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乌克兰寓言说,猫在森林中打猎,猫头鹰让他千万别伤着她的孩子。“可我不知道你的孩子长得咋样啊。”猫有些委屈的叫道。“我的孩子呀,长得最最美丽,可好认呢。”猫头鹰虚荣地回答。“知道啦!”猫自管去打猎。他从一处矮树丛窜到另一处灌木丛,鸟巢里尽是些美丽的小鸟。直到第三处矮树林,他才看到一群非常难看的小鸟,于是,放开肚皮吃个饱。回来的路上,猫头鹰拉住了猫“你没伤着我的孩子吧?”“放心吧!我只吃那些长得丑陋的家伙。”猫头鹰回家,只见鹰巢空空如也。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7则     
也是长辈有一个人买了一只鹦鹉,他每天回家都逗鹦鹉说:“叫爸爸!”可是鹦鹉只会嘎嘎地叫。两个礼拜过去了,鹦鹉还是不会叫爸爸。那人很生气地掐住鹦鹉的脖子大吼:“叫爸爸!叫爸爸!”但鹦鹉还是只会嘎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有一次我在一瞬间突然在心里悄悄地感到“真开心啊”。那是在一个黄昏.雨哗哗地下着。但是爸爸已经结束工作回家来了.家里人都在,连牧羊犬也进了屋,灯很明亮.我和弟弟坐在饭桌旁。等着妈妈把饭做好。我心里非常安宁.因为“大家都在一起.大家都在家里”。爸爸对妈妈说了一句什么话.妈妈看着爸爸笑了.我们也笑了。我从心里感到快乐.  相似文献   

4.
陈玉龙  君凌 《领导科学》2006,(11):54-56
一、夜半惊魂电话是半夜打来的,铃声一声紧接着一声,在寒冬的深夜里异常刺耳,宛若一个垂死挣扎的人发出的绝望呼救,把睡梦中的金沙乡政府办公室秘书张义宁吓了一跳。张义宁迷迷糊糊披衣下床,拿起话筒,没好气地问:谁啊?张秘书吧!是我!小周!电话那头的声音急促而沙哑。我说小周啊,你晓得现在是几点吗,你以为是你那边的夜生活啊,有什么事不能明天说?小周是陪同乡长陆伟去南方某市考察的。某市有一家化工厂准备与金沙乡合作办一个分厂,陆伟受命前去考察。小周气急败坏地说:陆乡长不见了!张义宁“激灵”一下,脑袋里“嗡嗡”直响,迷糊劲儿全没了:…  相似文献   

5.
下满的围棋     
《领导文萃》2008,(9):126-126
在公园里看两位老人下围棋,他们下棋的速度非常缓慢,令围观的人都感到不耐烦。第一位老人,很有趣地说:“嘿!是你们在下棋,还是我在下棋?我们一个棋考虑十几分钟已经是快的,你知不知道林海峰下一颗棋子要一个多小时。”  相似文献   

6.
小幽默6则     
《领导文萃》2006,(5):100-100
牧师的拒绝在高空30000英尺的班机中,空中小姐问牧师要不要喝点酒,牧师说:“现在的高度如何啊?阿门。”空中小姐:“30000英尺的高空。”牧师说:“啊!那还是不要吧!距总部太近了。”公共汽车刚离开车站,就有个妇女追在后面喊:“等等我,我上班要迟到了!”乘客纷纷请求司机停车。车停下了,那个妇女跳上车说:“谢谢,现在开始查票!”查票某公司人事处处长突然辞职,公司专门召开了三次会议讨论新处长的人选问题,但由于各种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每次开会都是议而不决。有人称这种会议为马拉松会议。一位员工说这种会不能称为马拉松,因为马拉松比赛总会…  相似文献   

7.
快到下班时间了,员工们仍然干得热火朝天。我从包装车间向聚合车间走去。老远就听见“哐当”一声响,寻声望去,又听“哐当”一声,是在第三层平台上,走近了才知道是新来的小王在整理周转桶。年轻人力气大、手脚重,拎起桶来不费力,放下去就像在扔。我一声不吭地跑上平台,站在小王身后欣赏着他的“演奏”。小王转身看到了我,动作一下子轻盈起来,快快拎起,轻轻放下,我顿时失去了看他“演奏”的享受。“小王啊,你得赔我一个胆!”我边说边走上前去。小王瞪着我不解其意,“看你搬个桶,像个雷公上灶台,弄得锅动瓢响碗儿摇,把我胆子都吓坏了!”小王一…  相似文献   

8.
反躬自省     
《领导文萃》2010,(15):119-119
狐狸在跨越篱笆时脚滑了一下。幸而抓住一株蔷薇才不致摔倒,可是脚却被蔷薇的刺扎伤了。流了许多血。受伤的狐狸就埋怨蔷薇说:“你太不应该了。我是向你求救。你怎么反而伤害我呢?”蔷薇回答道:“狐狸啊!你错了。我的本性就带刺。你自己不小心才被我刺到的啊!”  相似文献   

9.
忍痛割爱     
一天,我和老同学王有利在街头相遇,一起到一个小酒馆喝酒聊天. 在吃饭过程中,王有利见我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就问:“你这是怎么了?” 我说:“没事.反正你也帮不上这个忙!” 我这样一说,王有利反而来劲了:“你不妨说说看!” 我说:“你看,我大学毕业后就到了县政府机关工作,当初大家都说我很有发展前途,可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一个小小的副科.丢人啊!”  相似文献   

10.
“喻午的妈妈,您的小孩现在还未到学校,是生病了吗?”朝读课后,我给家长拨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
  “什么?不可能啊。今早我煮了早饭,催着他吃了,还给了他车钱,让他赶紧来学校啊!”喻午的妈妈惊讶地回答,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说道,“老师,我现在马上跟他小姨去找一下,待会给你回电话。”  相似文献   

11.
改正错误     
这天上午,王小伟走进市财政局司机休息室,拿起水杯,刚要找暖瓶,就见刘富贵提起暖瓶要给自己倒水. 王小伟受宠若惊地说:“谢谢兄弟!这平时都是我给你倒水,今天你给我倒水,我还真有点不适应.” 刘富贵说:“咱们都是兄弟,我给你倒水,这很正常.再说你给赵副局长开车,每天都很辛苦啊!” 王小伟说:“我给赵副局长开车辛苦,你给马局长开车更辛苦啊!”  相似文献   

12.
小鸟的悔恨 有一只小鸟很羡慕养尊处优的家鸡。“为什么我每天都要在天空中飞翔,只有筋疲力尽的时候才能落在枝头上休息一会儿,而那群家鸡却什么也不用做,只要每天吃虫和睡觉,无忧无虑的,多好啊!”于是,有一天它自动放弃飞翔,加入到家鸡的行列。  相似文献   

13.
熊钢 《领导文萃》2006,(7):52-56
中学时代,有一次我到一个朋友家里玩。吃饭时他父亲指着我告诉大家:“他爸爸真行,在胡宗南那里潜伏了那么久。张治中刚听说他爸爸是共产党的时候,可吓了一大跳。”这话我当时听了完全是懵懵懂懂。到70年代,我才听到父亲亲口述说那一段往事。他说张治中在周总理的酒宴上看见父亲后倒抽了一口冷气,“啊”了一声楞住了,一时说不出话来。总理笑笑说:“怎么,你们不认识?”张治中这才回过神来,说:“认识,认识。想不到熊老弟也起义了。”总理说:“他不是起义,是归队。”然后介绍了父亲的潜伏经历。父亲说张治中当天晚上就给蒋介石写了封信,大意是:…  相似文献   

14.
向后转     
《经营与管理》2003,(12):40
早上上班后,我习惯性地全厂走了一圈。在车间,看到两个刚到班的工人正蹲在地上,用小铲刀将地上的一滩胶水往胶桶里铲。看着湿了一大块的地面,我心里明白了许多。“将你们的主管找来!”我的声音大得像炸雷。主管见到眼前的一切,愣在那儿一言不发。“你们连关好阀门都不会吗?……”我的声音引来了一些员工。大家紧绷着脸,相对无言。“我们的巡检制度哪里去了?‘三定’的日清日高哪里去了?责任啊……”面对站着的一群员工,我并没有立即拉断说话的闸门。班后,我脑海里像拉洋片似的,不断地检点着白天上班时自己点燃的“炸药包”。我的那股“火”,…  相似文献   

15.
局长的派头     
教育局长和孙老汉沾点亲。不久前,孙老汉有幸去了一趟教育局长的家,教育局长请他到大酒店吃了一顿饭。回来后,孙老汉逢人便说:“人家不愧是当局长的,真有派头!那可真是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坐着一座楼啊!”  相似文献   

16.
眼见难实     
吴永辉 《领导文萃》2006,(2):176-176
曾看过一个这样的故事:孔子周游列国时,有一次率众弟子饥肠辘辘地在一座破落的山神庙歇息,子贡下山讨了一点米在庙外做饭,孔子睡醒后,看见子贡偷偷地从锅子抓了一把米饭塞进嘴里,心里颇为不悦,但他没有直接斥责子贡,只是说:“我刚才梦见先神了,呆会用米饭祭祀一下吧。”子贡忙指着饭锅说:“老师,刚才做饭时吹进了一些灰尘,我抓起来吃了,用这样的饭祭祀先神是大不敬啊。”孔子听后,不禁叹道:“看来眼见也难为实啊。”眼见难实,孔子的感叹又何尝不该引起各级领导干部深思呢?当前,弄虚作假、形式主义虽然得到了较好的遏制,但在一些单位、个人身…  相似文献   

17.
二十分钟     
11岁那年的一天,我和爸爸照例出门去散步.经过北区河畔殡仪馆门口的时候,爸爸突然停住脚步,问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几点了?”我看了看表,告诉他是10点25分。然后爸爸问我看到了什么。“没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我回答,“一群人——大概,150个左右,正排队进殡仪馆。”“嗯,眼力不错。”爸爸满意地点点头,接着他提起别的话题,跟我讨论起体育新闻来。说了快半小时,我发现他还没有离开殡仪馆的意思,就问:“我们要不要继续散步?”  相似文献   

18.
在酒桌上迟到了、说错了话、敬酒敬错了顺序,大家都是要吆五喝六地大喊“罚一杯”的。可是“罚”字多不好听啊,于是便有人喊:“不是罚呢,是奖一杯。”奖字多好听啊,结果往往都是“罚酒”不吃吃“敬酒”,咕噜咕噜把那酒喝下去了。罚酒敬酒其意一也,反正要把你灌得够戗才罢、醉得半死方休。  相似文献   

19.
<正> 1999年2月12日下午,成都火车站第一候车室,至少有上千名旅客,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吃东西,有的在打瞌睡………忽然,一阵歌声打破了候车室里沉闷的空气,大家抬眼望去,一个相貌普通的青年正在高唱酒神曲!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唱歌,莫不是个疯子吧?不少旅客心里“格登”一下。一曲唱完,青年一手拍着自己的大腿,一字一拍地缓慢地开始了自我介绍:“我是一名口吃患者,家住山东省,到成都医治口吃病,经过七八天的治疗,我已经好了。你们看,我说话完全不结巴了,而且敢在大庭广众之中大声说话、唱歌。”他指了指别在自己胸前的写有“口吃者”的牌子,继  相似文献   

20.
一贤良祠,一个让我想了好久的地方啊!晚清最毁誉不一的大官僚李鸿章最后住的地方不就是贤良祠吗?我所知道的贤良祠原为贤良寺,为纪念这位辞世的“中兴重臣”,皇帝将贤良寺改为了专门祭祀李鸿章的贤良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