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伦理学体系是道德价值观念体系与道德文化知识体系的有机统一。其中伦理学的道德价值观念体系由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即学科的外在规律所决定;伦理学的文化知识体系是由人类伦理思想加过德认识的发展状况,即学科的内在规律所决定。据此而论,世纪之交的中国伦理学走向:在道德价值观念方面,仍将保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性质和方向,在道德文化知识方面,将以价值伦理学、应用伦理学和群体伦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为方向。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随着"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之说的兴盛,关于马克思文本的研究格外引人注目.有的学者还探讨了马克思伦理思想发展演化的基本思路、逻辑起点和最高诉求等问题.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研究也呈现出新特点,除了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的研究外,学者们还从学理上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还提出了如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实践性: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伦理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其实践性兼具道德哲学与应用伦理学的双重特征。中国环境伦理学的实践性研究体现在生活、生产、建设、教育、环保、制度等方面。在“创建中国环境伦理学学派”的宏伟目标下,中国环境伦理学的实践性研究应把握更深层次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凸显出来。如何探索和应对这些问题,成为伦理学教科书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中外伦理思想演进历程的回顾,阐发伦理学的前沿问题,探索应用伦理学理论和实践问题,包括发展伦理学、行政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科学技术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等,展示了《伦理学引论》的丰富内容和逻辑进路,体现了伦理理论与道德生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正>经济与道德并不互斥已是学界共识,但道德应当如何反思和规范经济却仍处探索之中。2009年正值"三鹿"事件尚未平息、"开胸验肺"波澜又起,公众开始严厉问责企业道德、企业社会责任的时期,在这一背景下,中南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出版了该中心经济伦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伦理学研究书系.经济伦理》丛书,既是对经济与道德关系问题的回答,也算是伦理学界对公众关注问题的回应。该丛书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伦理学发展研究》是由河海大学余达淮教授、戴锐教授与湖州师范学院程广丽副教授联合撰写的新作,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从伦理学视角来考察当前中国经济的现实景况,以伦理学与经济学为学理依据和理论维度,旨在对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伦理学进行理论重构,从而勾画出中国经济伦理学新的学科发展蓝图。通览全书,笔者认为,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把握其学术特色。第一,独特的体系建构。该书在体系建构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1)独具特色的逻辑理路。作者首先在前言对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及主权债务危机进行伦理反思;接着在第一章探  相似文献   

8.
《社会伦理学研究》是一部具有创见性的学术著作,它表达了整个社会发展的价值诉求,另一方面它又为规导社会发展的方向提供参考。它确立了这样一种理念:以"生活优先"而非"逻辑优先"的原则,来谋求人之"所是"与"所应是"相统一的"成人之学",来阐释个人与社会的相辅相成,《社会伦理学研究》一书问世,不仅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且也表征着中国社会伦理思想研究走向了一个新里程。  相似文献   

9.
张道民 《东方论坛》2003,(5):126-126
一部著作出版之后,总会引起读者的评价和议论,有褒有贬是正常的.尽管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但要真正做出准确且又恰如其分的评价是不容易的.我只能以自己的见解坦然地对李庆臻、苏富忠、安维复著的<现代科技伦理学>作出一些分析判断,能否表达出该书的真谛,尚难断定.  相似文献   

10.
非裔美国作家拉尔夫·埃里森在长篇小说《六月庆典》中,一方面塑造了黑人牧师希克曼对求真、求善、求圣的黑人伦理的坚守;另一方面塑造了希克曼收养的白人小男孩布里斯挣扎于黑人伦理与白人伦理之间,最终以白人伦理定位人生,成为参议员,却被私生子刺杀.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出发分析二位主人公最终的伦理选择,再现历史语境下黑人伦理不被认同的伦理图景,藉此揭示小说中折射出的埃里森的黑人伦理欲求.  相似文献   

11.
西方"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伦理研究由来已久,我国缺乏"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传统,我国护理伦理学的学科独立性、哲学基础、基本原则和研究伦理问题等尚未得到应有关注。面向护理实践中引发伦理问题研究呼唤多元化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尔王》是文艺复兴时期大文豪莎士比亚的经典巨作,文本蕴含丰富的伦理因素。从文学伦理学的视角解读该文本,旨在通过对《李尔王》中的伦理主线,即王权、财产争夺战以及围绕该伦理主线上的伦理结予以梳理,剖析伦理结的形成过程、形成原因以及由于伦理结的产生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0–1350/D,中文,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为: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前沿、热点问题、权威观点、名家言论,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学理支撑和工作指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内外传播提供载体和平台。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0–1350/D,中文,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为: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前沿、热点问题、权威观点、名家言论,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学理支撑和工作指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内外传播提供载体和平台。  相似文献   

15.
正和谐是备受当前我国各个社会阶层关注的一个概念。和谐与伦理学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联性,无论是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是更广义的和谐世界、和谐宇宙的构建,都需要在一种伦理原则或道德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学界对和谐问题的研究已经较多,但在伦理学视阈下探讨和谐问题的论著并不多见。而且,学者们在研究和谐问题时,常常暴露出两种倾向:一是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将和谐概念加以泛化甚至庸俗化;二是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对和谐概念作了狭隘化、片面  相似文献   

16.
《伦理学讲座》一书以一种全面和开放的人性为观点,从人是自由与自然、理性与感性及真善美的统一三个层面来思考伦理学的原理、历史以及中西道德比较中的疑问.该书作者在解答伦理学的理论与现实难题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伦理学的期望,即走向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魏英敏教授的《当代中国伦理与道德》一书 ,以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无比关心和对中国伦理学发展未来的高度关注为依托 ,以对真理和正义的执着追求和对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的浓烈感情为动力 ,对当代中国伦理学发展和道德建设中的诸多重大理论问题作了较为缜密的思考与科学的阐释 ,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品格和精神 ,为当代中国的伦理道德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理论营养。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伦理学研究如何伴随它的时代迈入"不惑"之境?必须回应具有前沿意义的三大追问:"道德哲学"如何"成哲学"?"伦理学"如何"有伦理"?"中国伦理"如何"是中国"?"不惑"之境的要义,是以认同与被认同为核心的现代中国伦理学的安身立命。"成哲学""有伦理"是在现代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中的"安身",核心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是中国"是在现代文明体系中的"立命",核心是中国气派。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现代伦理学面临"哲学认同"的危机,危机源于两大学术误读:对于中国传统伦理学的哲学气质的误读;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伦理学关系的误读。现代中国伦理学必须回归"精神"的家园,透过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体系的建构而"成哲学"。"无伦理"是现代伦理学研究最明显也是最具标志意义的"惑","道德"的话语独白导致"无伦理的伦理学",它根源于中国伦理学传统的断裂和康德主义的影响。"是中国"不仅是中国理论体系、中国话语体系、中国问题意识,而且是伦理道德和伦理学研究在现代文明体系中的文化天命;不仅关乎伦理学研究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而且关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在现代文明体系中的文化自立。迈入"不惑"之境必须完成三个学术推进:由概念诠释系统到伦理道德一体的问题意识的推进;由学术气派到学术使命的推进;由"礼义之邦"到"伦理学故乡"的推进。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