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间,曾由与求之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相似文献   

2.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 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令尹子文是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名宰相。姓斗,名谷于菟。楚国是当时南方新兴的国家。研究春秋战国的历史文化就知道,北方大  相似文献   

3.
民无信不立,是中华文明历久不衰的经典,也是奋斗90年的中国共产党赢得全中国人民信赖和尊重的根基。民无信不立,语出《论语》: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二者何先?曰:  相似文献   

4.
孔子答子夏问政时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一味追求“利”,可能反而得不到利,“以义取利”,则会有持续的利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句话说明什么呢?过去都说,孔子讲这句话,是为了卫君而感慨的,因为卫灵公这个了不起的人,迷于一个美丽的妃子南子,所以他虽然尊重孔  相似文献   

6.
悟性与尊重     
<正>《论语·里仁》里有孔子与弟子曾参的一段对话:"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参即曾参,后世尊称为曾子。曾子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他是在见识、学问和实践等各方面得孔子之道最多的一位。大道至简,再庞杂的学问其核心无非一句话或几则公式,洗练如E=mc2。那天,孔子回顾自己的一生学问与实践若有所悟,也只能叫来智慧最高的弟  相似文献   

7.
先秦诸子散文《韩非子》上有一篇《曾子杀彘》的文章写了一件这样的事: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尔。"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也,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相似文献   

8.
忠奸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贡曰:陈灵公君臣宣淫于朝,泄冶谏而杀之,是与比干同也,可谓仁乎?子曰:比干于纣,亲则叔父,官则少师,忠款之心,在于存宗庙而已,故以必死争之,冀身死之后,而纣悔寤;其本情在乎仁也。泄冶位为下大夫,无骨肉之亲,怀宠不去,以区区之一身,欲正一国之淫昏,死而无益,可谓怀矣!诗云:民之多僻,无自立僻,其泄冶之谓乎?  相似文献   

9.
我问佛     
正1.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是该委曲求全,还是奋起拼搏?佛曰:放下。2.失去的东西,有必要去追讨吗?佛曰: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未曾真正属于你,不必惋惜,更不必追讨。3.如何理解永远?佛曰:人人都觉得永远会很远,其实它可能短暂得你都看不见。  相似文献   

10.
闲话笔试     
李飓 《领导科学》2004,(21):43-43
《三国演义》之“诸葛亮舌战群儒”中有这么一段:“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且请问孔明治何经典?’孔明视之,乃严也。孔明曰:‘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严低头丧气而不能对。”观此文,笔者忽发妄想:诸葛亮参加当前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考试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姑妄想之,姑为其度之。公选程序大体上有笔试、面试、民主测评、考察政绩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孔子有名的学生,除了学术思想各有特点外,为人性格上也有各自的不同.仔细查阅材料,发现卜子夏有如下几点. 一、为人勇武 子夏以"文学"著称,一般人会认为他的性格定是柔和温顺、不敢多事的.其实不然,大量材料证明他和子路一样,性格爽朗,做事勇敢. 第一,他有武士之勇.孟子和公孙丑谈"勇"时说"北宫黝似子夏".北宫黝是怎样的勇呢?孟子说得很清楚,就是:"北宫黝的培养勇气,肌肉被刺,不颤动;眼睛被戳,不眨眼"(《孟子·公孙丑上》).那么,子夏之勇,也是如此了.另外《晏子春秋·内篇问》中也说,孔子根据实际需要叫人陪伴,当"德不盛,行不厚"时,"则颜回、骞、雍侍";而当"气郁而疾,志意不通,则仲由、卜商(子夏)侍".我们知道仲由(子路)是孔子的保镖武士,而这里把子夏和子路并提,可见子夏也是个勇敢的武士.  相似文献   

12.
河之洲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提意见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这里,孟子采用了迂回的手法,由远及近,步步进逼,启发齐王认识自己的过失。他先举出两个失职的例子,询问齐王如何处置,意在引导齐王对这类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最后,他才针对齐王失职的事实,提出问题,虽没有点齐王的名,但齐王心里已很明白了。这时候,齐王是很尴尬的,只好“顾左…  相似文献   

13.
<正>《晏子春秋》有语: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这则故事告诉人们:晏子作为齐国的国相,每天上朝时,总是弊车驽马,车辆、马匹与职务十分不相称,看见令人觉得寒酸。一次,齐景公问他是不是俸禄太少,不够使用?晏子回答说,陛下恩赐的薪俸,不但足以养活臣下父、母、子三族众多家人,连诸亲好友也多多少少能照顾得到,所以,"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后  相似文献   

14.
部下的责任     
景公问于晏子:“忠臣之事君也何若?”晏子对曰:“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公不悦,曰:“君裂地而封之,疏爵而贵之,君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其说何也?”对曰:“言而见用,终身无难,臣奚死焉?谋而见从,终身不出,臣奚送焉?若言不用,有难而死之,是妄死也;谋而不从,出亡而送之,是诈伪也。故忠君也者,能纳善于言,不能与君陷于难。”  相似文献   

15.
南宋官员吕本中,在所著《官箴》篇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对此,后人石渎子有着一番深刻的阐释。石渎子说:“清、慎、勤三字乃居官之真修。不清,则我取一也下取百焉;我取十也,下取千焉。我以之适口,民以之浚血。我以之华体,民以之剥肤。我以之纳交游,民以之卖妻子。我以之遗子孙,民以之损田庐。我以之恣歌舞,民以之啼饥寒。伤哉!以此思清,清其有不至乎?不慎,则一出令之误也,而跖盗之弊生。一听言之误也,而雍敝之奸作。一用人之误也,而狐鼠之妖兴。一役使之误也,而劳怨之声起。一听断之误也,而劝惩之道塞…  相似文献   

16.
圣盗同源     
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 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 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 者,天下未之有也。  相似文献   

17.
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鲁国的季康子,当时官衔正卿,也就是总理兼军队总司令。他手里掌握鲁国的生杀大权,向孔子请教政事时问:"如果杀掉坏人,亲近好人,怎么样?"尽管孔子在做鲁国政法最高领导的时候(官名司寇),曾亲自下令诛杀了当时很有社会影响的少正卯,但孔子是主张少杀人的。孔子反问  相似文献   

18.
正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没有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孔子说他没有做到,但是子贡认为他已经做到了,说:"老师说的其实就是他自己啊。"  相似文献   

19.
<正>《史记》载,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这段话表述的是,有一次魏文侯召见李克,说道:"先生你经常对  相似文献   

20.
慎子曰:忠未足以救乱代,而适足以重非,何以识其然耶?曰:父有良子而舜放瞽瞍,桀有忠臣而过盈天下,然则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六亲不和有孝慈),而忠臣不生圣君之下(国家昏乱有忠臣)。故明主之使其臣也,忠不得过职,而职不得过官。——反忠也。京房论议,与石显有隙,及京房被黜为魏郡太守,忧惧上书曰:臣弟子姚平谓臣曰:房可谓小忠,未可谓大忠,何者?昔秦时,赵高用事,有正先者,非刺高而死,高威自此成,秦之乱,正先趣之。今臣得出守郡,唯陛下毋使臣当正先之死,为姚平所笑,由此而观之,夫正先之所谓忠,乃促秦祸,忠何益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