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案情简介 石家庄市某机械厂刘某在工作中由于操作失误左手食指被机器轧断.刘某认为自己是在工作中受的伤,应该算是工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厂方调查后认为,刘某在工作期间违反操作规程,串岗在他人机器上进行操作,引起事故发生,对刘某不应认定为工伤,双方就此产生争议.那么,刘某这种情形算不算工伤呢?  相似文献   

2.
广翔 《中国劳动》2003,(5):51-52
<中国劳动>今年第1期刊登了<刘某为何不算工伤>一文.文中认为,刘某之所以不算工伤,是因为该厂调查认定刘某是串岗操作,属蓄意违章行为.但笔者却认为,串岗操作未必就是蓄意违章,厂方的理由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案情简介 陶某系C市W区小吃店经营者,刘某系该店服务员。2014年11月1日23时,刘某在工作时摔伤。2015年10月9日,刘某向W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该局经审查受理后作出《认定工伤决定书》,认定刘某此次所受事故伤害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一)项之规定,决定予以认定为工伤。刘某遂向W区人民法院提起工伤保险待遇民事诉讼,要求被告陶某支付各项工伤保险待遇95620.70元。  相似文献   

4.
案情简介:刘某2016年9月在公司搬运货物时不幸摔伤,造成右手骨折.同年10月,刘某因公司不愿承担医疗救治、误工工资等费用(该公司否认用工),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争议焦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劳动者工伤认定申请后,发现劳动关系存在争议且无法确认,可否作出中止工伤认定决定.  相似文献   

5.
<正>案情简介刘某于2015年9月受雇于某业主委员会从事保安工作,2016年4月6日在工作时突发疾病死亡,后业委会向某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要求认定刘某的情形为视同工伤。业委会向人社局提交了刘某的劳动合同、参保缴费记录以及办理录用登记备案的资料等,某人社局受理后经审查并调查取证,认为业委会并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不是适格的工伤责任主体,遂作出了终止工伤认定的决定。现业委会和刘某家属都对此表示不能接受。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新都区一桩普通的工伤认定却引发了长达一年的行政诉讼,其过程引人深思。2004年12月22日,在新都区大丰镇宏辉建材厂打工的田章林,按工长的要求在工地划线,不慎发生事故负伤。由于厂方迟迟没有落实工伤待遇,田章林于2005年5月自行向区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区劳动保障局遂于6月16日向宏辉建材厂送达工伤认定申请受理通知书,要求该厂在15日内举证,并明确告知其举证责任及有关事项。送达当日由宏辉建材厂业主白辉能的妻子签收。因宏辉建材厂逾期未举证,区劳动保障局依法调查取证,并根据调查核实的相关材料,于7月13日作出工伤认定决…  相似文献   

7.
案情简介去年12月,刘某以挂靠某建筑公司单位的名义承揽了某市玫瑰园小区的建筑施工工程。刘某雇用王某为塔吊司机。一天,在施工中王某因小事与吊车下面另外一个施工人员发生口角,在准备下来殴打另一个施工人员的过程中,不慎掉下吊车致伤残。王某的直系亲属向区劳动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认为王某是在工作期间受到的伤害,要求认定为工伤。劳动保障局认为,王某虽然是刘某雇用,但刘某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被挂靠单位某建筑公司属于事实上的用人单位,王某和某建筑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王某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伤,属于工伤。遂…  相似文献   

8.
案情简介 申诉人刘某在被诉人某水产制品厂任氨机车间主任,双方自2001年1月1日起签订了3年期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特别约定,刘某不得在外兼职,否则解除合同,并赔偿厂方经济损失.2002年10月,厂方得知刘某经常到另外一家水产制品公司操作氨机设备,在外兼职,于是找刘某谈话,刘某辩称自己在业余时间帮妻子工作,不影响本职工作.经多次劝阻无效,厂方于2003年7月25日解除了与刘某的劳动合同,制作了《解除劳动合同决定书》(以下简称《决定书》),并送达刘某.在办理手续过程中,厂方人事部经理认为如果按违纪解除的方式解除与刘某的合同,刘某将拿不到失业保险金,因此与刘某商量按劳动局示范文本,另签一份《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书》),刘某表示同意,并在这份协议的经济补偿一栏中填为"无",刘某按这份协议领取了失业保险金.2003年8月,刘某认为自己没有违约在外兼职,厂方单方面解除合同错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提起仲裁请求,要求厂方支付经济补偿金和给付违约金.  相似文献   

9.
2005年4月3日,外来打工人员刘某在餐厅洗菜时突发疾病晕倒,在送往医院抢救的途中死亡。经用人单位多方查找并登报寻亲都未能找到其亲属,后经公安机关协助于2006年10月17日才与刘某之子小刘取得联系。小刘随即认领了父亲的遗物及骨灰。刘某的直系亲属在与用人单位处理善后事宜中,因刘某是否属因工死亡发生争执。2006年11月4日小刘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劳动保障部门认为,小刘的父亲死于2005年4月3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是2006年11月4日,已长达1年零7个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规定,小刘的申请已超过工伤认定时效,故不予受理。  相似文献   

10.
<正>案情简介某厂职工韩某下班骑摩托车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由于无法查清交通事故成因,交警部门仅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没有认定事故责任。韩某亲属向当地县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厂方提出无法认定韩某在交通事故中不负主要责任,不同意认定为工伤。  相似文献   

11.
案情简介某公司测量设计师刘某,2010年7月24日受单位指派前往公司客户测量尺寸。当天19时50分左右,刘某测量工作结束回家途中发生非机动车事故受伤,由120救护车送医院救治。刘某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要求认定为因工负伤。争议焦点刘某因工外出工作结束后直接回家,途中发生非机动车事故伤害,其受伤性质能否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认为,刘某受单位指派因工外出,完成测量任务  相似文献   

12.
案情简介刘某系山东省东营市某公司农民工,2004年7月15日在上班途中遭受机动车事故死亡。刘某父母早亡,无妻子、子女,近亲属中只有胞兄一人。刘某的后事全由其哥哥操办。2005年3月25日,刘某的哥哥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同年5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刘某的受伤属工伤。其兄于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刘某所在的用人单位支付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共计6万余元。案例分析仲裁委受理后,对刘某的哥哥是否享有诉权及是否有权利领取丧葬补助金及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兄弟姐妹不能申请…  相似文献   

13.
《劳动者》2005,(4):28-28
Law博士:我是一家工厂的工人,2004年11月遭遇事故伤害致右手挫伤。该厂只支付了我第一次住院的医疗费,因我还需继续手术治疗,但其不同意支付医疗费,也不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认定工伤。我本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又以该企业未在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为由,不予受理。我怎样才能获得工伤认定,以维护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正>案情简介■刘某2013年9月到某物业公司从事保洁工作,双方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至2015年9月15日。2014年10月,刘某在进行楼梯保洁时摔伤,致左踝骨折,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为工伤。2015年9月,经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刘某伤残等级为九级。2015年9月10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向双方送达了伤残等级鉴定结论。2015年9月15日,某物业公司通知刘某,双方劳动合同期满,物业公司不再与刘某续签劳  相似文献   

15.
案情简介 刘某系某企业硫化车间三班班长,因妻子多病,家境一直比较困难,为此,刘某几乎每年都接受企业对他一定的救济.2000年底,刘某所在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要求每一名职工入股3千股(每股1.5元)、班长5千股、中层干部1万股.刘某以家庭困难为由拒绝入股.厂方于是免去了刘某的班长职务.此后,厂方又要求刘某按普通职工的标准入股,刘某仍然拒绝.于是,厂方以刘某不遵守厂规厂纪为由,通知刘某"不缴纳股金就不要上班了".2001年5月企业还专门下发了通知,要求车间停止其工作,财务部停发其工资,劳资部停止为其缴纳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费.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们在受理行政复议案件时,遇到一起案件,某市劳动行政部门认定为非因工死亡,法定代理人(死者刘某母亲)认为是因工死亡.其争议焦点:刘某是否属工伤死亡?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实施以来,有关工伤认定法律文书格式,一直没有作统一规定.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后,各地也都自行设计工伤认定法律文书.笔者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几种常用的工伤认定法律文书制作,谈谈自己粗浅的想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案情简介刘某2001年1月1日被某皮塑公司招录。2011年1月1日,公司考虑刘某在本单位工作已满10年,依法与其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11年3月,刘某在工作中不慎受伤,医疗期结束后作了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伤残等级为七级。2011年8月初,刘某向公司表示不解除劳动关系,伤好后再回公司上班。8月底,刘某领取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012年9月10日,公司发出书面通知,要求刘某回公司上班,刘某以伤势未痊愈不能胜任工  相似文献   

19.
工伤认定是工伤职工享受工伤待遇的前置程序,决定着受伤或患病职工是否具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从工业社会发展的脉络来看,工伤认定制度的发展经历了雇主过错责任时期、雇员无过错责任时期以及过错责任共担期,其间体现着各国政府对效益与公平的考量。我国工伤认定制度以无过错责任、劳权保护及认定法定为原则,但在制度建设和实践中存在着劳动关系确认"扩大化"、工伤认定标准"差异化"、工伤认定程序"失调化"等问题。因此,拓宽保障"范围"、统一认定"尺度"、优化认定"程序"是破解工伤认定制度与实践困境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劳动》2005年第12期刊载了史友兴、屠小民所写的《18年后申请工伤认定是否超过时效》的文章(以下简称《文章》)。《文章》中提到的47岁的杨某,系某集团公司的职工,1986年因工左前臂截肢,公司从未否认杨某的工伤事实。2004年7月杨某向当地劳动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区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