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0万以下的民族有22个,它们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人口较少民族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小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我们的祖先把追求"小康"、"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邓小平借用"小康"这个概念,在现代化大潮中,赋予了它新的内容,使它成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新的概念.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这个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先后提出了小康、小康社会、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在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报告中,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我们党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民族地区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区域 ,而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加快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即缩小人均GDP、人类发展、城乡发展以及知识、教育、信息、交通、服务业、城市化等社会发展差距 ,以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末中国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种小康主要是物质生活水平的小康,是大部分中国人的小康。21世纪中国将要建设的是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协调发展的全面的、健康的、和谐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全中国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产业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也是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养老保险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和发展民族地区养老保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建立和发展民族地区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民族地区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建立和发展民族地区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今的发达国家都经历过由初级小康向全面小康的发展过程,而我国小康的这一转型过程是在区域环境差异极大和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中进行的,这就注定了我国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中国自己的突出特色,即要与消除区域性贫困联系在一起,建设全面小康和消除区域贫困成为现阶段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具有其结构的消长性、演进的阶段性、分布的区域性.以湖南省为例,区域性贫困的致贫因子大凡有5种类型,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以消除贫困县为指标之一,2050年前要以消除贫困乡为指标之一,具体举措有转变观念、环境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等多种.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已经确定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章对民族教育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新时期民族教育的发展以及民族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矛盾做了一些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实现共同的理想、目标的精神支柱。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与四川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等原因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制约。其中 ,城镇化水平的滞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 ,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四川民族地区全面小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民族关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民族利益、民族权利、民族发展来看,由于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在逐步加大,我国民族"事实上不平等"的趋势还在加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是要从民族关系问题的核心入手,缩小西部少数民族与东部地区存在着的经济发展差距、人类发展差距和知识发展差距。另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民族之间必然会逐步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切实改变民族关系,消除民族间因为文化差异不同所造成的偏见和歧视。而民族关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是一种互动关系,民族关系从地位、本质、功能以及有利于多元文化融合发挥其文化功能的角度来看,又将会起到反作用,以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实现共同的理想、目标的精神支柱。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谋幸福、重塑大国尊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不止。它产生于青年毛泽东立下的远大志向,即改变中国一盘散沙、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况,为全天下痛苦的人免除苦难,谋幸福;形成于毛泽东为民族复兴所进行的艰辛的理论探索过程中;体现在毛泽东一生的奋斗、功业、著作和文章中。毛泽东精神不仅仅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他为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内容.溶入每一位渴望民族复兴的中国人的血脉中,激励着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民族事务是关系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事务。在世界范围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执政党肩负着13.7亿人口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重任。同时,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面对着消除民族问题"历史遗产"的复杂形势、面对着解决民族问题现实因素的繁重任务。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际相结合,确立和实行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定了一整套以制度、法律、政策构成的,立足于真正平等基础上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的民族政策体系,有力地维护了各民族人民的平等权利,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切实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坚持和完善这套民族政策体系,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必须高度重视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民族复兴"的历史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四个方面:一是继往开来的历史视野与文化情怀;二是团结统一的整体观念与价值诉求;三是后来居上的顽强意志与宏大抱负;四是再作贡献的民族自信与世界胸怀。"民族复兴"的当代意蕴主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的根本道路;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复兴的根本领导力量;和平发展是民族复兴的根本方式;改革开放是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与关键抉择。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者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追溯了民族认同的源起,详细解析了"民族"、"认同"、"民族认同"的概念,提出了认同过程的逻辑假设,即从少数民族的族群认同到中华民族整体认同,阐述了民族认同的条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素,探讨了民族认同及其教育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这对当前多民族国家的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直是中国人民的夙虑.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民族复兴“中国梦”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华民族最大的梦想。二者处在相同的历史坐标位、拥有相似的道路指向和内涵。曾经指引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之梦的西柏坡精神,可助力民族复兴“中国梦”尽快进入普通民众的视域并成为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19.
大同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理想社会观,也是一种最高层次社会理想的政治设计。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以实现中华民族"大同"、"小康"之社会理想,其间经历了艰难的探索。邓小平在1979年首次提出"小康"奋斗目标后,具体阐述了小康社会的内涵,描绘出了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从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小康社会思想体系。他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高度,揭示出小康社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发展的不可逾越性,在经济建设上找到了实现大同的正确途径,以其独特的"共同富裕"使中国数千年来的大同理想有了实现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百年夙愿。实现中国梦,必须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新形势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实施的系列治国理政方略赢得了全党全国人民高度赞誉和衷心拥护,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流态势有利于实现中国梦,但意识形态工作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阻碍了中国梦的实现。为了顺利实现中国梦,必须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时代主旋律,筑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