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的姓氏汉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 ,即赐姓和改姓。赐姓主要有赐国姓和民姓两种 ,而改姓的情况则比较复杂。不论是赐姓还是改姓原因都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2.
辽朝赐汉人国姓者共9人,分别为韩德让、陈昭衮、王继忠、李仲禧、刘霂、王观、杨兴工、张孝杰、李俨。前3人为圣宗所赐,后6人为道宗所赐。因韩德让的后代与李仲禧之子李俨都有国姓,故大多学者认为辽朝赐姓同中原王朝一样,均是赐姓一人,延泽后世。韩德让因与萧绰关系特殊,赐国姓、出宫籍、隶籍四帐皇族中季父房,身份地位发生改变,故其后代可以继承国姓,而余下8人赐姓仅涉及个人,李俨的赐姓乃是《辽史》漏载。  相似文献   

3.
论三代国家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商周三代的国家形态不同于秦汉以后的王朝模式,是由许许多多的“邦”组成的。王是天下的共主,所谓庶邦(万邦)是王的臣属,但王也有自己的邦(所谓“大邦”)。庶邦既包括远古演化而来的原生形态的氏族小邦,也包括通过“封建”而产生的次生形态的邦(封国),可能还包括若干少数族的部落。一个邦往往以一个大邑为中心,包有一定范围的田土,这种大邑显然是一个邦的重心所在。邦的规模以小国寡民型为主。周代的邦国都有姓,“邦姓”反映了小邦由氏族演化而来的事实,邦的血缘(父系)团体色彩仍很浓厚。“邦”与“族”(宗族)、“家”是合一的,邦的统治者往往就是大家族的族长(即宗子,亦即宗族首领)。而西周通过分封产生的邦,与那些由氏族演化而来的原生态的邦国不同,地缘的色彩更浓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小邦通过兼并扩张,其地缘政治实体的性质也就更突出了。  相似文献   

4.
<正> 现在湘西的苗族多属吴、龙、廖、石、麻;田、杨、贺、包、唐;熊、龚、李、向、阳;张、童、谢、罗、秧;符、陈、满、秦、姚;席、易、余、潘、章等四十八姓组成。其实这些“姓”都是历代王朝给苗族人民的赐姓,而不是他们的原姓。这些赐汉字姓大概起源于秦,直到雍正十三年以后,苗族人民才全部有赐汉字姓。现在湘西苗族还有一部分群众保持自己的苗姓;一部分被同化较早的已失去了自己的苗姓。其中吴、龙、廖、石、麻、田、杨、熊、隆、唐还保留自己的苗姓,同一亩姓的一般不开亲。至于赐的汉字姓,也可以作他们的族谱。苗族人民的苗姓分有尊称和谦称,  相似文献   

5.
郑和(公元1371~1435年),十五世纪初期我国伟大的航海家。世称“三宝太监”。本姓马,回族,云南昆阳州(今云南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人。因跟随明成祖朱棣起兵“靖难”有功,被赐姓郑。晋封为内官监太监。  相似文献   

6.
姓氏探源     
古人的姓氏甚为复杂,对阅读文史典籍特别是先秦文史典籍带来很多烦难,了解古代姓氏的情况,具备一些姓氏知识,这对于我们阅读古代文史典籍无疑是有好处的.近、当代有些学者、教授把研究氏族问题看作是研究我国历史特别是先秦史的一把钥匙,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姓氏产生于原始社会.姓是母系社会用以表明家族系统的称号.《说文解字》中“姓”字从“女”、从“生”.在母系为中心的社会里,人们只“知母不知父.”(《吕氏春秋·持君》)子女都继承母姓.上古的姓多是从“女”旁.如:姚(唐、虞)、姒(夏禹)、姬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人物的姓氏,如有熊氏、牛蟜氏、青云氏等,都是氏族的名称,由某一群人(氏族、家族)共用的名演化为个人独用的姓。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图腾”),如熊、牛、云等,这些标志以后就演化为姓。古代称呼人还往往冠以地名  相似文献   

8.
<正> 安徽英族是西汉时英布的后裔。英布封于六(今安徽六安),为准南王。英是氏,本姓偃,英氏是偃姓的一个分支。据《史记·黥布列传》记载:“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索隐》说:“布本姓英。英,国名也,咎繇之后。”《国语》:“晋有英成僖子。”《通志·氏族略》说:“英,偃姓,皋陶之后,以国为氏。汉有英布,为九江王,望出晋陵。”又说:“六氏,偃姓,皋陶之后,文(公)五年楚灭之。今庐江故六城是也。子孙以国为氏。”可见英是皋陶之后,本姓偃,后来以国为氏,便称英氏了。又因为英布年少时以罪被黥,遂以黥氏。《通志·氏族略》说:“以凶德为氏,黥,偃姓,皋陶之后,淮南王英布,遂为黥氏。”《史记·索隐》说:“又《春秋传》六与蓼,咎繇之后,或封于英、六,盖英后改为蓼也。”宋邵思纂《姓解》:“英布,因黥  相似文献   

9.
春秋时期的宋国之国姓相传为子姓,其得姓史书上溯到商之始祖契因佐禹治水有功而为舜赐姓子.在梳理宋国得姓之脉络的基础上,得出宋之子姓与契无关,而与殷商武丁王的一位杰出妃子妇好有关,妇好建立了子族的结论,宋国大概是妇好的后裔.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探讨《尚书·尧典》中所记载的舜“陟方乃死”为中心,反思了徐旭生与杨宽两位先生所提出的研究中国传说时代之历史的方法,对先秦文献资料中关于舜崩之事的记载作了详细考辨。初步结论是,舜氏族在禹氏族兴起之后逐渐衰落而南迁,舜氏族在北方最后一位有较大影响力的领袖在南迁后卒葬于南方,其卒葬地很可能就在苍梧、九嶷地区,但已不可确考;而由于南北相隔千里之遥,造成了北方对此卒葬地传说的种种模糊和矛盾。  相似文献   

11.
评《周代分封制度研究》近些年来先秦史研究出现了可喜现象,有不少专题性研究著作相继刊行间世。葛志毅先生所著《周代分封制度研究八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一书即是其中一部力作。周代分封问题可以说是个“老”、“大”、“难”问题。说它“老”是因为自周代...  相似文献   

12.
姓氏是人类由原始公社制社会进展到氏族社会的新产物,它标志着中国进入文明的新曙光。上古时候,人类为了抵抗自然灾害和凶恶的猛兽,获取食物,以求生存下去,不得不联合邻近的人群居,进行集体劳动,并创造了一些粗简的石器用具。随着捕获物的增加,生活经验的积累,在劳动团体中开始了自发性的分工,妇女们为了抚育好小孩及主管储藏物质,就形成了以女性为中心的氏族集团。而男人因偏重于渔猎,就进一步发明创造了弓箭和陶器,从而巩固了氏族制度,扩大了氏族集团。由于氏族集团的不断增加,这个氏族集团与那个氏族集团之间的频繁交往,就逐渐形成了繁杂的人际关系,要保持和促进这种人际关系的进展,就需要创造一些符号标记和象形文字,才能表达原始社会人们的意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曾经把弓箭在打猎上的使用和陶器的制作,看作是原始社会及其文化发展阶段的特征。以妇女为主体的母系氏族制度的形成,使人类初步知道了血统亲缘关系,于是就出现了集体供奉的“姓”来代表一个氏族集团。“姓”的出现,有  相似文献   

13.
史姓两家     
“史”出仓颉、尹佚中国姓氏形成原由复杂,而“史”姓一看字面,就知道是来源手职官名称。像其他很多姓氏宗谱里记载的一样,顺着自家的脉络追述上去,得姓始祖都会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不管是神话的还是历史的,“史”姓始祖追述上去是神话时期造字的仓颉和周代的太史尹佚。仓颉是黄帝时的史官,人称史皇氏。他生有四只眼睛,善于观察,见人们用结绳记事繁琐,便发明了文字,在其创制出文字的当夜,鬼神为之哭泣。因仓颉造字有功,其后代便以其官职为氏,称“史”姓,自此,天下方有“史”姓。  相似文献   

14.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考的重要问题。商周之际,为了解释周代商政权的合法性,产生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周公提出了“以德配天”的重要思想,开启了神权政治观向道德政治观的转变。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奴隶制的瓦解,“公室衰微”.人的主体地位上升,“以德配天”思想被诸子发展为“以人为本”的政治观和系统的民本思想,从而使中国政治文化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研究先秦政治伦理,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静怡 《华人时刊》2010,(1):92-93
古人说:“赐子干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中国人历来重视起名。作为一个符号的姓与名,往往带有时代的信息,铭刻着文化观念,留下了家族血统的烙印,凝聚着父母对孩子的深情厚意和殷切期望,凝聚着不同的理想抱负、情趣、爱好与目标追求,它对人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姓以国为姓。徐姓氏族原是岛夷族,崇拜鸟图腾。西周穆王时徐偃王因施仁政、不修武备而失国,逃战到舟山群岛。舟山至今仍有不少有关徐偃王的文物、史迹与传说。  相似文献   

17.
先秦幸福思想主要蕴含于先秦时期的考古资料及文献中.鬼神赐福的观念在商代王权政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商王维持政权的重要工具.周代是由神性幸福向理性幸福的过渡阶段,周代主张在“敬天”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动性,推行“保民”等民本主义的伦理政治以实现德性幸福.春秋战国的儒墨道法则提出了道义至上型、奉献利他型、超迈自得型等实现个人幸福和国家幸福的主张.先秦幸福思想奠定了后世幸福观的基础,为当代人树立积极健康的幸福观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先秦时期,“礼让”还没有成为一个词或习用短语,《里仁》篇出现的两例“礼让”为先秦儒家文献所仅见。从北宋邢昺到现代主要注本类似“用礼让来治理国家”的阐释,均脱离先秦汉语实际,也偏离了孔子原意。《颜渊》篇“子贡问政”章的“去食”,依上下语境的对应关系以及周初制度、儒家主张,应指官府免除赋税、国家停征储备粮食。儒家强调以德治国、以礼治国、低税率经济制度等,虽然是以恢复周初“礼制”为路径,缺乏因时而变的勇气,尤其是过度强调“礼”的仪式化,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但在春秋战国时期仍然是最具民本思想的政治选择,具有时代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9.
考古学、民俗学、文化学和古文献充分证明了“尚老崇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原始氏族中,“尚老”来自同一血统关系的血亲情感和长辈对晚辈的经验上的言传身教,并因此而被神化,带有原始信仰色彩;“崇祖”是人类以自身为崇拜对象的时代的开始,其最初偶象是寿长功多的酋长;“尚老崇祖”到了文明时代终于走上丁制度化,礼仪化的发展道路,规定和影响丁中国伦理型文化的基本格局和中国人的基本思维定势;古代中国之成为宗法社会,其深层原因就在于源自原始氏族的“尚老崇祖”的发展和渗透。  相似文献   

20.
先秦时代姓、氏、名有极其明确的分工,此时并不是人人都有姓、氏,自西汉以来,姓、氏才混而为一,人名最迟至夏、商时代就已出现。先秦贵族命名有一套完整的礼仪和原则。《左传》等文献提供的命名类型有:因梦而命名;因生时特征而命名;因被遗弃而命名;因灵异而命名;因与其父同日生而命名;因战争而命名;因占卜而命名;因国君念其祖功绩,免杀而命名;因生时馈送物品而命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