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止贡噶举是噶举派中最为兴盛的支派之一,止贡万户曾在元代西藏历史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在元代诸万户中,止贡万户是与帕竹万户、蔡巴万户并驾齐驱的三个最强大的万户之一。元代前期,止贡万户曾联络西蒙古,与忽必烈支持的萨迦地方政权抗争;元代后期,止贡万户则与逐渐崛起的帕竹万户连年构兵。止贡万户长一职的担任者“贡巴”(sgom-pa),在元代西藏历史上非常活跃。 “贡巴”,全称“本萨贡巴”(dpon-sa-sgom-pa),又称“贡钦”(sgom-chen),是秉承止贡座主旨意、掌管止贡地区行政事务的最高官员,性质与萨迦本钦类似。“贡巴”一职早在西藏分裂割据时期即已出现,元朝在西藏设立止贡万户后,它又是历任  相似文献   

2.
帕木竹巴政权的前身—帕木竹巴万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元代十三万户的研究,泛泛而谈者有余,具体深入地对诸万户进行分析研究则略显不足。本文正是为了弥补这不足,对帕木竹巴万户进行一番探讨研究。帕木竹巴政权是从帕木竹巴万户发展而来的,帕木竹巴政权建立后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制度,就有不少滥觞于帕木竹巴万户时期。因此深入研究帕木竹巴政权,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藏汉文史料,对元代西藏地方势力的内部政教组织结构作了探讨。认为,元代西藏地方的行政组织,在用人方面具有僧俗并用的性质,理事亦皆军民通摄,独具特色。虽然政教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却并非含混不清。就表面言,萨斯迦是政教合一,其余各势力则为政教结合,政教两者各有其主、各司其职,自为系统。就内涵言,萨斯迦教主受皇帝任命,得以参与地方事务的决策,地位特殊;其余各派教主要参政,需兼任行政长官─万户长,成为喇本(bladpon),否则无权决定本地方势力之军政大事。在元代西藏地方,真正发挥行政职能的行政系统只有一个,这就是归宣政院辖下、乌思藏宣慰司直接管理的万户,及其下设的千户、百户和什户等各级组织。  相似文献   

4.
一、序言对于征服王朝——元朝来说,少数蒙古人不得不统治绝对多数的汉族人。据元代某项统计,与移居中原的40万户蒙古人相比,汉族人总数约有1300万户,人口为5880万。所谓的吸收理论认为,处于低文化阶段的蒙古人也和其他征服王朝一样,毫无例外地被发达的汉文化所压倒,为汉族所“同化”和“吸收”。对此,羽田亨却认为,元朝统治中原时,作为施政方针,始终坚持蒙古语言文字,抑制了汉语汉文;在各官府,任命蒙古人为正职等,在政治上、社会上对汉人区别对待。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各个方面要贯彻蒙古至上主义,这一点是不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觉沃介氏世系史》等相关藏文文献为基础,结合实地考察资料,对夏鲁寺的创建与早期经营、元代介氏与萨迦昆氏家族联姻、元朝中央与萨迦地方政权对夏鲁寺的赏赐与格外礼遇、夏鲁万户对夏鲁寺的四次维修扩建、夏鲁寺学修及其教法传承等问题加以阐述;文章认为,通过夏鲁万户长扎巴坚赞父子对夏鲁寺进行大规模扩建修缮,夏鲁寺元代汉藏合璧建筑与多元风格壁画的修造与绘制,佛学大师布顿·仁钦珠建立讲经院、创立教派、设计壁画内容等一系列举措,为夏鲁寺宗教、文化、艺术的繁荣奠定基础。同时,夏鲁寺寺院建筑风格的形成、佛教文化弘传的特点、寺院管理机制的成型,也反映出西藏地方与包括祖国内地在内各地、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6.
《太平金镜策》为元代赵天麟所撰,共分八卷。赵天麟为东平(今属山东)人,博学能文。元世祖至元末年曾上书建言为政事宜,前后累数万言,编为此书。该书所论范围广泛,包括田制、农桑、赋役、户计、义仓、冗官、服章、祭祀、军事等方面,可资研究元代各种制度参考。传世有元刊本,明永乐十二年(1414)杨士奇等编《历代名臣奏议》收录此书,散见于有关各门。  相似文献   

7.
直贡噶举派和直贡万户在西藏中世纪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元代,萨迦派虽然依靠八思巴与忽必烈的特殊关系,在元朝的支持下,建立了萨迦派领导的西藏地方政权,但是,萨迦派的宗教影响及政治控制,并没有能够遍及全藏。元初在卫藏建立十三万户,萨迦实际能控制者仅为夏鲁、曲弥、拉堆洛、拉堆绛四个万户,即今年楚河流域到昂  相似文献   

8.
元代海南"黎兵万户府"始置年代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勃 《民族研究》2004,(2):56-62
元代在海南岛设立"黎兵万户府",作为全岛最高军事机构.但其始置年代,因<元史>及现存诸旧志皆无明确记载,以致众说纷纭或说元统二年(1334),或说至元三十年(1293),或说至元二十八年.现依据大量史实深入考证,认为其始置年代,应当在元世祖至元十五年之后、至元二十四年之前.  相似文献   

9.
达延汗统一东蒙古(鞑靼)各部后,将其划分为六个万户,土默特万户便是其中之一.对于土默特万户的部落构成情况国内外学者作过许多论述.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仍无定论.笔者企望通过本文对此再作一些探索,并将其驻地作一粗略描述.在进入正题之前,有两点需要先加以说明:一、本文所涉及的土默特万户的部落构成及各部驻地范围以俺答汗及其以后一段时期为限;二、从嘉靖年间后期开始,出于政治,军事和宗教等原因,俺答汗及其子孙曾先后派人前往西海(青海)地区并有部分人留驻在那里,关于这部分人的情况,容另文论述.  相似文献   

10.
元世祖后裔、镇南王子孙──山东鄄城元代蒙古人后裔苏氏历史研究苏德彪山东省郸城县梁屯乡苏老家村,有330多户居民,1300多口人。他们绝大多数姓苏。苏氏人家都清楚地知道他们自己是元代蒙古人的后裔。按当地的传说,苏氏家族的始祖是元末的义王和尚。义王和尚是...  相似文献   

11.
贯云石,又名小云石海涯,号酸斋,元代著名散曲家、诗人、书法家,维吾尔族,祖籍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县)。贯云石幼时“神采秀异”,“善骑射、工马槊”,有维吾尔族气质;又“折节读书,目五行下”,受汉族文化熏陶。他年轻时,承袭父爵任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镇守永州。他治理军队很严格,表现出优秀的军事才能,但又不愿被军务束缚,过了几年,就将军职让给了弟弟忽都海牙。  相似文献   

12.
元代广西的土官制度是继唐宋的羁磨制度发展而来的,也是明清时期广西土官制度的发端。元代广西土官制度是处于继往开来的地位,研究广西土官制度就不能不研究元代的,否则,对广西土官制度发展全貌就无法得到充分的了解。早在蒙古贵族军事力量统一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前的南宋开庆元年,蒙古将领乌兰哈达曾经率领三千骑兵和“蛮僰万人”,在攻占云南后又沿滇桂边境进入广西,攻下了  相似文献   

13.
藏传佛教对元代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般认为 ,藏传佛教对于元代政治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 ,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是促进蒙藏联盟 ;一是促进藏族地区纳入元朝中央治下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与此同时 ,由于有元一代对藏传佛教崇奉有加 ,使之处于惟我独尊之特殊地位 ,从而不但对元代政治产生的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而且对元代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作用 ,使元代国力日渐衰落。政治方面 ,我们已有他文叙述。本文根据有关史料 ,专述藏传佛教对元代经济领域的诸多负面影响 ,使我们在认识藏传佛教在元代历史上的功与过的多一个观察和了解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正> 1994年来,吉首市实施营造工业小区、带动乡镇企业发展战略取得了初步成效。3个工业小区乡镇均进入全州4个亿元乡镇和10强乡镇之列,8家企业进入全州20强企业;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993年的22511万元上升到1995年的43357万元,预计1996年将达到55000万元;乡镇企业总数由3592户发展到5008户,从业人员16881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9%;年产值逾百万元的企业有25户,其中16户过500万元,8户超1000万元;1995年,农村个体私营户4808  相似文献   

15.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元代书院在元朝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保护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书院的发展过程中,元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书院的控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由各级官府为书院委任山长、任命和提升书院大小官员、官方控制书院经费的使用,最终使书院官学化,并在教学中以传播程朱理学为宗旨。此外,元代书院在发展过程中,理学逐渐北移、民间创办书院以及蒙古族官吏建立书院等,这些都是元代书院有别于宋、明两代书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元代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宗教对元代假宁制度产生重要影响。佛教、道教的许多宗教节日都成为元代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取代了传统民俗节日构成元代法定假日的主体,一方面覆盖了唐宋以来的固定工休假日旬假制,淡化了假宁制度以官吏为调节主体的性质,削弱了假宁制度调节国家机关作息时间,提高官吏工作效率的功能,使元代假宁制度成为中国古代假宁制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元代统治者在学习吸收汉文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元代,由于主要的创作群体"文人士大夫"的特殊境遇,使他们在"以画寄情"的过程中,以高逸为尚,强调脱俗的境界.尤其是以"元四家"为首的元代绘画,在重视抒发个性感受的同时,更强调以意境入画,真正把中国山水画提炼到一个纯粹意境化的审美高度,使"逸气"成为元代山水画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杨青 《民族研究》2004,(1):102-104
高丽贡女制度是元代特殊的文化现象 ,是高丽王国以一种制度化的形式大量向元帝国献纳本国女子供通婚或役使的国家行为 ,是元代统治者强权政治、实施民族压迫的一种手段。由于资料匮乏 ,此前国内没有学者做过专门研究 ,更未见一篇论文 ;就是朝、韩学者也很少谈及。2 0 0 3年 8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喜蕾博士的专著《元代高丽贡女制度研究》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该书钩沉历史 ,发凡疏证 ,在学术探讨和研究方法上都有独特的价值。在学术探讨方面 :第一 ,该书综合分析了元代初期的社会历史 ,还原了大批高丽贡女出现及高丽贡女制度产生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9.
一、原桑日谿卡的自然地理原桑日谿卡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桑日县桑日乡,其管辖范围大致与现今桑日乡的行政区划相符,面积约有八百多平方公里。二、桑日谿卡的由来及管理从十八世纪初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桑日谿卡一直由桑颇家族管理。远古时代,藏族的先民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到了吐蕃时期,这里已成了吐蕃王朝的腹心地带。元代萨迦统治时,这里是帕木竹巴万户的辖地。及至元末明初,帕木竹巴统治者又把这块地区划归沃卡宗管辖。这块地区只是作为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亚谿桑珠颇章之后,才形成了桑日谿卡的建制。  相似文献   

20.
元代回回教育特征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元代多民族教育中 ,东迁回回人同时接受两种教育 ,即回回文化教育和汉文化教育。前者以学习回回自身传统文化为主 ,它是培养元朝所需回回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是元代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 ;后者则以学习、研读、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主 ,是随着元代回回人的聚合及汉语言文字的普遍使用而接受的重要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