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沈家本是中国近代法学的奠基者。他在 30年的法律实践过程中 ,积累了深厚的传统法学功底。同时 ,他思想开放 ,虚心学习西方近代法学理论 ,融会贯通 ,形成了自己的法学思想。他在法学理论、法学研究方法、法学实践等方面都提出了与中国古代法学1有质的区别的新思想。这些思想对扭转长久以来知识界轻视法学 ,忽视法学教育的风气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推动了我国法学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2.
沈家本是中国近代法学的奠基者,他在三十年的法律实践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传统法学功底。同时,他思想开放,应心学习西方近代法学理论,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法学思想。他在法的概念、法的起源、法的作用、法与道德的关系、法学研究方法、法学实践等方面都提出了与中国古代法学有质的区别的新思想。这些思想对扭转长久以来学术界轻视法学,忽视法学教育的风气发挥了重大的影响,推动了我国法学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市法学会科技法学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是北京市法学会下设的科技法学领域的专业研究团体,是一个致力于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方面促进科技法学研究深入发展的研究性机构。研究会由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等7家单位于2013年11月18日共同发起成立。研究会  相似文献   

4.
2009年9月17日,由江苏省法学会国际法学研究会主办,江南大学法政学院承办的江苏省法学会国际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在江南大学文浩馆隆重开幕。江苏省法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巡视员张耀东,江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符惠明,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金大,江苏省法学会国际法学研究会会长、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立虎,江南大学法政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朱同丹,无锡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屠开泰,  相似文献   

5.
沈家本、梁启超法学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家本、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两位法学家,沈家本吸收西方法学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法学作了系统的整理阐释,梁启超在主张中西法学结合的前提下,系统地介绍和研究了西方近代法学理论,将沈家本开创的法学近代化使命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他们的法学思想及实践对我们今天如何看待民族法学遗产和如何借鉴西方法学的有益经验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6年11月17日至19日,由山东省法学会科技法学研究会主办、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承办的“2006年山东省法学会科技法学研究会学术年会”在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召开。山东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武修,我国著名科技法学专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技法研究会副会长罗玉中,海信集团副总裁郭庆存,山东省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泽沅,青岛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刘典平,北京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博士后杨延超,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于玉,青岛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副主任马耀青,青岛市法学会副会长蓝海华,青岛大学科技开发中心主任、山东省…  相似文献   

7.
2008年10月24日至26日,山东省法学会科技法学研究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2008年学术年会在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召开。本次会议完成了山东省法学会科技法学研究会理事会的换届选举,并以“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国科技法治之构建”为主题展开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8.
2010年11月20日,湖北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江城武汉召开。本次年会由湖北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承办,来自三十余家科研院所、二十余家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  相似文献   

9.
尹玉海 教授     
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国际法专业硕士生导师。1964年生,。1999年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国际法教研室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专攻外层空间法学。2000年6月回国以后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起创建我国第一个外层空间法研究所,2007年在深圳大学创建空间政策与法律研究所。主要学术兼职:广东省国际法学会秘书长、中国空间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俄罗斯国际法学会外国教授会员。北京市人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0月24日,内蒙古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揭牌成立大会在我校崇学楼学术报告厅举行。院长雷德荣、副院长于毅夫出席成立大会。市政法委副书记、市法学会副会长邢和平,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市宗教局局长布和朝克图,市法学会秘书长汤向军应邀出席会议。赤峰学院、市委党校、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松山区法院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从事法学、民族史、民俗学等教学研究的老师及赤峰市部分律师代表参加了成立大会。政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吴海鹰主持大会。  相似文献   

11.
中国法哲学研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但除了一些学术综述外,我们很少把中国法哲学研究作为文化现象来反思。以至于有些人认为,在中国并不存在"中国法哲学",存在的只是"西方法哲学在中国"。虽然这一判断有一定道理,但今天的中国确实存在着中国法哲学研究,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整合法学派。老一辈学者对整合法学派的出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存在着研究的结构性缺陷。过度的整合使中国法哲学研究成果缺乏鲜明的个性,对未来的法治中国建设也可能有负面作用。中国法哲学需要发挥其整合性优势,但也需要改变以认识论代替方法论的惯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从个体人生和人类活动同为经历与试错过程这一人类学观察入手,可推导出比较法对于人类法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就法律而言,不同族群的法律制度、组织、行为和观念等必然主要依赖并体现各自族群的经历与试错;比较法可以从他者的经历与试错中吸取经验教训,克服自身的局限,因而有助于促进人类活动从实践理性到理性实践的发展进程,与美国实践主义等主流哲学思潮不谋而合。而在比较法学领域,部门比较法最能体现从实践理性到理性实践这一重要特征,亟须得到构建和加强,从而实质性地推动法治的建立。我国法治实践也同样呈现出从实践理性到理性实践的发展趋势,而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兴起与使命正是推动法治中国实践的理性化。  相似文献   

13.
作为环境法基石范畴的环境权能否得到有效实现,从终极意义上讲,是环境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的决定性因素。环境权的实现依仗于诉讼。环境公共利益所具有的不同于国家利益、个人利益和一般社会利益的特性,环境法的可诉性特征,以及当前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设计中诉讼主体和诉讼事实的广泛性特征构成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的法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学界研究比较方法的理论很多,但研究比较法的方法论还有待时间的沉淀.文章在阐述古代东西方法律文化比较研究的意义基础上,分析了比较法的一般性方法论,说明古代东西方法律文化比较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学报是展示学校教学科研成果的窗口、学术交流的桥梁,也是提升教师素质、培养学术人才的阵地。盐城工学院学报自1988年创刊至今,已发行100期。经过历届编委会的不懈努力,学报伴随学校的改革发展而发展,为大学功能的发挥和学校知名度与影响力的提升做出了贡献。努力办好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学报,需要正确处理好读者、作者与编者的关系,以特色和质量为根本,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16.
行政刑法界域探析--兼论《违法行为矫治法》的立法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行政刑法的主张提出以来,行政刑法界域问题一直是法学界争论不休的论题.行政刑法的界域主要就是要确定行政刑法的法域及研究对象.无论从语法逻辑还是从我国法制实际来看,行政刑法都属于刑事法域.对于行政刑法的研究对象,应扩大行政犯罪及刑事责任的范围,并将今年全国人大列入五年立法规划的《违法行为矫治法》纳入行政刑法的范畴.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党政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党关于党政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是丰富多彩的。这反映了我党对党的执政方式的认识的转变 ,从而也引起了学术界研究的热潮。学术界对新时期我党改进党政关系的理论、实践及其措施的研究都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对依法治国问题的研究则是一个新趋向。  相似文献   

18.
河北理工学院教授学术影响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2002年)为样本,研究了河北理工学院教授的学术影响力,并分析了学院学术研究的主要亮点和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9.
历朝历代的《刑法志》都是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基本史料,也是中国历代官修正史的重要篇章。《刑法志》对各个朝代立法、司法、法制建设及法律思想的记载和阐释,不啻为各封建王朝关于法的理论和历史的官方史料,其观点获得封建统治集团的认可、采用,并作为他们施政和实行法制的指导。可是学界对《刑法志》的研究很少涉及到《宋史·刑法志》。根据《宋史·刑法志》的记载,宋代强化了中央集权的立法思想,记述了宋代刑事立法的主要内容,反映出了宋代独具特色的刑事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WTO对经济行政法研究观、方法论的影响表现为在法学研究中要坚持"综合创新"的方法和重塑"中华法系"的目标,WTO的基本法律原则如公平公正原则、自由原则、公开原则等将会对中国经济行政法制度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