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与年轻人相比,老人更需要伴友,它与子女一样能慰藉老人的心灵。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伙伴危机”正日益逼近老人,不少老人缺少或正在缺失伙伴。关注老人伙伴危机这一问题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年迈老人与子女对簿公堂的场景逐渐增多,原因大多是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无论从道德还是法律出发,赡养老人都是子女应尽的义务。然而老人通过起诉的方式,即使能够得到赡养费,也必然会与子女形成矛盾,甚至给晚年生活带来更多无奈。调查发现,子女拒绝赡养的诱因主要有四种:老人再婚、老人偏心、签订了赡养协议、老人未尽义务……那么,如何预防赡养纠纷的发生,让老年人真正老有所养、安度晚年呢?  相似文献   

3.
宋绍武 《老年世界》2011,(11):16-16
俗话说:养儿防老。可随着时代的变迁,家庭的裂变,那种三代同堂传统的中国大家庭在大都市里早已鲜见。有的子女立业后另觅新居,尤其是年轻人,不习惯与老人住在一起;还有的异地创业或举家移民,照顾老人力不从心,鞭长莫及。都市独居的老人处境孤寂,有些老人相依为伴,或求助于邻居,或请保姆。即使与儿女同住,虽近在咫尺,可孝心却遥不可及。因此不少经济能力和身体状况尚可的老人投资“买”孝。  相似文献   

4.
据《广州日报》报道,在广州白云区某老人院,由于两成子女很少去看望入院老人,该老人院近日规定,老人入住时子女将与老人院签订“亲情协议”,协议规定老人子女每月必须探望老人,每星期必须通电话。有家属表示,将亲情量化是形式主义,而且多此一举,难以执行。也有法律界人士认为,如果强制执行合同,将使老人与家属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5.
上海一读者问:现在有再婚意愿的老年人很多,但不少老人心里都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尤其是担心子女会干涉甚至是反对。请问,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遇到子女或其他亲属干涉其再婚或婚后生活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空巢老人大概包括三类:一种是真空巢,即没有子女,老两口相依为命。或者鳏寡独守空房;第二种是形式上的空巢。目前此类型的老人数量巨大.主要表现为子女在外地求学或工作,或者子女虽在同一城镇,但分开住:第三种是“无形”的空巢。尽管与儿女住在同一屋檐下。但是因为子女工作忙或者与其存在矛盾,而缺乏沟通。孤独感是空巢老人普遍存在的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7.
樊发稼 《老年世界》2006,(16):23-23
子女对老人不孝.原因有三:(1)攀比心理。许多事实证明,越是子女多的老人,出现子女不孝的可能性越大。原因就是子女之间互相攀比。有的是比谁对老人孝顺,而有的是比谁对老人不孝。(2)依赖心理。子女多了,相互之间有某种依赖心理.也就是平时说的“踢皮球”。有人针对这一现象感叹:“一个儿子是个儿。两个儿子半个儿,三个儿子没有儿。”(3)嫌弃老人。父母老了,病也多了。在有些子女看来,老人不但不能帮助自己做事。  相似文献   

8.
据了解,眼下,南京60岁以上退休老人105万左右,80岁以上的老人14万左右,有一半左右过着空巢生活——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或者没有子女.空巢老人约占户籍人口老年人总数的30%左右,其中独居老人约占三分之一.对比空巢与非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发现,空巢老人的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情感等明显低于非空巢老人.独居的、夫妻同住的、非空巢的老人生活状况确实有明显差异. 天寒地冻时,老人们也渴望眼前有人照顾,可想起在远方艰难工作的子女,他们都不愿意为难孩子.我认为,空巢老人的生命质量相对较低,有不少空巢老人存在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心理问题等,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非空巢老人.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失去相应的社会支持和情感交流对象,常感到孤独和寂寞,对自己的存在价值表示怀疑,容易陷入无趣、无助的状态,这些负面情绪长期存在,易引发空巢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胡万里 《老年世界》2008,(23):24-24
老人退休后,各人都有自己的一些打算。比如有的想外出旅游,有的想上老年大学,还有不少人想养花钓鱼,修身养性;或打拳做操,增强体质。总之,退休老人想要做的事还很多,哪能只是替子女照看孩子。儿女们要多为父母着想,尽可能提供条件让老人有更多的生活空间,使他们真正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颐养天年。  相似文献   

10.
正在日本,有家这样逆天的大养老院——在中国,提起养老院,不管是老人或子女,都会本能地有所抵触。甚至不少人有这样的观念:把父母送进养老院,就是儿女不孝的表现。但在日本爱知县,有这样一家逆天养老院,不用子女苦口婆心地劝说,老人们都抢着去。这家名叫"蒲公英介护中心"的养老院,被人盛赞为"老人  相似文献   

11.
6月17日北方网报道,在我国1.67亿60岁以上老人中,空巢老人占了一半,他们是心灵最孤独的群体。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独自生活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12.
王景龙  胜秋  孙艳 《老年世界》2010,(16):30-30
国内一家门户网站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七成的老人“退而不休”,主动为子女带孩子,其中有八成的老人在带孩子的问题上因孩子的教育方式等与子女产生过分歧。下边请看发生在我身边的王老太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日本:提倡"一碗汤距离" 在精神赡养老人方面,日本有套独特的办法.许多日本老人选择与子女住在一起,因为日本有一种社会习俗,即,只有父母与已婚孩子共同生活才被认为是正常的、能给人以安宁的生活形态.即使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为保证子女"常回家看看",日本提倡"一碗汤距离"原则,即父母和孩子两家之间的最佳距离是"煲好一碗汤送过去刚好不凉".新加坡:与父母同住有津贴 新加坡国会早在1995年就通过了《赡养父母法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赡养父母"立法的国家.为了弘扬孝道,新加坡政府出台了不少明显带倾向性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我国丧偶老人占老年人口的36%,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丧偶老人有再婚要求。但目前丧偶老人再婚率极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子女干涉老人再婚的现象较为普遍。据对江苏省建湖县恒济乡IOO名有再婚愿望的丧偶老人调查发现,受到子女干涉的占65%。当前子女干涉老人再婚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封建传统思想毒害较深。一些人常常以陈腐的偏见来束缚老人追求幸福的手脚。二是怕“肥水流入外田”。有的老人一生节俭,积蓄颇丰,子女伯父(母)的财产被外人分割。三是不愿失掉“家庭保姆”。有的老…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国家,而成年子女是老年人家庭照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子女对老人照顾的看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目前城市老人家庭照顾过程中的问题和需要。本文通过焦点小组的方法,从对部分老人子女的访问中得到有关子女对“孝”、老人照顾需要的看法,以及老人与子女之间的代际关系等定性资料。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城市里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在老人照顾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同时反映出以女性照顾者为主的性别化趋势和照顾过程中出现的资源不足及冲突。基于研究资料,作者初步讨论了未来城市老人照顾服务发展应注意的问题和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6.
新春佳节刚过,许多子女都会与团聚一时的父母道别到外地工作学习,此时,很多老人的情绪往往会陷入低谷。如何排解子女节后离别的情绪,这里给广大老年朋友和做子女的支个着。  相似文献   

17.
王明钦 《老年世界》2008,(10):32-32
王某:与子女一起居住为好 人到老年.各种疾病.特别是突发性疾病会逐渐增多。丧偶老人如果同子女一起居住。与子女、孙辈朝夕相处.既可解除孤独感.又能预防和及时治疗疾病。而且子女希望老人同自己一起居住.体现了真诚孝心.老人更应珍惜这份骨肉之情.何乐而不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子女不在身边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他们中的高龄老人是农村晟困难的群体,其中一些人的生活质量往往低于没有子女的老人。农村“空巢老人”的晚景凄凉,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障碍,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阿峻 《老年世界》2013,(3):27-29
近年来,年迈老人与子女对簿公堂的场景逐渐增多,原因大多是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调查发现,子女拒绝赡养的诱因主要有四种:老人再婚、老人偏心、签订了赡养协议、老人未尽义务……那么,如何预防赡养纠纷的发生,让老年人真正老有所养、安度晚年呢?  相似文献   

20.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城市独居老人接收子女支持的模式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联系需重新审视。对西安市雁塔区371名独居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独居老人中,与子女支持间产生供给与接收双方互动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更高,经济状况与主观健康评价影响女性独居老人生活满意度;男性独居老人生活满意度则只与经济状况关联。未来社会化养老的趋势中,子女仍要积极支持独居父母,承担支持责任,提高独居老人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