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龙裕伟 《学术论坛》2008,31(1):108-112
首次中国一东盟理论专家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包括: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三个新经济试验区之一;通过开展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可以使南中国海变成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内湖";泛北部湾合作要建立符合各方利益、开放式的次区域合作模式;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点区城是环北部湾地区;泛北部湾合作要充分突出海上合作;要利用"东西经济走廊",开通中国-东盟运输与旅游"直通车",早日实现运输和通关便利化;以搭乘中国经济增长快车为合作主线之一,把北部湾发展为中国向东盟直接投资(FDI)的跳板来推进泛北部湾合作;动员政府、企业及企业家、国际组织及非政府组织、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等力量广泛参与泛北部湾合作;重点推进"两廊一圈"合作;发挥广西在泛北部湾合作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联合广东、海南等地区共同推进泛北部湾合作等.  相似文献   

2.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沿海工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阳  王琼 《江淮论坛》2008,(1):62-68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沿海经济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形成,使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文章就以此为背景,从经济区现在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法、主成分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沿海工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并由此得出影响沿海工业发展的一些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文化软实力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软实力发展仍存在不足,应从发展文化事业、打造文化品牌、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及打造“广西北部湾文化发展模式”等方面提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韦乃煌 《学术论坛》2008,31(1):104-107
泛北部湾区域合作,最起码要分别经过中国-东盟高官会议、中国-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和中国-东盟外长会议讨论通过,才能形成共同决议或者联合声明.在此国家层面的合作尚未启动的情况下,广西各级政府应利用自身地沿等优势,抢占先机.文章提出了积极开展与泛北部湾国家的省、市级的务实性合作,在东盟打下群众基础、社会基础,激发相互间经济合作的欲望,通过省、市之间的合作关系向各国中央政府递进,最终实现国家层面的合作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泛北部湾体育文化交流圈的构建具有较大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这主要体现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的召开为其奠定理论基础,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为其奠定经济、文化基础,泛北部湾各国民族间在历史上的融合和交流为其奠定群众基础。构建泛北部湾体育文化交流圈,可从体育教育交流、民族传统体育交流、群众体育交流、体育社团交流、城市之间体育交流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现代海洋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洋文化为基色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根植于岭南文化,发展于南海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文化烙印.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已成为其重要的战略目标.为此,应打造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的品牌,制定现代的传播策略,使北部湾海洋文化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方公共政策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要求相关地方政府进行公共政策转型和创新.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方公共政策在制度基础、政策内容、政策工具、政策评估、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等方面存在着缺失或局限.广西等相关地方政府必须处理好合作机构设置、合作范围、政策工具与重点领域转型以及政策评价和调整机制等关键问题,才可能使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参与各方得到切实的利益增进,进而促进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广泛而深入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就广西参与构建泛北部湾经贸合作的角色定位、基本思路、产业布局、重点领域、合作方式、对策建议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应当站在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结合广西区域经济的特点,将泛北部湾经济圈建设纳入到整个国家发展的战略规划之中,并对泛北部湾经济圈经贸合作动因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最后从广西参与泛北部湾经济圈经贸合作的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已经成为制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重要"瓶颈".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发展所面临内外部环境的优劣势、机遇与挑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采用区域合作战略、港城一体化战略、协同发展战略、人才小高地战略、保税物流园区发展战略及绿色物流战略,促进物流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具备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的静态竞争优势,然而要获得可持续竞争力,还必须将静态的竞争优势转化为区域核心竞争力.为此,应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创新体系,激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外部经济资源以提升对外经济竞争力,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积极培育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核心竞争力,挖掘文化创意产业以提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竞争力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张利群 《学术论坛》2012,35(1):227-229
北部湾大开发风生水起,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如何在经济大开发的同时同步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如何在北部湾大开发中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如何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结合起来,这是政府、社会、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广西社会科学院吕余生等著《广西北部湾地  相似文献   

12.
陈元中 《学术论坛》2008,31(1):62-65
实现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需要该区域文化尤其是政治文化的相融,因为政治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文化生产力.克服差异、实现多国政治文化融和是促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内在要求;要在认清泛北区域多国政治文化的差异性与相容性的基础上,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建设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多样性条件下合作共赢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3.
广西北部湾文化与刘永福和冯子材爱国精神之间具有某种内在的逻辑性或一致性,刘永福和冯子材爱国精神教育在广西北部湾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应从坚持刘永福和冯子材爱国精神教育与体现刘永福和冯子材爱国精神时代性、弘扬广西北部湾传统文化、广西北部湾文化创新、优化教育方式相统一等方面实现广西北部湾文化建设与刘永福和冯子材爱国精神教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为广西的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和空前的机遇.出版业是文化的基础产业,在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广西出版业拥有独特而丰富的出版资源、多元化的地域特点、风格多样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地理位王和区位优势,广西出版以民族、地域风情特色为突破口,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广西出版业应当抓住目前的大好机遇,以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外来资本,大力引进人才,解决困扰自身发展已久的资本及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广西文化研究起步早但发展缓慢,需要从文化战略上思考广西文化研究,把区域文化研究作为广西文化研究的支撑点,并将环北部湾文化研究和"刘三姐"文化品牌研究两项文化工程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6.
廖国一  白爱萍 《学术论坛》2012,35(1):102-106
泛北部湾的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文莱等东盟国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就形成了朝贡贸易文化圈、铜鼓文化圈、方孔钱文化圈、陶瓷文化圈等多重文化圈,它们共同构成了泛北部湾历史文化圈。泛北部湾历史文化圈为当今泛北部湾的经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17.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潜在开发价值大,但社会资源相对较弱,使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因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文化产业战略选择上应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生态文化产业、海洋文化产业、民族文化产业等,着重抓好"三个结合",即把区域文化特色与引领时尚潮流相结合、区域文化资源开发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区域文化资源整合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文化建设在战略上应贯彻开放性、特色性、协调性原则,做到内外结合、虚实结合、软硬结合、古今结合,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的统一等.通过实施“八个一”工程,从而加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肖祥  赵君 《南方论刊》2011,(10):30-33
文化力作为一种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深层动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是当前我国区域推进战略的重点,文化力不仅是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也是破解该地区发展能力不足难题的推动力,同时还是实现该地区区域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协同发展的引导力。  相似文献   

20.
王国红  马瑞 《学术论坛》2012,35(4):213-216
区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北部湾文化既有历史积淀,又具备时代气息;既有农耕文明,又蕴含海洋文明;既有民族特色,又融入东盟元素,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广西高校思政课对北部湾文化的开发与利用路径有:将北部湾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将北部湾文化编入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将北部湾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