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女儿是我的亲人,他是女儿的亲人,所以他就是我亲人的亲人,这样的关系,之前,我却从来没有梳理清晰过……  相似文献   

2.
手机铃声突然狂响,我被吓了一跳,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了心头。上午十点半,正是大家埋头工作的时候,我很少在这个时间段接到电话。昨天晚上刚刚和女儿沟通过我要再婚的事情,而沟通显然并不成功。早展出门的时候,女儿闷在卫生间里不答理我。走下楼去,心里终究是心神不宁,于是叫母亲过来陪陪女儿。  相似文献   

3.
那是感恩节的前一天——孩子们的父亲在几个月前离开了我们,这将是我和三个孩子在没有他们父亲陪伴下度过的第一个感恩节。现在两个大的孩子患了重感冒,而且医生还要求最大的那个孩子必须卧床休息一周。  相似文献   

4.
正我最近在练车,教练是一个中年胖子,有那么一点点凶,不过也能理解,毕竟教了那么多年的车,每周都要带什么都不懂的新生,再好的脾气都会用尽。我向来安静,学车的时候只是老老实实地待在车上不多讲话,从不和人聊起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那一天我上车的时候,教练突然对我说"听说你是个作家?""啊——"我一脸的茫然,"你怎么知道?""你有个同事也在我这里学车,和我  相似文献   

5.
丹青 《新少年》2009,(6):42-43
甲 动脑筋,急转弯,奇思妙想,幽默搞笑。 乙 能让同学们开开心心,变得更聪明。 甲 出一道题,您能答上来吗? 乙 考我?咱是鸭子喊伴儿——呱呱叫!  相似文献   

6.
亮点导读下笔惊人生悬念,收束含情意无穷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年,选择父亲竟然是为了报复。开篇一段话,便令读者目瞪口呆。文章用扣人心弦的悬念,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相信文章所蕴涵的那份真挚、深沉的情感,能够打动每一位善良的读者。  相似文献   

7.
余玮  施枫 《社区》2012,(20):52-53
在你即将进入十八岁、即将步入成人社会的时候,我和你妈应学校的要求给你写信。其实,即使学校不举行成人仪式。我们也想在你上大学离家前给你写封信.作为永久的纪念。  相似文献   

8.
你是我的王     
起初,人们叫他三少爷。后来是三爷。再后来,段三儿。再再后来,段老。只有她,对他的称呼一辈子都没有变:哎——也算是世家了。父亲是济南名士,书中念出了黄金屋和千钟粟,在大明湖畔住一幢三进出的宅子,后花园是三面桃梨半院泉水,粉粉白白从  相似文献   

9.
我的生活重心就是对付她曾经,在这个世界上我最恨的人,便是她,林丽玲。1992年,我9岁那年的中秋节,月亮又大又圆,母亲吃了她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月饼,当夜便选择了安静地离开人世,成全了她的男人、我的父亲的移情别恋,而林丽玲,就是那个第三者。一年之后,父亲娶了她。她  相似文献   

10.
那时候她正不堪,父亲去世,事业受挫,婚姻破裂,人生的不幸赶着趟儿朝她砸过来。她心力交瘁,整个世界在她眼里尽失颜色。每天晚上,一个人走向冰冷的家,她的腿沉得迈不动步,有好几次,她都差点儿从楼梯上滚下来。  相似文献   

11.
那时候,我一直对苏芽耿耿于怀!当初,妈妈病重的时候,在我们一家人莫大的痛苦面前,她冷静得近乎冷漠。她摸着我乱糟糟的头发说,要是妈妈不在了,给我当女儿吧。  相似文献   

12.
隋晓方  红树 《新天地》2012,(10):38-39
一1961年,我10个月时,父亲去世了。母亲爱极了父亲,父亲离世后,母亲就精神失常了。5岁时,母亲精神状态好转了,我才从幼儿园阿姨身边回到母亲身边,直到那时我才知道,我还有一个母亲,她叫郑启梅。母亲是个工作狂,那时,母亲在大连市妇联做宣传工作,没日没夜地下乡,很少管我和大我3岁  相似文献   

13.
安琪 《北京纪事》2014,(4):63-65
正施凯文现在付出所有精力所做的一件事,就是让他创建的Jing.fm网站尽快走上正轨。这个网站提供的服务是为用户找音乐,如果你不知道歌名,不知道演唱者是谁,甚至不知道你想听什么歌,只要能描述出你想要的感觉,比如"忧伤、失恋、老歌、清晨……"它就能为你找出歌来供你选择。施凯文这样描述他想  相似文献   

14.
正我的父亲是一名警察,他在我心中的形象一直就是严肃,甚至"可怕"。他在家里总是摆出很强势的样子,好像家里所有人都要听从他。青春叛逆时期的我,总是和他对着干,对于他说的话,我一句都听不进去,三天两头就和他大吵一架。现在,我渐渐长大了,离开家,到外地求学,经历了很多事,我开始  相似文献   

15.
正一薯片和牛肉干是儿子所喜欢的,百吃不厌,经常藏起来,或抱在怀里。我跟他说,分享是件快乐的事情。他问:"什么是分享?"我说:"就是把喜欢的食物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吃。"他说:"我喜欢自个儿吃。"我又给他讲了很多道理,他依然不改。  相似文献   

16.
媛媛 《今日南国》2006,(11):57-59
见义勇为获姻缘智海是广西都安县人,1989年5月的一天,27岁的他开车帮一个姓马的朋友外出送货,送完货回来,路过广西天峨县向阳镇时,适逢当地山洪暴发,到处是水,为了安全,潘智海把车速放得很慢。经过一条叫红水河的大河时,忽然听到河里有人在喊救命,潘智海赶紧把车停在路边,跳下车冲到岸边,看到一个穿黑衣的女孩抱着根木头在河里一起一伏地上下颠簸,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来不及多想,潘智海当即跳下河游到她的身边,拉着她拼命向岸边游去。然而,没等游到岸边,一个巨大的浪头打来,他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醒来时,潘智海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  相似文献   

17.
母亲打来电话,说父亲得了老年痴呆症,让我回去一趟。对父亲,我是淡漠的,他从部队转业后,安置在外地的一家工厂,一年到头难得回来一次。苦的,累的,一直都是母亲。我辗转赶到家的时候,窗外  相似文献   

18.
张秀荣 《社区》2013,(13):29-29
我到宝源南居委会任综治管理员以后.处理了一件看似简单却又很棘手的事情。儿女都不在身边的李奶奶一直和老伴生活在一起.去年,老伴过世后,她便隔三岔五地跑到居委会来诉苦,讲到伤心处,情绪异常激动。为了帮助李奶奶,社区工作人员经常对她进行钱物上的帮助。今年年初,居委会王碧主任还做通了李奶奶的思想工作.让李奶奶搬到儿子家居住。  相似文献   

19.
蒋濮赴日后创作的第一部小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既裹挟着"文革"记忆,又融汇了日本想象,标志着其创作的过渡转型,同时也预示着20世纪90年代日华文学创作重心向内转的趋势.小说以主人公的"文革"经历作为背景,采用双线交替叙事的手法,打破了传统的线性结构.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情节的推进过程中,蒋濮别具匠心地建构了现代化的"酒吧空间",它既充斥着物欲利益、肉体狂欢,又蕴藏着两性矛盾乃至文化冲突.借助"酒吧空间"的双城位移(从上海到东京),可以更为深刻地揭示出琳琳和亚非面对现代欲望从狂热追逐到悄然梦碎的心理变化,蛰伏底层与无从皈依是他们逃离之后各自所呈现的精神症候.  相似文献   

20.
唐梅 《新天地》2011,(7):43-43
谁曾应许,一生不撇下我 每段窄路,谁陪我走过 谁还领我,于蓝天上自由飞翔! ——摘自学生日记 一生不撇下我 镜头一:周二晚上,学生小琼突然晕倒在地,全身不停地发抖。班主任急忙找车把小琼送到医院,医生诊断后,又是打针又是输液。等挂上吊针后,班主任拨通了小琼家的电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