制和主观幸福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059,占总效应的20.7%。兴趣爱好在自我控制和主观幸福感中起到调节作用(β=0.084, t=2.73,P<0.01)。  相似文献   

3.
研究学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自我关怀能力的影响及校内人际关系在两者中的中介作用.采用类型随机抽样法,抽取江西省5所高校的3 718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校体育环境,大学生自我关怀,校内人际关系等信息,利用SPSS统计软件内置的Process分析工具,构建变量间的中介效应模型,并通过Bootstrap再采样算法考察中介效应的统计显著性.结果表明:学校体育环境与大学生自我关怀能力和校内人际和谐性呈正相关(r=0.217,P<0.001;r=0.065,P<0.01),与校内人际隔阂性呈负相关(r=-0.129,P<0.001);校内人际隔阂性与大学生自我关怀能力呈负相关(r=-0.443,P<0.001),校内人际和谐性与自我关怀能力呈正相关(r=0.247,P<0.001).学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自我关怀有着显著的直接效应(β=0.163,P<0.001),校内人际关系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62%.学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自我关怀能力的发展可产生影响,同时校内人际关系在学校体育环境与大学生自我关怀能力发展中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初中生坚毅品质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以及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中介作用。方法:2022年10月,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山东省和山西省两所中学的377名初中生采用学习投入量表、坚毅量表、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26.0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1)初中生坚毅品质得分为3.166±0.532,学习投入得分为4.559±1.227,未来时间洞察力得分为2.332±0.228。2)坚毅品质与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R=0.487,P<0.01),和未来时间洞察力呈显著正相关(R=0.192,P<0.01),学习投入和未来时间洞察力呈显著正相关(R=0.319,P<0.01)。坚毅品质对学习投入直接效应显著(效应值为1.021,相对效应值为90.92%),且未来时间洞察力在坚毅品质和学习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08,相对效应值为9.62%)。结论:初中生的学习投入受到坚毅品质的影响,坚毅品质也可以通过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中介作用影响学习投入,可以培养个体的未来时间洞察力来促进初中生的学习投入。  相似文献   

5.
丧失亲人事件如何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近年来备受关注,文章即探讨大学生丧失亲人之后信念系统和世界观的变化及其与创伤悲痛的关系,为心理辅导提供依据。采用世界观量表、生活导向问卷、非理性信念量表、创伤悲痛问卷等对福建省6所高校9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丧亲组世界观的“公正性”显著低于未丧亲组(t=-1.97,P<0.05),世界观的“随机性”、丧亲相关的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显著高于未丧亲组(t值分别为2.93、7.08、8.36,P值均<0.01);(2)丧亲组世界观的“自我价值”与创伤悲痛有显著的负相关(r=-0.18,P<0.01),生活导向、丧亲相关的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与创伤悲痛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17、0.41、0.40,P值均<0.01);(3)丧亲组中丧亲相关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能够显著预测创伤悲痛反应(B=0.63,0.21,P值均<0.01;R2=0.201)。因此,大学生丧亲之后的创伤悲痛反应主要源于非理性信念,提示对这一心理问题的辅导应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关键在于如何处理丧亲之后的非理性信念。  相似文献   

6.
探索大学生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基本心理需要在大学生身体活动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 2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测量工具包括身体活动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心理健康量表。结果发现:(1)大学生身体活动与基本心理需要(β=0.53, p<0.01)及心理健康(β=0.13, p<0.01)呈正相关,基本心理需要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β=0.35, p<0.01)。(2)基本心理需要在大学生身体活动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95%CI:0.14,0.24),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41.94%和58.06%。结论是:(1)大学生身体活动、基本心理需要和心理健康间呈两两显著正相关,且大学生身体活动能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健康。(2)基本心理需要在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起显著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7.
引入前景理论关于福利的解构思想,构建主观福利视角的相对贫困考察模式。首次将社会偏好理论植入相对贫困领域,以不平等厌恶偏好为切入点构建内生化减贫模式。采用CGSS2017数据,测算贫困发生率以及贫困缺口指数,识别中国农村居民主观福利相对贫困状况。运用Logit分析相对贫困广度,发现:不平等厌恶偏好具有诱发相对精神贫困的直接效应;且与收入、教育和健康交互作用于相对贫困广度,展现出调节效应。采用OLS分析相对贫困深度揭示:不平等厌恶偏好正向贡献偏离相对贫困线的贫困缺口指数;通过收入、教育和健康等途径调节相对贫困缺口倾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偏常维度跨时间稳定性以及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量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4版以及中国大五人格问卷对4所高校大二学生间隔半年进行两次调查,共追踪到179名被试。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在反社会人格偏常维度上时间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7.055,P〈0.01),其余人格偏常维度上时间主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分裂型、反社会型、边缘型以及自恋型人格偏常维度上性别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7.682、16.641、7.060、21.420,P均〈0.01)。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质人格特质与人格偏常呈极其显著正相关(t=6.092,P〈0.01),而宜人性人格特质与人格偏常呈显著负相关(t=-2.169,P〈0.05)。结论:大学生人格偏常维度具有稳定性,神经质和宜人性与人格偏常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早教机构组织气氛对早教教师组织承诺的直接影响,以及教师自我效能感在影响机制中的中介效应,以135名早教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探究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早教机构组织气氛和教师自我效能感对教师组织承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651,P<0.001; β=0.457,P<0.001);早教机构组织气氛对教师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β=0.677,P<0.001);教师自我效能感在组织气氛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09,相对效应值为0.4747)。研究建议:早教机构应增强组织支持力度,降低监督限制行为,并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早教教师应树立专业信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相对剥夺感理论、资源保存理论和人格特质等视角,探讨了建言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相对剥夺感、核心自我评价、心理契约违背与建言行为关系间的结构模型。通过相对剥夺感量表、建言行为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心理契约违背量表对392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相对剥夺感与建言行为呈负相关关系(r = ? 0.35,p < 0.01);核心自我评价在相对剥夺感与建言行为间的调节效应显著(β = ? 0.18,p < 0.001);心理契约违背的中介效应也显著(总效应c = ? 0.28,p < 0.001,直接效应c′ = ? 0.20,p < 0.01)。因此,核心自我评价对相对剥夺感与建言行为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心理契约违背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建言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制,可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临床医生工作压力源问卷和中文版医患关系问卷,调查了湖南省22所医院的363名临床医生。结果表明,临床医生在自我和谐量表各维度的得分均低于常模(P<0.01),其自我和谐现状不容乐观,且在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医院级别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P<0.05);临床医生的工作压力源及医患关系均与自我和谐水平有高相关(P<0.001)。文章从工作压力和医患关系两角度探讨了影响临床医生自我和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生涯适应力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与自杀意念之间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问卷(CSCAQ)、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随机抽取河南省和福建省五所高校大三和大四学生360人进行调查。结果:男女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和自杀意念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四学生就业压力明显高于大三学生(P<0.05);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就业压力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r=0.398,P<0.001)、与生涯适应力呈显著负相关(r=-0.180,P<0.01),生涯适应力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0.431,P<0.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和自杀意念之间存在显著中介作用(P<0.001)。结论:大学生就业压力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就业压力是自杀意念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加强大学毕业生生涯适应力的培养,可有效降低由就业压力引发的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绝对化与灾难化信念和强迫症状的关系,考察信念间的相互作用,选取南京脑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99例强迫障碍(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进行两次纵向追踪调查,间隔3个月,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测量强迫症状严重程度;绝对化信念量表与灾难化信念量表评估信念水平;强迫信念问卷(OBQ)测量强迫信念。Bootstrap结果显示,灾难化信念在强迫障碍患者的绝对化信念与强迫症状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为0.02(95%CI:0.01~0.03)。交叉滞后回归显示,前测与他人相关的绝对化信念对后测的灾难化信念中自我评价(β=0.238,P<0.05)与他人评价(β=0.278,P<0.05)两因子的预测效应均显著。OCD患者的灾难化信念可能在绝对化信念与强迫症状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绝对化信念中他人相关因子能够预测灾难化信念中自我与他人评价两因子的信念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科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应付方式的关系,为制定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659名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医科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且存在性别差异,男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高于女大学生(P<0.05)。②总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各维度与应付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各维度与自责、幻想、退避这三种消极应付方式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自我评价、问题解决维度与应付方式的合理化因子存在负相关(P<0.05)。③高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者多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而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者多使用消极的应付方式。结论:医科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应付方式间存在一定关系,应注重大学生积极应付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自我认同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200名在校大学生,采用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问卷(IUS)?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情感量表(PANAS) ?自我认同感量表进行施测?结果:积极情感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与自我认同感相关不显著;消极情感与网络成瘾相关不显著;自我认同感与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大学生网络成瘾可以显著预测自我认同感;消极情感对于网络成瘾与自我认同感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网络成瘾?自我认同感?主观幸福感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自我认同感可以预测网络成瘾,且消极情感可以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12项一般家庭功能量表、友谊质量量表和小学生心理素质量表调查了1616名中高年级小学生,以探讨家庭功能、小学生友谊质量和心理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友谊质量在家庭功能和心理素质之间所起的作用。结果发现:(1)家庭功能与小学生友谊质量、心理素质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s<0.01);(2)家庭功能显著预测友谊质量(β=0.672,p<0.001)和心理素质(β=0.821,p<0.001),友谊质量显著预测心理素质(β=0.738,p<0.001);(3)友谊质量在家庭功能和小学生心理素质之间发挥中介作用(ab=0.496),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7.7%。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特质焦虑、使用动机的关系,为应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合理使用手机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手机成瘾量表、特质焦虑量表和手机使用动机量表,对分层随机抽取的湖北省三所高校的800名被试进行测试。 结果:8.4%的大学生手机成瘾检出率。手机成瘾与特质焦虑显著正相关(r=0.46,P<0.01),并且特质焦虑对手机成瘾有正向预测功能(F=63.13,P<0.001)。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构三者的关系成立(RMSEA<0.08,IFI,CFI,GFI,NNFI均高于0.9),路径图显示,手机使用的娱乐动机在特质焦虑和手机成瘾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结论: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手机成瘾,特质焦虑是诱发手机成瘾的重要原因,手机使用的娱乐动机在二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交往焦虑量表(LAS)对22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交往焦虑量表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实践社区和非实践社区的成员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交往焦虑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考虑代理人具有损失厌恶非理性心理特征,引入分段线性形式损失厌恶效用函数,建立了基于损失厌恶的团队知识共享激励模型,与不考虑损失厌恶的三种情形进行比较,分析了不同的激励效果;采用仿真方法分析基于损失厌恶的激励机制中目标业绩、损失厌恶系数和知识共享重要性系数对双方最优决策和委托人期望效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损失厌恶和委托人惩罚力度是负向激励方式,需同向变化,否则将减弱损失厌恶非理性心理特征的激励作用;损失厌恶激励机制中目标业绩有阈值要求,应设置在相对较低水平;当给定目标业绩时,代理人损失厌恶程度有上限要求,损失厌恶的惩罚激励机制具有优越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在核心素养下,探索余暇体育锻炼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方便抽样,对1 013名高中生进行测量,测量工具包括余暇体育锻炼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适应能力量表。结果表明:(1)余暇体育锻炼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一般自我效能感(β=0.169,p<0.01)和社会适应(β=0.187,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社会适应(β=0.304,p<0.01)。(2)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余暇体育锻炼和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95%CI:0.031,0.078),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78.57%和21.43%。由此可以得出结论:(1)余暇体育锻炼、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会适应之间呈两两显著相关,且余暇体育锻炼能显著正向预测社会适应。(2)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余暇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之间起显著的中介效应。(3)在余暇体育锻炼、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会适应方面考虑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