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魏末正始诗人嵇康留存至今的七十多首诗中,歌唱飞鸟的诗不仅在数量上引人注目,且在诗歌形象的完整性、丰富性方面,与他以前的同类诗相比也有划时代的提高。嵇康在飞翔诗中歌唱的飞鸟,全都是鸾、凤、焦朋等具有超越时间、空间飞翔神力的灵鸟和大鸟。这些灵鸟(大鸟)强劲蓬勃的生命力不仅体现了嵇康对庄子的飞翔哲学的形象化表现,也反映了他在老庄思想里获得了与宇宙自然之道一体化和毫无拘束的自律自足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内化为自己赖以生存的方式和文学创作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诗歌史上,飞鸟意象是文学家们钟爱的选择,自《诗经》始就有鸟与人类的和谐共处,到屈原笔下一个个精彩纷呈的飞鸟故事,及至汉末,鸟意象更是诗人所吟咏的共同题材之一;魏晋时期,从曹植诗文里出现了鸟的寄托与孤鸟网罗等意象;到正始时期,阮籍嵇康高喊出"越名教而任自然",此时飞鸟意象充满了愤慨苦闷的长鸣;而陶渊明的田园鸟表现出的是一种敛翼独归,不与众鸟的高迈自适。它们各自映照了不同时期文人的现实人生经历及其情感变化,反映了他们对现实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由精神、独立人格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五代后蜀的著名画家黄荃,画的花卉禽兽十分生动,达到了呼之欲出的程度。尽管如此,也有误笔之时。有一天,黄荃信手画了一只飞鸟,鸟首鸟爪都是伸直的。有人指出,鸟儿飞翔后首伸则爪缩,没有首爪同时伸直的;有人认为黄荃是飞鸟画大师,哪会画错?事实最有说服力,大家走到外面观看空中飞鸟,  相似文献   

4.
按照诗人所选物象与离别的关系来看,中古送别诗的离别意象主要有三种类型:空间隔离型、送别地名型、飞翔运动型。空间隔离型意象主要以两地遥不可及的物象或地名来表达诗人主观情意,经常运用的意象有歧路及两两相对的背反组合意象等;送别地点是送别诗一个重要的写作要素,像浦、亭、灞陵等泛指性地名在中古送别诗中已成为成熟的离别意象;飞翔运动式意象指飞鸟与那些能够自由运动的意象,如鸿鹄、别鹤、双飞翼、幻梦、浮萍等所表达的离别意味比较浓郁。  相似文献   

5.
阮籍《咏怀诗》中的鸟意象,不仅描绘着着诗人孤独无依的凄凉,同时也构筑着诗人遗世独立的理想世界,传达着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鸟意象既是诗人内心的挣扎、向往和反抗的写照。也是整个时代有着忧世情怀的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悲情色彩,诗人借助孤独之鸟、高洁之鸟与卑微之鸟的不同意象进行了隐晦的传达。  相似文献   

6.
读《诗》说四灵姚效先在《礼记·礼运》篇中,提到所谓四灵。其云:“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尤以为畜,故鱼鲸不论;凤以为畜,故鸟不裔;城以为畜,故兽不犹;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这段话,不仅讲清了四灵所指,而且说出这四种东西神秘所在。这无疑是汉代人的...  相似文献   

7.
嵇康是中国古典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声无哀乐论》是一部极富思辨性的美学论著,在中国音乐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嵇康认为音乐本体是"自然之和",与人为的社会政治伦理无关,也与人的情感利欲没有联系,它只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的自然声音美。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由个人理性和感性的冲突而孕育,是建立在他的人生哲学基础之上的,有着丰富的人格精神底蕴。  相似文献   

8.
飞翔意象在阮籍《咏怀》诗中有诗心、诗情、诗法、诗境四个营构向度。飞翔意象传达出诗人的行藏与心迹,演绎着诗人的缥缈哲思;其既触动了抒情主人公的悲情,也被诗人打上了特定情感的烙印;阮籍对飞翔意象的书写推进了此类诗歌的抒情模式,诗中的情思因此变得隐晦飘忽,富于比兴意味;诗人借飞翔意象的描写,隐约构建出一种温柔、哀凉的诗境。  相似文献   

9.
吕安是嵇康的好友。嵇康家在山阳,吕安家在东平,可他们一旦想起对方,就立刻上车,不远千里,连夜赶路前去看望。 一次,吕安去看嵇康,正好嵇康出门去了,其兄嵇喜在家。嵇喜虽说做过大官,但对吕安也不敢怠慢,非常客气地请吕安进屋,吕安不肯,只在门上写了一个很大的繁体的“凤”字,而嵇喜居然不知吕安是在讽刺他是只凡鸟。  相似文献   

10.
李白存诗近千首,其中咏及鸟类的就有三百多首,约占三分之一。有名之鸟,如大鹏、凤凰、鸳鸯、鹰鹯、鹦鹉、孔雀、鹭鸶、鹆、鸿雁、鹧鸪、白鹇、拨谷、黄鹂等计三、四十种。无名之鸟,亦有山鸟、谷鸟、海鸟、悲鸟、歌鸟、青鸟、黄鸟、朱鸟、踩鸟、飞鸟、度鸟、征鸟、归鸟、去鸟之别。李白诗中,确有一个五彩缤纷、飞腾翔集的百鸟世界。透过这个百鸟世界,亦可窥见李白宽广深邃、活泼丰实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1.
嵇康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托好老庄”(《幽愤诗》),说“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与山臣源绝交一书》)但嵇康既没有象何晏、王弼等人那样去继承老子“有生于无”的思想,把精神性的“无”看作世界的本原,也没有如有些同志所认为的把物质性的“气”作为产生天地万物的基础。在嵇康看来,“何为其无有哉?”  相似文献   

12.
杜甫《望岳》诗中“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中的“决眦”当作何解,历来众说纷纭。蔡梦弼笺注此诗时说,决眦就是“目眦决裂,入于飞鸟之归处”。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引曹植《冬猎篇》之“张目决眦”,解“决眦”为:“决,开也。眦,目眶也。”这两说是旧专家中较为流行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09,(8):4-6
1959年,知名的瑞典画家、音乐家和电影制片人弗里德里奇·于根生,带着他的录音机来到他别墅附近的一个乡村胜地,想用录音机录下鸟鸣声。后来他发现,在他的录音机中不仅有鸟呜声还有微弱的人声,在用瑞典语和挪威语讨论夜鸟的歌唱。于根生起初以为是他无意中录下了收音机的某个波段,但是在再次录音时他听到了更多的声音,在这些声音中有人告诉他是他死去的亲戚和朋友。  相似文献   

14.
李商隐的《锦瑟》诗中,渗透着迷惘、哀痛的悲剧意识。在对情感心理的微妙复杂、生命体验的内在伤痛的深刻揭示中,诗人在沧海明珠、蓝田美玉与人类心灵之间建构了一种新的审美关系,由此实现了生命个体从情的沉迷到灵的飞翔的超越。从生命哲学的层面来看,此诗亦由于从个人经验进入人类集体经验而获得了一种普遍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 艾青是走向世界的诗人,这不仅因为他的笔下涌现出《巴黎》、《马赛》、《维也纳》、柏林的《墙》、《古罗马的大斗技场》、智利的海岬和浩瀚的《大西洋》的风云,也不仅是他的诗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和用多种语言在电台广播,而是他吸取了世界现代诗歌艺术的营养,又以半个多世纪的创作丰富了世界诗坛。他的心灵和他的歌唱都是通向整个世界的。  相似文献   

16.
爱情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最美好的体验,而描述爱情的诗又往往联系着诗人的亲身经历。诗,都是诗人心趣的表露。当爱的真挚热烈、自由时,徐志摩歌唱和赞美爱情;当封建传统摧残爱情时,他向封建势力开火,当爱情走向低谷时,他的诗低沉、衰怨;当爱情走向破灭时,他的诗懊丧、叹息,但并不彻底失望。徐志摩有他自己的世界和属于他自己的诗。  相似文献   

17.
旧时燕     
燕子是很古老的飞鸟。殷商以前,它就飞翔于历史的天空了。《诗经·商颂》说到商朝的兴起,有一个神圣的开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就是燕子。燕子浑身“乌衣”,以貌取名,“玄鸟”二字自然是朴素的。不过,能够肩负上天的使命,表明它的身份毕竟不同于凡鸟。事实上,在古典文献中,燕子还有一个高贵的别名,叫做天女,只是似乎不大为人所知。唐代沈佺期的诗说:“篞嗨?飞玳瑁梁。”宋代苏东坡的词说:“乳燕飞华屋。”好像燕子栖息,非雕梁画栋不可。实际上,燕子并不嫌贫爱富,也不矜持,更没有半点天潢贵胄的架子。很多时候,它倒是习惯与麻雀为…  相似文献   

18.
赫西俄德在《神谱》的序诗中讲到诗神缪斯与赫西俄德“我”的相遇。在此序诗中,可以看出赫西俄德首次确认了诗人的自我意识和权力;也可以看出诗人的职责和使命就是歌唱《神谱》,歌唱宙斯神族的统治秩序。  相似文献   

19.
阮籍的《咏怀诗》中深隐着无望而望,望而无望的希望与绝望交叉的情绪结构。这种情绪结构不仅表现在“飞鸟”与“路”等常见的意象中,也贯彻在阮诗的绝大部分意象与绝大部分篇目的整体结构里。这种情绪结构的形成缘于变态政治的压抑,缘于社会良知的要求,也因为普遍人性的冲动与受阻。  相似文献   

20.
同是一部《庄子》 ,向秀与嵇康有着不同的解读。向秀是面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他试图协调个体与社会、自然与名教的尖锐矛盾 ,在“人间世”里为乱世士人寻找一条安顿心灵和生命的道路。嵇康则是贴近个体生命的诠释 ,他试图通过开掘精神世界的空间 ,于现实社会之上营造自由的人生意境和精神家园 ,进入其中作“逍遥游”。前者是社会现实的需要 ,后者是个体觉醒的必然。两种不同的认识共同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