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历史动态轨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千年以来,俄罗斯的社会发展经历了六次重要的社会转型,以国家定位、治理体制和社会结构三者的关系为主线通过梳理和对比分析,认为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历史轨迹表现在:第一,治理体制与社会结构之间一直存在着无法弥补的张力。因此其社会转型具有“突变”性。第二,社会发展道路上存在着“西化”与“东方化”的矛盾。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治理体制的“东方化”和现代化实现路径的“西化”矛盾,二是文化的“西化”与社会结构的“东方化”矛盾,因此其社会转型存在着“西化”与“东方化”摇摆不定性特征。第三,在国家定位上存在着帝国意识膨胀与自身实力欠缺的冲突。也就是通过国家资源的垄断而导致的形式上的强大缺乏社会后劲的支持,因此其社会转型存在着间断性与跳跃性共存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日本越来越高调地宣传自身的国际政治地位,并试图以“入常”、“修宪”、“强军”“否认侵略”等方式来实现自身的大国目标。然而日本所采取的一些列措施似乎并未如其所愿,给日本带来预想中的国际影响力,反而引发了一系列外交问题。本文就日本的政策措施及其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说明日本发展道路选择上存在误区。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一个新的视角分析评价了中国近现代史上“西化论”的历史渊源、思想本质及其影响。认为其进化论的历史观、科学主义的价值观和实证主义的思维方式,虽然在的封建斗争中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全面反传统”的极端文化批判态度,滋生出民族虚无主义的消极思想;中国的现代化不是“全盘西化”,“西化论”是中国现代化的思想误区。  相似文献   

4.
从金融危机看日本财团式商业银行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本当前的金融危机中,其财团式商业银行并未像纯商业银行那样受到严重冲击。日本的这种财团式商业银行的体制是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三位一体”高度融合的一种商业银行体制,它所具有的市场化、多元化、集约化和系统化的运行机制,以及由此所具有的资源优化配置、资本优化运行、产业规模经营和市场宏观调节等正面的经济功能及其负面的经济影响,对于我们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体制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学生参加PISA的十余年间,PISA在日本的教育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推 动了日本教育政策的调整,而且也影响了日本的义务教育的结构性改革。不过,日本政府在解读和利用PISA 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日本政府过于注重成绩排名,忽略学力分化和校际差距。这些都体现 出日本的“新自由主义”教育改革并未出现根本性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察和分析了陈序经的“文化演进”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文化从古到今是进步的;文化进步的规律是由宗教时期→政治时期→经济时期→伦理时期;在文化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有两种表现形式即渐变和突变;文化进步得快慢,取决于文化的弹性和惰性的力量对比。这一理论乃是陈序经全盘“西化”观的理论基础,根据这一理论,全盘“西化”是合乎逻辑的文化发展规律。然而,由于这一理论具有两面性,因此在其之上的全盘“西化”观也必然具有两面性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而且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要正确掌握高等教育西化的度,借鉴日本明治维新的教育西化经验。坚持“道”,学习“术”,“以道驭术”从而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性更好的结合,促进其改革。  相似文献   

8.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曾对日本经济的起飞和现代化起了重要的作用,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工作的成功典范。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对该计划进行全面分析,能够为我们计划工作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日本近代法制的西化在日本法制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国借鉴和吸取。本文对日本法制西化的原因、进程以及得失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美国政府从1944年初开始制定战后对日政策,约瑟夫.格鲁作为一个知日派外交家全程参与其中。格鲁认为,天皇是日本与未来占领当局合作的关键人物,而从长远看,日本将会发展出一种更为现代、民主的君主立宪体制。格鲁为实现自己的想法而积极活动,在战后日本是否保留天皇制这一问题上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虽然他的意见并未被完全采纳,但他的基本思想在战后美国对日政策中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