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跟上那辆车     
《阅读与作文》2007,(7):50-55
不行,儿子,最后说一遍!我是不会教你开车的。”皮特·库珀和父亲开着车去城里,皮特的父亲说:“而且我不会让你去考驾照,你这个年龄的男孩根本掌握不了一辆大汽车!”皮特的心一沉。他应该跟父亲说清楚自己的意思了。尽管如此,他还要再努一把力。  相似文献   

2.
罗斯和皮特表面上是两个成功的企业家,其实是两个长期狼狈为奸的黑心商人,暗地里一起做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不过,由于分赃不匀以及双方矛盾的长期积累,罗斯对皮特越来越不满,并多次警告皮特,要向警察局举报他的不法行为。  相似文献   

3.
这天,外籍老师皮特给黄宵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帮他收集本市的地图。  相似文献   

4.
休闲娱乐岛     
笑话与幽默 宋钦友乘车 宋钦友要去省城开会,刚坐上长途客车,听汽车站广播里喊他名字,叫他快下车,他下车后又找不到喊他名字的人,只好换乘下一班。等了3个钟头,他又上了车,刚要开车,又听人喊他下来。他火了,找播音员问为啥拿他开心。播音员感到莫名其妙。这时,又有一辆车要开,播音员又喊:“请送亲友同志下车!”宋钦友拉住播音员:“你听,又喊我下车!”播音员恍然大悟,忍不住大笑起来:“原来你叫宋钦友……”  相似文献   

5.
镇长的固执     
扬子 《今日南国》2008,(5):66-66
维吉斯是瑞士一个安静美丽的小镇。镇长安东尼奥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很受市民的爱戴。 新的一届任期又开始了,市民皮特向镇长反映,小镇东面的环山公路有点窄。开车不太好走,是否拓宽一下。镇长说.不用了。亲爱的皮特。那里已经很好了。我们不要在那上面浪费纳税人的钱了。  相似文献   

6.
毕业生情事     
那时候正好课很少,整天闲得无事。我有时很任性,是想起一出是一出的那种。就突然决定去他们学校上自习,去一趟就是3个小时,来回路上要花6个多小时。起初我根本没想找他。但因为他们学校吃饭是要饭卡的。而小餐厅又差、服务又恶劣。所以就找他想借  相似文献   

7.
幽默与笑话     
《老友》2009,(7):52-52
砸生意的同事小马花30元买了辆二手自行车,刚骑了一天,后胎就瘪了。于是,他推到单位对面的修车摊去修。修好后,刚骑两天,前胎又爆了,师傅给换了个新外胎。一天后,他又找师傅换了刹车线;没几天,他又  相似文献   

8.
吊在树林中     
美国有个外号叫魔鬼皮特的人,办了个业务员训练班,胖子金森、高个子大卫、小个子琼斯都在这里受训。这天下午2点,训练课结束后,魔鬼皮特安排金森搭2点20分的汽车到来回需要一小时的集市买粮食,大卫负责烧洗澡水,琼斯则爬上屋顶去刷油漆。皮特自己跑到训练班后面凉快的小树林中,  相似文献   

9.
老父九十     
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可我的老父亲今年90岁了岁月荏苒。90年的风霜染白了父亲的头发和胡须。他的背佝偻了,腿也弯了,走路不再大步流星。但他一点儿也不服老,偏要做出一些让我们又好气又好笑的事儿来。比如说,他听力差了,却偏爱接电话。一次学校的一位老师打电话找我,父亲抢着接电话问:“你是谁﹖”对方答:“我是中学。”父亲便唤我说:“一个姓宗的人找你”还有一次有人打电话找我,我明明就坐在房间里,父亲却说我不在。我从房里跑到客厅接电话时,他已经把电话挂了。原来他听错了名字,以为别人找我妹妹。这样的事多了,我们就不让他去接电话,他…  相似文献   

10.
五颗维他命     
唐汶 《可乐》2008,(11):50-50
失寸方能进尺。作为一位心理学教授,难免会出现有人要找我,却又不肯去医院的情形。这种人往往是社会知名人士。心理有问题,他们不愿让别人知道,就会悄悄来找我。这次来的人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企业家。他心情  相似文献   

11.
最近有一位同志向我咨询,他的母亲1998年去世。1999年他的父亲又和一位老太太结婚,在进行结婚登记时,老太太找关系,没有亲自去,委托他人帮助办理。去年8月他父亲去世了,老太太有没有权利分他父亲的遗产。  相似文献   

12.
小好成大爱     
银行的朋友为了揽储,找他办储蓄卡,他给自己办了一张,又拿她的身份证,也给她办了一张,但没告诉她,随手扔进抽屉。  相似文献   

13.
工程技术哲学是以工程知识和工程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分支。通过对“工程师知道什么”一文的解读,阐述了约瑟夫 C.皮特的工程技术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对皮特关于科学知识和工程知识的概念界定以及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科学知识及工程知识的特性及概念形成的演化过程。皮特拒绝了二十世纪对哲学进行分析的主要途径——逻辑实证主义,形成了以实用主义知识理论为核心的工程哲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4.
夸口父亲     
父亲干了大半辈子长途汽车司机,自认为行万里路,见多识广,逢人便侃侃而谈,口若悬河。好像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老家的乡亲们都很崇拜他,有事纷纷来找他,他总是一拍胸脯夸下海口:这事好办,我想办法。一次,从乡下老家来了一对年轻人,说要到县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可来县城的途中,发现在村里开好的介绍信忘在了家中,返回去又太远,于是就找父亲帮忙。父亲二话没说,一拍胸脯:这事好办!母亲白了父亲一眼,知道他又在说大话。可不一会儿工夫,父亲不仅帮他们办妥了结婚登记手续,还免  相似文献   

15.
刘莉 《可乐》2008,(4):58-58
他又打算去当一次假乞丐,身上没有钱去网吧玩了。找个什么理由呢?就说父母双亡?不行,太惨了。那母亲得了重病?不行,上次用过。母亲去世,父亲离家出走,讨钱找父亲?好,就这个了。他带着伪造的母亲遗像和一张写满假话的白纸出门。太阳真毒。他跪在热闹的广场上,低着头。无数双鞋停在他面前。人们只看不给钱。假乞  相似文献   

16.
马剑 《新天地》2012,(8):24-25
在沈阳,老杨的"和事佬"的名气大得很,找他的人络绎不绝。对于没有钱请他去解决矛盾的人,老杨有时还会不请自到。意外的"红包"63岁的杨哲民在退休前是某国企工会主席。他自感精力充沛,还想再找份工作。可是由于他仅有一个政工师职称,业务上没有一技之长,加之年龄又偏大,很多用人单位都不愿意雇用他。几经周折,他放下架子,在一家水暖器材公司做了一名更夫。  相似文献   

17.
生存的勇气     
佚名 《社区》2003,(19):45-45
对门邻居家来了一位乡下亲戚——一个不能讲话的聋哑老头。一天下班正准备开门进屋时,邻居家的防盗门忽然打开,就是这位聋哑老人一阵呀呀哑语,招呼我进他屋。我以为出了什么事,进去一看,什么也没发生。又一天下班,他又在门前。看来,他已经摸清了我下班的规律。这次,我刚坐下,邻居就回来了。老人在一旁傻傻地笑,弄得主人有些不好意思,慌忙解释,说,可能是一个人困在屋里时间久了闷得慌,想找人聊聊。我想也是,这儿不比农村,在乡下还可以找人比划几句,但在这儿,人生地不熟,又有语言障碍,孤寂之中,难免会有如此“唐突”的举动。  相似文献   

18.
<正>信息化起步,三金工程启动1992年,时任机电部副部长胡启立要我参与打破邮电垄断,搞国家信息化工作,他要找一个挂帅的人。这两点我是赞成的,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做这两件事难度很大,作为领头人往往功业未成,就可能身败名裂了。他锲而不舍地一次又一次找我谈,说好多人都推荐你,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相似文献   

19.
朱慧丽 《新天地》2011,(11):75-75
期末考试结束了,我照例不找各科老师打听他的成绩。明知他学习不好,打听又能怎么样?  相似文献   

20.
失败与成功     
很久以前,在欧洲。一个年轻人因找不到固定的工作而烦恼。于是,他去拜访职业顾问。顾问对他解释说,你找不到固定工作是因为你学历太低,且又没有吃香的技艺。为此,职业顾问建议他去上修鞋课,说,你学到了这门手艺,今后就可高枕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