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曾是一位口腔科专家;他,也是一位美籍华人女儿的爸爸;他,更是一位晚年生活缤纷多彩的老人……今年80岁的老人沙继春,1989年曾去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进行学术访问。当他在美国街头正拍摄着异国景致时,却被当地人微笑着冲他喊道"Japanese(日本人)"。分明是把自己误认为日本人了,这令沙继春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却又哭笑不得。他回到住处沉思良久,很快翻出行李,从里面找出一些工具,想创作出既能体现中国特  相似文献   

2.
正"福禄寿、嫦娥奔月、小放牛、天女散花以及麻姑献寿……"这些出现在中国传统故事中的形象,被一位老人以风筝为载体展现在了我们眼前,他就是家住天津市河西区四季馨园小区的尹福生,一位怀揣着风筝梦想,带着风筝走出国门的老人。今年79岁的尹福生对风筝的热爱,还要从他的幼年时期说起。从小他就对传统的风筝表现出了浓厚的兴  相似文献   

3.
马卫东 《社区》2013,(7):51
"这里的下水道可能堵了,得赶紧找人来疏通一下。"1月18日上午,笔者见到汪世隆老人时,他正戴着红袖标和几名老党员在露采新村巡逻,看到小区通道上有不少积水,汪世隆便提醒大家尽快反馈给社区。现年80岁的汪世隆老人是一位有着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山区露采社区"红袖标"治安巡逻护卫队的"铁杆"队员,自该治安  相似文献   

4.
近日,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老龄办工作人员来到安阜街道古塔小区,看望一位赋予面团生命的80岁老人李烈光,人们都尊敬地称呼他为"面塑老人"。来到李烈光家,老人满脸喜悦,他欣喜地展示着他的面塑宝贝:穆桂英、仙鹤、关公、千手观音、京剧脸谱……李烈光老人还先后到新加坡、泰国、日本等国展示过面塑技艺,他还获得不少荣誉:1995年,面塑作品"三国人物"  相似文献   

5.
刘志华 《社区》2013,(8):60
"补锑锅铁锅……"补锅匠抑扬顿挫的吆喝声,是"老成都"们最熟悉的声音。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补锅这一行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成都城西的荣光巷,一位九旬的补锅老人却仍坚持干老本行。"我92岁了!"老人得意地说。年轻时,这位叫曾运发的老人是烧锅炉的,1970年从西藏回到成都后就开始学补锅。"补锅其实很简单,我站在边上看了几次就学会了。"曾大爷说,那时他为了供养7个儿女,每天天不亮就出门,骑着自  相似文献   

6.
最近沈阳市90岁的傅贵贤老人却因为高龄添了一件烦心事儿。政府每月给90岁以上老人补助100元高龄费,却迟迟不发给他。傅贵贤户口在沈阳市和平区新兴街道。  相似文献   

7.
静一 《新天地》2017,(5):12-13
有的人,和你有很多交集,却不会有什么特别的记忆;而有的人,和你只是擦肩之缘,却能付你无限的明月清风. 慈悲、善良、谦逊、快乐、俊逸、健康……一个美好的老人,一个能给人以精神启迪的老人,他的存在是如此的生动,他的日常是如此的当下.  相似文献   

8.
李福孙  陈爱红 《老友》2014,(2):32-33
正自1994年以来,他不图名利、不求回报,默默无闻资助镇敬老院老人和贫困老人,用平凡的善举感动着乡亲。2013年6月,他成功入选"中国好人榜"。他就是江西省新干县界埠镇界埠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邹兵建。黝黑的皮肤,沉静的眼神,敦实的身材,脚穿一双厚实的布鞋,谈吐朴实却刚直。这就是邹兵建给人的最初印象。"说千句道万句,最终的落脚应在行!"  相似文献   

9.
脸谱     
正99岁老人董光纪:出门必带小罐子……近日,永嘉县界坑乡上董村一位耄耋老人随身带易拉罐的视频引来众网友点赞。原来这背后有暖心故事。老人名叫董光纪,是个农民,如今和子女同住。99岁高龄的他,思路清晰,除了耳朵有点背,身体没大毛病。他有个习惯,每天都会拄着手杖在村子里散步。这根手杖有点特别,顶部绑了个常见的八宝粥易拉罐。"这是我去年做的。"董光纪老人说。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被人们称为"汉字叔叔"的美国人西尔斯入选"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组委会在颁奖词中说:他热爱中国,大洋和雪山隔不断。他是虹桥,是纽带,是人类文明的使者。一位外国人,克服重重困难,不为名利,甘愿清贫,不改热爱汉字的初心。有他的痴心,还有他为之坚持的毅力,这些,使我们不禁被老人感动,更让我们陷入深深地深思……  相似文献   

11.
艾文新 《社区》2012,(1):5-5
与被赡养老人分居的,必须每年供应口粮600斤(细粮占80%);每逢节日、生日,要给被赡养人提供不少于100元的营养品……这些细致的条款是北京市通州区仇庄村的“孝道协议”,村大队要求村里60岁以上老人的家属签订“孝道协议”,使全体村民知孝、行孝、倡孝。  相似文献   

12.
美丽谎言     
《可乐》2006,(8)
有位女孩报名参加了"临终关怀志愿者活动"。所谓"临终关怀志愿者活动"就是照顾一些身患绝症、即将不久于人世的老人的起居。女孩照顾的是一位癌症患者,老人的子女在国外,但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反倒老人自己有不少积蓄。女孩去之前,医生告诉她,老人已经对自己绝望了,希望她能安慰他。每个星期六,女孩准时来到老人身边,和他说话,给他讲故事,并在护士给他打吊针的时候,帮他揉手臂。医生发现,自从女孩来了之后,老人的精神有了很大改善。他开始主动配合医生治疗,病痛发作的时候,也不再大喊大叫,而是默默忍着,待人接物的态度也有了变化。医生为老人的变化感到高兴。但医生渐渐发现了一件令人不安的事情。每个周末,每当女孩离开时,老人  相似文献   

13.
张梦琴  张晓山 《社区》2014,(36):40-40
初升的太阳暧融融地照射着大地,走进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东街街道金安苑小区,社区文化广场上已经是人头攒动。11月的天气虽然有些冷,但老人们跳广场舞、练功夫扇、扭秧歌的热情依旧高涨。66岁的居民李大妈对笔者说:“无论春夏秋冬,社区广场满场都是扭秧歌、打太极、跳舞的人,小区的棋牌、合唱都给居民增添了不少的欢乐,老人们乐起来都不知道自己几岁了……”而这些,仅仅是近年来甘州区东街街道社区文化活动建设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4.
红乐 《国际公关》2014,(4):46-47
正谈到这三四年太立德仁北京公司最大的变化,陈光耀用了"稳定"两个字。从业务模式上来讲,他希望业务能够更加多元,客户的粘合度更高忙,是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一个人带领团队承担一年5000多万的任务,一天开四五个会,一周出三次差,同时想六七个案子,五年没有休假旅游过……这些数字,很难想象描述的是一个八零后大男孩儿的日常生活,而他却散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正评价人生命价值的一种较好方法是,观察要给一个人多少钱他才自愿从事有生命危险的工作……用这种方法研究的结论是,一个人生命的参考价值约为1000万美元。——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里高利·曼昆近日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生命是有价的"奢侈品就是把人维持在乞丐状态,却给他做皇帝的错觉。——名牌并不等于奢侈品,"奢侈品标志"没有奢侈,有的只是标志。许多事情越是想努力做好效果就越糟,比  相似文献   

16.
顾德惠 《新天地》2016,(4):12-13
如今在上海传递正能量的人越来越多,如:电视台频频亮相的柏万青、身边的人民调解员百岁老人张秀清……这些有威信、讲公道的年长者都被大家称为“老娘舅”.年初,笔者探访了电视连续剧《老娘舅和他的朋友们》主角、滑稽表演艺术家李九松,在生活中他也是一个给大家带去欢笑,热心助人的快乐老人.  相似文献   

17.
张毅烈 《社区》2011,(1):30-31
随着家庭的“小型化”和“高龄化”趋势,给社区工作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小河街道常住人口约3.7万,60岁以上老年人就有8328人(其中80岁以上独居老人113人、困难老人155人、病残老人570人),  相似文献   

18.
正2012年3月初,北京市北太平庄街道学院南路社区一七旬独居老人突然病重,邻居们得知消息后将他送到医院,并接力为他熬粥、陪护等,直至老人病愈。"我看到他坐在床头,脸色煞白,不断地呕吐……"北太平庄街道学院南路社区居民姜志仁说,3月3日晚7点多,他得知邻居七旬独居老人王作忠病重,赶紧上门看望。见到王老呕吐不止,他赶忙联系邻居聂兆银,两人开车将老人送到第二炮兵总医院。在医院,姜志仁等邻居陪护老人做CT、化验、输液等。"经医生诊断,王作忠老人是由于感冒和脑供血不足,引起  相似文献   

19.
杨建慧 《社区》2014,(34):32-32
尽管是无依无靠的一个人,但是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幸福路5号街坊的孤寡老人乔大娘却并不孤单。每周社区的包片网格员会准时上门陪着她唠唠嗑、收拾收拾屋子、买买东西;邻里民情信息员隔三岔五地给老人端来可口美味的拿手饭菜;社区志愿者结对认养了老人,让老人真正安享晚年……这些都是幸福路街道繁荣社区推行“亲情服务工作法”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0.
古铜色的皮肤、炯炯有神的双眼、寸把长的金发、健美教练的身材,令人难以相信这位已是年届64岁了的"老人",时尚、青春、幽默……这些与年轻人搭边的词都和他"约会"上了。50岁时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练习健身,53岁时拍摄了个人写真集,在香港及至东南亚轰动一时,当年与任达华、胡兵等一道被香港娱乐界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