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敦福 《社会理论》2008,(1):234-246
谈到社会形式,最容易让人想起的就是齐美尔(1858~1918)。实际上,齐美尔关于社会形式的理论很可能得益于康德(1724~1804)。关于形式和内容(formversuscontent)的区分是康德哲学的重要贡献。康德把在知觉中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称之为“现象”,“现象”由两部分构成:由于对象的部分,他称之为“感觉”;由于我们的主观装置的部分,则是“形式”,它把杂多者按某种关系整列起来  相似文献   

2.
著名川剧作家、被人誉为“巴山鬼才”的魏明伦, 近年来在单位却受到不公的待遇,以致出现了“我在海内外大受欢迎,与在小单位大受苛待的强烈反差,是值得研究的‘魏明伦现象’。”两年前,魏明伦调到了四川省川剧院,随后他就为剧院献上了一部《变脸》,使该院一举打了个翻身仗。遗憾的是,“魏明伦却在生活中遭遇到了‘变脸’”。“先是《变脸》赴京演出时,故意不通知他随团赴京”;“《变脸》一戏今年春节应邀赴台岛巡演,59人的组团名单中,魏明伦又被排斥在外”;“连《变脸》一戏的稿费,他也分文未得。”(见《城市早报》199…  相似文献   

3.
本刊今年第一期上,登载了读者林玖一的来信,就时下国人的混世现状展开了一次大讨论。在这次讨论中,我们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大量的来信来稿,他(她)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混”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读者来稿的踊跃和地区波及面的广泛使我们欣慰地感到,这次讨论是抓到“点子”上的,因而是比较成功的。由于我们社会中滋生“混”的条件依然存在,“混”的现象也就不可能一下子消除,然“混”的讨论毕竟是要暂告一个段落的。我们期待着亲爱的读者继续给我们出类似诱人的题目,让那些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丑恶现象在众人的口诛笔伐中丧失其生存的土壤吧!  相似文献   

4.
埃德蒙德·胡塞尔的现象学:一个历史性的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埃德蒙德·胡塞尔的现象学:一个历史性的回顾倪梁康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Husserl)以创立现象学而闻名于思想史,然而他本身就可以说是一个奇特的、值得研究的“现象”:随便翻开一部世界史著作并且查看一下后面的人名索引,我们都会发现,埃德蒙德·胡...  相似文献   

5.
毛希 《东西南北》2011,(9):26-27
为了他所处的“美国最糟糕城市”有个美好的未来,他放弃了成为首位黑人参议员的机会,甚至总统奥巴马向他抛出进入内阁的橄榄枝也没能打动他。但那时,我们不认识他。可自从他玩上了微博,如今他已被称为美国第二有权力的黑人政治家。  相似文献   

6.
一、“中间制度”的性质“中间制度”这一概念的产生应该归功于M·卡莱茨基,他采用这个概念来解释一种被他认为是新历史现象的制度①。“中间制度”既不全然是资本主义的,也不全然是社会主义的。它在许多方面都是“中间”的。首先,它介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这是  相似文献   

7.
小李是北京某集体企业的普通工人。当社会调查人员问起他对婚外恋的看法时,他笑了:“什么婚外恋,我们可没那么文皱皱。不就是‘傍肩儿’吗?多啦!”于是,社会学家们这才知道,一个新名词,一种新现象,正在北京的基层社会中迅速地传播和扩散着。它向我们现有的理论和宣传教育提出了不大不小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这里我们刊登了林玖一先生给本编辑部的一封信,来信对目前社会上的混日子的现象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并且提出了他的中心论点:混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同时他还认为“混”正在腐蚀着我们的民族和每个人,使得我们丧失进取心和自信心,“混”是当代中国的一个巨大的恶性肿瘤,如果还不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加以铲除,那么我们将在“混”字之中丧失一切。林玖一先生确实指出了当代中国的一大问题和它的严重性,当然林先生的观点并不代表本刊的意见。我们将这封信刊登出来是为了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同时希望社会各界读者踊跃来稿,对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讨论。从下一期起,本刊将辟专栏发表读者对“混”的意见以及治“混”良方。  相似文献   

9.
所谓“札闼洪庥”原出自宋朝欧阳修之手。据说欧阳修与宋祁在一起编撰史书,宋祁喜欢用诘屈聱牙的古怪冷僻字。一次欧阳修未去上班,在自家门上书写“宵寐匪祯,札闼洪庥”八个字。宋祁上欧阳修家探访,欧阳修对此向宋祁解释说:“这是夜梦不祥,书门大吉”。宋祁明白这是欧阳修在讽刺他好用古怪冷僻字。针对当今社会上出现的类似古怪难懂的语言文字现象,语言学家俞敏提出一个新的修辞格──“札闼洪庥”格。如今““札闼洪庥”现象又复出现,请看:社会上时兴使用散发着复古霉味的古怪冷僻字,乱用可引起语言混乱的五花八门的词汇和修辞手…  相似文献   

10.
翻开中国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么两种人:实实在在干事的人和专门琢磨干事人的人。前者要好好干事,后者却偏偏想方设法不让他好好干事,这就有了矛盾。矛盾既然存在,斗争也就难免,有斗争,当然也就有胜负之分。按照“邪不压正”的道理,这干事的人应当是胜者,但让我们不能不脸红心跳的是:那些干事的人却经常败在专门琢磨干事人的人手里。而更让我们不能不惊诧的是,这种现象在现实中也“并不鲜见”。《今日商报》最近推出的“回首20年”专栏中就有一例:20多年前,南京汽车工业公司财务科负责人王步美提出了“净产值承包分成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1.
我们每个人大概都曾见过这样一种场面:当一辆客运汽车在某一个站停靠的时候,凡是车下的人都十分迫切地要挤上车去,而车上的乘客却不希望有更多的人挤上车来。即使这辆车内并不拥挤甚至还有一些空座位,车上仍然会有人抱怨司机停车过多或大喊“要赶火车”云云。更有甚者,在他拚死拚活地挤上车后立即就要求,甚至自己动手去关车门。大千世界里面还有许多社会现象与乘车现象十分类似。我们权将这类现象称之谓“乘车效应”。 城市是现代产业赖以存在与兴旺的风水宝地,  相似文献   

12.
洪潇 《东西南北》2014,(21):47-49
马世民这样描述他与李嘉诚的相处:“我们一同做很多事情,他对我说,听着世民,你不想做的,我们不做;我不愿意的,我们也不做;只有当我们俩都想做一件事时,我们才去做。开车的人是我,而他坐在后座,告诉我应该去哪儿。”  相似文献   

13.
天底下最玄妙的人际关系莫过于夫妻关系,当今中国存在的“妻管严”现象更是使许多人困惑不解。对此,人们已司空见惯,却少有人从理论上进行分析。笔者试图以社会学的观点对“妻管严”这种社会现象进行分析,以说明其存在的必然性和现实性。人类群体总是以不同的分层形式存在,在性别群体中也不例外。在人类过去的岁月中,性别分层现象不仅存在,而目影响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6面面。一般而它,与会天世弄范围的“现代”社会形成鲜明对比的社会,我们把它林z为“传统社会”。三传统社会中,由于其权业经派活动的情未,男性是王要的劳动方,…  相似文献   

14.
潘一禾 《浙江学刊》2000,(5):118-122
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以皮巧林这个优缺点都特别鲜明的“多余人”为串联主线,写出了他周围其他俄罗斯青年的群像。作者对那些“不多余的人”内心世界的揭示,尤其是对渴望精神恋爱的俄罗斯女性的解剖,使得我们看到主人公皮巧林何以成了俄罗斯启蒙思想的先驱者、传播者和“当代英雄”。  相似文献   

15.
著名社会学家奥尔波特(Allport.F)认为:“我们从属于多数人的意志。当大众站起来时,我们亦自然站起;当大众鼓掌时,我们也随之鼓掌;大众表示反对时,我们也不提出异议。”奥尔波特的话显然是夸张的,但“从众”的确是一种普遍的也是跨文化的社会现象。穆勒(M——,0.H.)曾经对学生进行过语言及道德行为是否受到从众影响的实验。在第一组实验中,不附加任何条件,学生一般都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而在第二组实验时,穆勒告诉学生:“这是大多数人的意见。”结果,改变自己意见而去适应多数人意见的竟达80%。从众是指在社会认知及…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出了个王宝森,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有些群众提出了疑问:“组织上当初是怎么考察他的?”类似王宝森这样的败类,不断地被提拔重用的现象(我们且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王宝森现象”)时有所闻。群众提出的问题很尖锐,也很有针对性,说出了人们在干部任用问题上的某些困惑,有必要对这一现象进行一番思考,从中得出教训,以戒今后。“王宝森现象”的教训之一,考察干部的工作应由政治素质好、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同志去进行。组织上考察干部,通常是由代表某一级组织的一二个人去完成,考察的结果与他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考  相似文献   

17.
“自在之物”和“现象”是康德哲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没有“自在之物”,康德的哲学体系就建立不起来;同样,没有“现象”,也就没有康德的认识论。郑听先生在 《康德学述》一书中指出:康德的哲学是“严格的现象论”①。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认为,要正确掌握和评价《纯粹理性批判  相似文献   

18.
凤凰 《东西南北》2010,(11):68-68
男人离婚的念头是那样坚决,女人知道男人变心,想想便答应了,她说:“可是,我们刚上学的孩子怎么办呢?我不想伤害他!”男人说“随他吧,他想跟谁就踉谁!”  相似文献   

19.
奇葩啊     
《东西南北》2014,(7):F0003-F0003
和老婆打车回家时,司机问我:“听歌不?”老婆说:“听听吧。”结果没想到这货给唱了一路,唱到兴起还自言自语地喊着:“掌声在哪里?”随后就按几下喇叭。这还不是高潮,过了一阵,这奇葩又喊着:“你们的双手在哪里?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老婆正纳闷呢,然后我们看到他启动了雨刷器……  相似文献   

20.
迈克尔·杰克逊对于我们这些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其实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他的离场当然也象征着我们也在老去了。当然,这种老去其实就是成熟。我们的对于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和对于一种我们所不熟悉的文化的渴望也早已被一种历经沧桑的感慨所替代。我们知道他的时候,当时中国正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刚刚从封闭和刻板中开始走出,我们当时知道了《Thriller》,知道了他的“太空步”和放荡不羁的形象,这些其实并不是作为一种我们所热爱的歌星来看待的,除了少数的英语歌的爱好者,他的歌其实从来也没有在中国真正地传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