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团提出将"种族平等"原则写入国联盟约,该提案由于引起英美等国的强烈反对而遭和会否决。日本提出"种族平等"原则主要是为了解决本国公民在海外遭受种族歧视问题,以及确保日本在国联中不至因种族问题而影响其地位。然而,随着和会的进行,日方的这一诉求却在客观上变成其在山东问题上迫使美国对日妥协的重要因素。中国代表团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动地卷入了这一问题的争论,由于中方在"山东问题"上亟需仰赖英美等国的帮助,因而只对日本表示了有限的支持,这充分反映了一战之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地位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2.
19世纪后半期,中国移民大量赴美为美国西部的开发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很快就遭遇了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排斥。19世纪末日本移民继而赴美,白人种族主义者"排亚"的矛头又指向了日本移民。随着排日移民法案的通过,日本移民大量进入美国之路也被堵死。在美国社会的排日运动中,部分在美华人虽然由于痛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政策而对排日运动持嘲讽的态度,但华人舆论的主流还是同情日本移民的遭遇,感叹本国国力衰微,呼吁中日两国移民共同携手对抗美国的"排亚"风潮。  相似文献   

3.
就时间而论,日本人大批移居美国要稍晚于中国移民;就人数而论,现今在美国的日本移民也比中国移民要少些。据统计,1985年,美国的日本裔居民是76.63万人,而华裔则是107.94万人;到1990年,华裔是1645472人,日裔是847562人。虽说有这些小小的差异,但作为来自东方文化圈的民族集团,日本移民同华人一样,经受了数不清的生活磨难和种种文化适应上的痛苦。一部日本移民史,既有欢悦,更有辛酸。一、日本移民的历史背景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一个群岛国家,东濒太平洋,北沿鄂霍茨克海,西隔东海、黄海与我国相望。日本人飘洋过海东渡美国的最近一站,是位于美国大陆西部、置身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  相似文献   

4.
作为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美国华裔文学起于19世纪华人移民美国时的“天使岛”诗篇,从早期的《金山歌集》、《埃伦诗集》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华裔小说的崛起,美国华裔文学历经坎坷,逐步登上了美国经典文学的舞台,它是一面镜子,较真实地反映了华人移民在美国的成长经历。由于历史上美国社会对华人的排斥、挤压甚至敌视,华裔及其后代有着强烈的种族和身份意识。中国和中国文化始终是他们无法割舍的“根”,但是这种“根意识”也随着华裔在美国特殊的生活经历而发生嬗变,构成了华裔独特的族裔体验。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一个种族成分较为复杂的多民族移民国家,在以英裔白人主流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国度里,由有色人种构成的少数族裔处于从属地位和社会的边缘地带.随着种族平等和性别平等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用自己的创作表达了对种族身份认同的诉求,逐渐走出边缘,形成了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独特的创作传统,使得人们得以从多维角度挖掘和探索人类生存意义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美利坚民族认同问题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利坚民族认同问题包括文化认同、种族认同、宗教信仰认同、思想认同四个主要方面。在文化认同上,美国经历了从WASP文化、熔炉文化到多元文化的历史过程;在种族认同上,美国历史上出现了种族主义、白人民族主义、本土主义和排外主义思潮和政策,其间涉及人种问题、种族问题、民族问题和移民问题;在宗教认同上,美国走过了基督新教主流、基督宗教多元化和信仰多元化的道路;在思想认同上,形成了一个从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民族到统一民族思想和思维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论19世纪后期美国对华移民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后期,华人作为美国外来移民中第一个亚洲移民群体,经历了先受欢迎后遭排斥的历史。这种变化是当时美国特定历史环境和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尽管华人为美国西部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华人旅美,寄人篱下,备受歧视和排斥。这种排斥既滥觞于不平等基础上的职业竞争和中美不同社会形态下两种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碰撞,也源于美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中美不平等的外交关系。排华政策的实施不仅标志着美国限制外来移民的开始,使旅美华人的生活更加困难,而且美国西部的开发、对华贸易及中美关系等也受到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是一个涉及诸多学科领域的复杂的重大课题.在社会学上,该理论需要从理论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两方面来认识;在民族学上,该理论需要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来认识;在人种学和种族学上,该理论需要从移民与美国种族关系来认识;在宗教学上,该理论需要从美国宗教多元化及其发展变化来认识;在性别学上,该理论需要从女权主义和同性恋等角度来认识;在语言学和教育学上,该理论需要从美国多语种的使用和教育体制中的平等问题来认识.  相似文献   

9.
试论美国建国以来移民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及其后裔所组成的国家。美国历史上 ,其移民政策的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 :其一是开放移民阶段 ,在这个阶段 ,美国政府奉行来者不拒的政策。其二是限制、排斥移民阶段 ;在这个阶段 ,美国政府不仅对移民在总量上限制 ,而且排斥来自于亚洲的移民 ;第三阶段是限制和选择阶段 ,这一阶段 ,美国政府不仅继续在总量上限制移民 ,并从中挑选对美国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10.
"模范少数族裔"理论:神话与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范少数族裔"理论是在60年代民权运动的背景下,在联邦政府刚刚通过了一系列反对种族歧视法规的形势下出台的.它以加州大学社会学教授威廉*皮特森在<时代>杂志上发表的"日裔美国人的成功"一文为标志.80年代该理论再度升温,并将其赞美范围由华、日裔扩大到韩、菲、越等亚裔族群.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借夸张宣扬亚裔族群在经济方面的成功实例,影射美国黑人的惰性及其对联邦政府的经济依赖.这不仅掩盖了亚裔族群遭受的种族歧视,而且煽动起其他种族对亚裔的不满情绪.  相似文献   

11.
美国当代墨西哥裔女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代表作《芒果街上的小屋》描述了墨西哥移民在美国辛酸的奋斗史。小说以一家移民后代的女儿埃斯佩朗莎.科德罗为主人公,讲述了她的成长经历,反映女主人公埃斯佩朗莎以及其她少数族裔女性在美国社会的弱势地位以及在家庭受男性压迫的现实,折射出以埃斯佩朗莎为代表的墨西哥裔女性对象征阶级、种族和性别平等的一所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不懈追寻的心声。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个多民族移民的国家,对不同种族的称呼一直在变化,这种演变与文化、历史、地理、政治、种族自我意识和个人喜好等诸因素有关。本文对美国不同种族称呼的演变作了详细的探讨,旨在引起英语学习者的重视。同时提出现在使用的称呼也仅仅是目前能够被接受的称呼,它会随着社会的变革而不断变化,关键是英语学习者能够经常对这种变化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3.
美国化运动是美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对移民的同化运动。一战后,它由自然同化的社会运动转变为由联邦政府直接干预的强制性同化的政治运动,它是美国第一次对外来移民实行强制同化政策,也是美国种族关系发生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体现了美国移民政策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在"政治正确性"的框架下,由于英语翻译中译者对种族、宗教和社会性别等敏感问题的理解偏差而导致了深层文化差异,基于"在准确性和可接受性之间的选择"、"委婉跑步机"等翻译理论,探讨总结了这类文本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同美国一样,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多种族融合的国度。五十年代初,外民族移民开始登上澳洲文坛,到八十年代,澳移民文学已经汇聚成一股汹涌的浪潮。本文跟踪四十年来澳大利亚移民小说的发展轨迹,着重讨论了重点作家与作品并深入探讨了个中所反映的主题。作者认为,当代澳大利亚移民小说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移民生活的艰辛、思乡与遭歧视欺凌所感受的痛苦、玫瑰色幻想的破灭、文化传统的隔阂以及新老移民之间的"代沟"等。  相似文献   

16.
从教育入学机会的平等到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平等,再到尊重个体的选择,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的差异的平等,反映了美国教育界对少数族裔教育平等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美国黑人教育政策演进也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但是由于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种族偏见和歧视,黑人教育要实现真正的平等还需要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7.
二战之后与种族、人权相关的伦理变化对加拿大和美国长期以来的移民歧视政策提出了挑战。反对移民歧视的人在新的伦理背景下批评两国政府的自由主义和人权承诺与歧视性移民政策间相互矛盾。这一压力推动了两国移民政策的逐步转变。两国不同的政治体制最终促成了互不相同、各有侧重的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18.
医疗保健资源的理想分配标准应当是“因需制宜”,但在美国,由于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险的供应商始终推崇并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和市场化原则,因而导致了医疗资源分配在事实上往往遵循“因价制宜”的标准.过分强调价格机制在医疗保健领域中的作用,不仅导致了医疗资源在种族群体间的畸形分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种族不平等,造成了医疗保健领域事实上的种族不公现象.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种族与少数民族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始终存在着深刻和复杂的种族和民族问题,分析美国种族、民族问题的发展过程和政府政策的影响,对于我们分析国内和世界性的民族问题,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回顾了美国民族问题的由来、当前美国人口的民族构成、各族群间的结构性差异,介绍了美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历史阶段,并对美国少数族群的现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由来已久的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集中爆发了各种各样以青年为主体的争取平等权利的激进运动,而六七十年代的小说则从思想上颠覆了盛行于美国青年中的主流价值观。从家庭角色、性别角色与同性恋权利的性别平等,黑人、印第安人和其他少数族裔同美国白人之间的种族平等以及青少年小说与成人小说之间的文化平等角度探讨了美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小说对青年平等观的解构与重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