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工作本土化是社会工作引入中国以来一直备受重视的问题。文章选择了社会工作伦理的角度,结合社会工作伦理面临的现实困境,探讨社会工作对社会需求回应的路径,提出通过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改造西方社会工作伦理、调整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并促进双方能力建设、优化评估机制以确保专业服务的质量和重视社会工作伦理教育等四个方面回应社会需求,对社会工作伦理的专业化和本土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是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措施,在学习型组织创建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使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成为必要。本文试通过分析学习型组织的问题和社会工作介入模式,探讨社会工作方法在学习型组织中的应用,并提出学习型组织对社会工作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3.
企业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延伸至企业领域的一种管理方式,其在中国企业中的可行发展模式有员工服务模式、顾客服务模式及社区社会责任模式等。企业社会工作的各种服务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适用的条件,如何根据企业的特点和企业员工的问题类型选择合适的介入模式是一项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企业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延伸至企业领域的一种管理方式,其在中国企业中的可行发展模式有员工服务模式、顾客服务模式及社区社会责任模式等。企业社会工作的各种服务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适用的条件,如何根据企业的特点和企业员工的问题类型选择合适的介入模式是一项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韦克难  黄玉浓  张琼文 《社会工作》2013,(1):56-64,152,153
社会工作介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主导、高校主导的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出现重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轻社会服务、轻社区文化与精神建设的现象。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社会工作没纳入救灾体系,缺乏制度性建设;社会工作社会认知度不高,缺乏合法性;社会工作服务无固定经费来源,缺乏保障性;社会工作服务基本靠外来援助,缺乏长期性;社会工作无统一服务标准,缺乏规范性;社会工作服务注重预防与恢复,缺乏发展性等。通过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实践探索,已初步形成可以操作的一定模式,这一行之有效的模式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导、以民办社工机构为服务主体、以社区能力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灾后重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刘刚  李德刚 《社会工作》2011,(18):58-60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入人心,社会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高质量的社会工作需要高质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撑,而这种人才能否培养得出来的关键就是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当前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多比较年轻,其师资队伍建设存在若干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他们跨专业的转型背景,其容易产生负面影响。为此我们需要探索必要方式,提升其师资水平,加强其队伍建设,从而满足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7.
钱雪飞 《社会工作》2013,(6):125-129
社会工作专业引入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回应社会对社工职业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在科研与实践中寻找平衡的需要。依托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施研究性学习具有可行性与优势性。联合申报项目、支撑证据为本的服务实践、介入项目评估、提供志愿服务、融入专业学习的各环节是依托服务项目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温静 《社会工作》2009,(16):37-40
灾后学校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社会工作的专业介入,对于介入策略,宏观层面要注意对学校社会工作价值观念、伦理守则的坚持与把握;中观层面要采取措施为志愿服务的连续性提供保障;微观层面要综合利用各种学校社会工作的方法。“抗震希望学校社工志愿服务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要在实践中探索适合灾后学校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9.
民办高校中大学生存在的问题相对而言更复杂,而单纯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心理咨询方法已经无法解决这种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因此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显得更加必要。笔者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易发的一些学习和生活问题,进行了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模式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灾后学校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社会工作的专业介入,对于介入策略,宏观层面要注意对学校社会工作价值观念、伦理守则的坚持与把握;中观层面要采取措施为志愿服务的连续性提供保障;微观层面要综合利用各种学校社会工作的方法。"抗震希望学校社工志愿服务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要在实践中探索适合灾后学校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1.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尚存在社工服务的提供者匮乏以及服务的可及性差的不足。但是,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又是可行的,这体现在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和成功经验、政府的认可与基层的需要。结合社工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效的实证经验,提出社会工作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介入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对策和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道德和价值观念模糊、心理素质不高、知识技能不扎实、人际交往和角色扮演能力不足、缺乏参与社会的目标和信心等问题。笔者试图用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如建立高校社会工作者队伍,在高校建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加强大学社区和周边社区的建设以及把社会工作引入课堂教学等,以弥补高校学生工作的不足,推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给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创新后的社会管理体制,不仅需要制定相应的社会管理政策,更需要具有专业性质的服务理念、方式和领域,社会工作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关键变革力量。社会工作通过管理理念、过程、内容和评估机制介入社会管理创新,使社会管理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给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创新后的社会管理体制,不仅需要制定相应的社会管理政策,更需要具有专业性质的服务理念、方式和领域,社会工作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关键变革力量。社会工作通过管理理念、过程、内容和评估机制介入社会管理创新,使社会管理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5.
刘林 《社会工作》2011,(1):63-64
民办高校中大学生存在的问题相对而言更复杂,而单纯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心理咨询方法已经无法解决这种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因此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显得更加必要.笔者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易发的一些学习和生活问题,进行了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模式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民办高校中大学生存在的问题相对而言更复杂,而单纯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心理咨询方法已经无法解决这种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因此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显得更加必要。笔者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易发的一些学习和生活问题,进行了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模式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立足于汶川灾后社区重建的现实,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有灾后社区重建的实践和研究资料,提出以地区发展模式为视域是社会工作介入灾后社区重建的有效途径,这主要取决于灾后社区重建的现状和需求以及地区发展模式的本身的特性。地区发展模式是在充分整合地域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在一个地域内鼓励居民通过自助及互助来解决社区内的问题,实现共同发展。置于地区发展模式视域下,笔者尝试从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方法和过程三个方面构建社会工作介入灾后社区重建的服务框架。文章最后指出以地区发展模式为视域的社会工作介入灾后社区重建,既是社会工作实务拓展的契机,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工作职业化的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立足于汶川灾后社区重建的现实,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有灾后社区重建的实践和研究资料,提出以地区发展模式为视域是社会工作介入灾后社区重建的有效途径,这主要取决于灾后社区重建的现状和需求以及地区发展模式的本身的特性。地区发展模式是在充分整合地域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在一个地域内鼓励居民通过自助及互助来解决社区内的问题,实现共同发展。置于地区发展模式视域下,笔者尝试从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方法和过程三个方面构建社会工作介入灾后社区重建的服务框架。文章最后指出以地区发展模式为视域的社会工作介入灾后社区重建,既是社会工作实务拓展的契机,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工作职业化的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不断探索中发展,但到目前都还不能确定地说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有了确定的方向。专业社会工作是嵌入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体制之中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也必须紧密结合一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管理体制及发展变化。根据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文章首先分析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的关系,两者在理念、方法及内容上都有着密切联系。然后在重庆科技学院2011级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研制过程中,将社会工作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管理与服务工作这个范畴。所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大社工理念下,可以尝试建立两个专业方向:社会管理方向和社会服务方向。  相似文献   

20.
张乐 《社会工作》2014,(5):65-73
目前中国大陆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存在着诸如专业教育先于服务需求、人才培养过分注重规模扩张、培养模式单一、课程建设的"拿来主义"以及培养体系中教学、科研与服务关系失衡等问题,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更不利于整个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可行的思路是构建一个服务导向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让"服务"本质重新回归到社会工作教育中来,在培养目标中突出社会服务的理念,在培养体系中增加服务学习的环节并加强服务类课程的建设,在培养过程中强化与社区、机构的协作关系,在培养机制中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管理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