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格地说,胡适是一个学术救国论者而不是教育救国论者,但他把教育主要是大学教育与救国的关系看得最为密切——大学教育与学术的独立发展与救国本来是联系在一起的。在胡适眼里,一个国家有没有合格的大学、大学教育的成败利钝与这个国家的盛衰休戚关系直接,大学通过它对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设计、建造的独特功用担负着振兴国家义不容辞的巨大责任。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的教育救国思潮催生了教育独立意识;但教育独立思想在学潮问题上所持的参政自律态度,凸显了现代教育立足于自身的学术和文化特质独立地服务于社会的主体价值.从这个意义上看,以教育独立为前提的教育救国思想是对狭隘教育救国论的一种理论上的升华.  相似文献   

3.
张伯苓是南开教育的奠基人,他创办了南开系列学校,特别是南开大学的创办,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私立大学,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大学。他制订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校训,是他实践"教育救国"理念的鲜明体现。  相似文献   

4.
许庆如 《兰州学刊》2011,(5):164-167
在近代救亡图存的时代挑战下催生出了一批批有着深厚救国情怀的教育家。他们相继提出了技术教育救国、开发民智以救国以及更加多元的教育救国路线,并进行了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从教育家的救国情怀来重新审视教育救国思潮,可见教育救国思潮不仅有积极的历史意义,而且为当今教育家办学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吴波 《云梦学刊》2009,30(1):133-135
经历了实业教国、教育救国的挫折和反思,目睹了教育救国与农村贫困的现实反差,接受了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的洗礼,黄炎培的农村教育思想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逐步形成。在乡村改进实践中,黄炎培始终将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提出“富、政、教合一”的整体发展观,采取“划区施教育”的农村教育发展方式,强调农村教育必须因地制宜,顺应农民心理。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发展农村教育要立足农村,注重调查研究和实验,要将教育放在发展农村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杨杏佛是近代中国具有典型意义的“中间”知识精英。受时代精神与西方思想文化的激荡,其救国思想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与革命救国。杨杏佛救国思想主要具有稳定性、体系性与实践性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风雨飘摇,危机迭起。救亡图存成了每个爱国者奋斗的共同目标,救国主义成了近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英勇奋斗,设计了一个个救国救民的方案,摸索着一条条富国强民的道路。教育救国,就是这样一个曾为许多知识分子信仰并为之奋斗的救国方案,就是这样一条曾吸引许多知识分子探索的图存道路。它的主旨是通过发展教育来谋求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并认为这是最根本的、唯一有效的救国途径。黄炎培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从立志教育救国到倡行自认为“救国家救社会唯一方法”的职业教育,他整整在这条道路上摸索、奋斗了几十年。他的道路,既深刻地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真理、勇于探索、锲而不舍、不断前进的奋斗精神,又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爱国主义历程的时代特点。尽管黄炎培在这条道路上的求  相似文献   

8.
胡适教育救国思想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用主义哲学是胡适教育救国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从实用主义的思想方法出发,胡适提出了实现社会的现代化、教育是社会改良和进步的最重要的工具、培养完善的个性、个体发展应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观点,构筑了其教育救国思想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论留学生与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留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开启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风,以他们的思想言行影响了近代社会诸多方面。留学生首次将西方科学完整地移植到中国来,成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他们对科学的传播一方面有利于近代中国科学的普及,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留学生不仅在选习科目上侧重于自然科学以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而且积极致力于科学救国思想的宣传与实践。1915年中国科学社及《科学》杂志的创立,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科学救国思潮在促进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革和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历来是救国于危难及强国富民的巨大精神力量。在新世纪,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又面临了新的问题,本文对资本主义国家是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全球化对爱国主义的影响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从"革命救国"到"科学救国"--任鸿隽尽瘁于推展科学的一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剑 《学术界》2003,(6):234-243
任鸿隽的“科学救国”理念与一般仅停留于“技术救国”层面不一样 ,他将追求科学真理、进行纯学术研究作为发展中国科学的重要方略 ,看作是科学家角色之本质特征。同样 ,与当时大多数“科学救国”论者停留于“空谈”不一样 ,他一直认为进行艰苦的科学研究是发展中国科学的唯一正途 ,乃大力宣扬科学研究 ,并创办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 ,使之成为近代中国科研机构的典范。以后无论是担任大学教授、校长 ,还是就任中央研究院职务、主持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 ,他都本着为国家建设服务的理念 ,致力于中国近代科学事业的推展。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早年时试图走改良、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道路,提出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先革命,后教育”.民国伊始,孙中山便着手对教育等进行一系列的变革,民国元年的教育恢复和资产阶级教育改革,实质上都是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完成的.孙中山先生为中国民主教育的诞生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民主教育的倡导者、领导者和重要奠基人.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科学体制化的起点,表现为科学社团的产生、科学出版物的创办、科学教育的专门化和职业化及科技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形成。由于“五四”时期的思想家对“科学”作了中国式的理解,科学成为“正确”或“真理”的代名词,致使科学的生产力功能基本上没有得到释放,究其原因是科学在当时救不了国,“科学救国”让位于“革命救国”。只有争得了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科学在一国之内才具备昌明繁荣的社会条件。从“五四”时期的“科学救国”到今天的“科学兴国”,虽一字之差,但内涵殊异。“救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兴国”则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只要科技落后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科学启蒙的任务就不可能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启蒙是一个百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试论张謇的救国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上下求索。张謇这位封建科举时代的“士林魁首”,曾满怀救亡图存的爱国热忱和富民强国的宏愿壮志,艰难地探索救国之路。张謇的救国道路经过了这样的三个历程:实业救国、教育救国;领导、推动清末立宪运动;拥护民主共和。这是一条顺应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斗争不断发展的历史潮流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是经过长期酝酿和准备发展起来的。其中留法俭学会与勤工俭学会的建立及其活动,对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形成和发展关系甚大。因此,留法俭学会和勤工俭学会的形成及其指导思想颇有探究的必要。而目前史学界在这方面的论著中,提出的某些看法,如把蔡元培作为留法俭学会和勤工俭学会最主要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把留法俭学会的“根本指导思想””说成是“学习资本主义文化,仿效法兰西资产阱级共和国方案,谋求中国的社会改革和国家富强”;说这两个组织是“以蔡元培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教育路线占着主导地位”,它们给留法俭学生灌输的是“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和实业救国的思想”;给华工散播的是做有知识和技能的“上  相似文献   

16.
家庭背景、新学教育、时局和社会背景、自身刻苦铸就了向警予的早期教育救国思想.其逐渐形成了教育“取重于自动”以创未来之社会,兴办女学之教育,男女共学、平享教育的思想体系,并为之努力实践,筹款建校,奔走劝学,推陈出新,引进教员,壮大师资.这种注重教学与实际应用的教育救国思想与实践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7.
农立夫 《学术论坛》2012,35(2):206-210
中国和越南现代教育合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50~70年代,在中国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越南在中国举办多所学校;此外,中国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为越南培养大量人才,越南河内综合大学也为中国培养很多越南语人才,两国教育合作取得了令人高兴的成绩,在中国培养的越南学生毕业回国后成为越南抗法、抗美救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骨干。中越关系正常化后,两国的教育合作形式多样,内容更加丰富。中国和越南现代教育合作成为中越友谊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8.
培养具有“公”、“能”意识的救国人才,既是张伯苓“教育救国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其从事教育事业数十年的根本目标之所在。其教育行政管理思想,也于此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张伯苓校长的某些教育行政管理思想及其实践,仍然对当前中国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谭萍  龚微 《船山学刊》2009,(3):42-44
熊希龄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教育家。他秉承实业救国的办学思想,创办各类实业学堂.开展突破传统的实践教学;学堂的筹建、运行和教学管理,科学有效,代表了当时先进的管理水平:熊希龄对教育和慈善事业舍身敬业,为令人典范。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也给现代教育留下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20.
北宋太学生救国运动可以说是中国后世学生运动的始作俑者。历来学者曾有评述,但欠缺深入研究。本文从太学制度、太学于官学中角色的变迁、太学师资与太学救国运动的关系入手,探讨北宋太学救国运动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