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小凡 《东岳论丛》2012,33(5):176-179
西方的自然法思想历经曲折但经久不衰,在西方法律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对于法治社会的建设起了重要作用.而我国历史传统中一直缺乏真正意义的自然法思想,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法治观念.本文概述了自然法思想及其在西方法律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自然法精神在法治中的体现,分析我国传统法观念中自然法思想的缺失及自然法蕴涵的理念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施向峰 《南方论刊》2007,(11):41-44
以逻格斯为嚆矢的西方自然法哲学虽有久远的历史源头,却并不存在具有内在观念一致的理论发展脉络;毋宁说,仅存在不同范式与类型的自然法哲学,而自然法哲学史则仅存在于"字面"而非观念上。西方哲学由自然哲学、经客观理性主义的目的论哲学、直至主观理性主义的唯名论哲学的嬗变过程,直接导致了西方自然法哲学经由逻格斯、自然律令与自然权利的三次转向进而形成了自然法哲学的三种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3.
西方人权观的文化释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视角去解读西方人权观的基本要素,可以解释西方近代人权观念为什么是以抽象意义的人为基础,为什么将人的生命、自由、财产等设定为自然权利,为什么坚持个人中心主义和国家工具主义观念的问题。通过对古希腊罗马时期个人权利价值取向的萌芽、自由观念的孕育、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思想以及近代自然权利学说和社会契约论等方面的探讨,可以认为西方人权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是西方对人的自身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是西方有关人的各种价值理念等长期历史积淀和传承的过程。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时期提出的各种人权主张及其作出的相关制度设计是西方文化所蕴涵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体现,标志着西方近代人权观念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社会契约观念源远流长,近代西方社会契约思想家们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系列篇章。从霍布斯到洛克,从卢梭到康德,他们以自然状态、自然权利、自然法为逻辑起点,演绎出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有限政府、宪法至上等理论,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及现代民主制度的构建提供了民主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5.
奥古斯丁以历史哲学的诠释方式,完成了自然法的神学转向,把自然法彻底神圣化了.阿奎那通过重新阐释亚里士多德哲学,恢复了古代自然法的概念,并把它与宗教自然法结合起来,建构全新的神学体系.奥古斯丁和阿奎那的自然法理论是自然法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联系古代的自然法理论与近代理性主义自然法的桥梁.这些自然法思想对近代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6.
"古典自然法学"在中国法学中一直是一个暧昧不明的范畴.海因里希·罗门的<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出版)是关于古典自然法传统的重要著作,它第一次将形而上学的古典自然法同唯理主义的近代自然法传统区分开来,认为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以形而上学为基础.罗门认为摒弃形而上学传统的近代自然法最终导致了实证主义的胜利,而极权主义的出现是实证主义发挥到极致的产物,唯有复兴古典的自然法传统、回归形而上学的思考,才可能对抗极权主义.  相似文献   

7.
自然法作为一种价值判断体系的法律哲学,理性是它的核心,平等、自由和正义等价值则是其基本理念,并成为其渗透至民法领域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民法发展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自然法思想是其价值判断的调节器,特别是在近代欧陆民法法典化运动过程中,自然法的理性主义法典编纂思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度成为法典编纂的指导思想与哲学基础.我国的民法典制定也可以从近代民法法典化过程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自然法是西方哲学传统的核心概念之一,它经历了古典时期、中世纪和近代三次重要演变。研究自然法概念不仅对理解西方宗教、道德和政治法律思想的演变有重要意义,对理解西方哲学本身也有非同寻常的价值。奥古斯丁虽没有成熟的自然法理论,但他对永恒法与世俗法的区分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区分不仅对古典自然法思想是一次革命性转换,更对托马斯自然法思想的形成有奠基之功。  相似文献   

9.
刘素民 《东南学术》2005,(5):122-126
自然法是托马斯·阿奎那伦理学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阿奎那的自然法理论建立在前人思想基础之上。自然法是理性受造物所分享的永恒法。它是用来称呼人的理性所宣布的反省的结果、理性藉此而颁示的命令。因此,被称为“自然道德律”。伦理自然法与道德价值存在着内在的关系。在西方自然法观念的演化中,阿奎那的自然法学说富于创造性,而且自成体系,表现出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古典自然法学”在中国法学中一直是一个暧昧不明的范畴。海因里希·罗门的《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出版)是关于古典自然法传统的重要著作,它第一次将形而上学‘的古典自然法同唯理主义的近代自然法传统区分开来,认为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以形而上学为基础。罗门认为摒弃形而上学传统的近代自然法最终导致了实证主义的胜利,而极权主义的出现是实证主义发挥到极致的产物,唯有复兴古典的自然法传统、回归形而上学的思考,才可能对抗极权主义。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法哲学与近代自然法的关系经历了 一个由批判到重构的过程,批判的是近代自然法以契约形式建立国家的经验化或主观化处理方式,重构的是从意志自由的立法能力来构建国家伦理,从而为近代自然法传统寻求更为科学的正当性基础,其实质是对近代自然法学说的真正完成,进而成为最完备的自然法.在黑格尔那里,意志自由的理性化进程就是它的制度...  相似文献   

12.
以理性主义为基础 ,以法律正义论为主要理论内容的近代西方法哲学 ,把基于永恒不变的抽象的正义原则之上的自然法当作最高法 ,其理论特征表现为形而上学、二元分裂。 1 9世纪中叶 ,与西方哲学的近现代转型相一致 ,西方法哲学也发生了从形而上学、思辨理性主义、绝对主义、二元分裂向反形而上学、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一元论的转型。作者认为 ,这一转型是与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以及近代西方法哲学内在的理论缺陷直接相关的。而功利主义、实证主义法哲学和社会法学的崛起是这次转型的真正标志。在考察了西方法哲学近现代转型的原因及过程的基础上 ,作者指出了这一转型在理论上的积极成果 ,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要在法的实际操作(立法、执法、守法 )中实施和把握自然法与实在法、道德与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哲学史上,古希腊人的"自然的发现"通过区分自然与习俗,自然法得以形成,从而开辟了古典政治哲学的道路。以自然权利学说为代表的近代政治哲学反对古典自然法的哲学基础——自然,而诉诸新的哲学基础——自然状态。虽然二者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从特有的价值取向来看,二者都主张追寻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普遍有效的规范和价值体系,具有"非历史性"。到了18世纪,近代政治哲学的"非历史性"问题开始遭到质疑和批判,这便是以"历史主义"为代表的"历史观念"的出现。"历史观念"认定一切政治秩序和社会制度都是历史过程的产物,这就造成了古典自然法传统及近代自然权利的衰落和虚无主义的滥觞。为了克服"虚无主义"而主张回到"自然"的方案不免重蹈绝对主义的覆辙,依然没有摆脱绝对主义和虚无主义二元对立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自然法是现代立宪主义的哲学基础.近代自然法关注自由、平等等基本价值,相信人类理性可以设计正义的制度.本文通过对近代自然法的基本内容、话语结构的分析,探讨现代立宪主义的哲学基础,阐明现代立宪主义体现了在自然正义理念的理性指引下,打破旧有之不合理性的秩序,建立人民主权的政治权威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5.
《理论界》2016,(5)
《法国民法典》是以近代理性自然法为基础的法典,自然法的理论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实践理性的自然法原则对法典的编纂产生了深刻影响。法典的自然法基础并不全是政治革命的结果,它离不开第三等级的支持、法学教育的准备和现实的社会需求。法典的自然法化过程并不是只发生于启蒙时代,它是一个渐进发展的历史过程,最终在启蒙运动和大革命中得以完成。本文通过讨论法国民法典的自然法基础,揭示其对我国当前的民法典编纂工作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宪法司法化具体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是对法律、法规以及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和命令进行违宪的司法审查;二是在普通法律缺位的情况下,在具体案件中适用宪法规范作判决。宪法司法化制度来源于西方。一、宪法司法化的来源1、宪法是高级法宪法的高级法观念源于古老淳厚的自然法思想,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近代启蒙思想家从自然法理论出发,认定人民制定的宪法是最能反映自然正义的法律,因为它是人类理性的直接体现,它可以成为检验制定法的标准。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之上的。社会契约论代表人物洛克认为从自然状态到政…  相似文献   

17.
人权普遍主义的神话源于近代自然法理论的理性主义,具有唯理论和反历史的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解构了近代启蒙思想家所建构的"人权理想国",指出资产阶级人权最终将被扬弃,取而代之的是克服了个人与社会的分裂、劳动与资本的对立的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和集体发展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基督教文化是欧美等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以基督教神学的基本观念为核心,并融入了近代资产阶级传统,是惯常所说的“西方文化”中的本质部分。伴随着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兴起和殖民扩张,基督教实现了世界性传播,基督教文化也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大潮涌动,文化全球化也正在成为一种潮流,作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主导文化——基督教文化,在这一潮流中居于明显的强势地位,并显现出文化帝国主义的特征和色彩。  相似文献   

19.
资产阶级法制思想是西方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依法治国原则而产生的,是指如何运用法的形式确定国家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离的法治原则,实现国家统治制度化、法律化的思想、意识、观念.中国近代法制思想是在西方近代法制思想冲击和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本文拟对辛亥革命前后西方法制思想对中国资产阶级的影响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政局变化,作一历史的考察.  相似文献   

20.
笛卡尔的"我""我思"的发现标志着近代哲学的"主观""主体"观念正式建立起来.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中,从笛卡尔开始,哲学从本体论中心转移到了认识论中心.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方面继承了为近代唯心主义所发展了的主观能动思想,将其具体化为人的能动的历史活动;另一方面,将近代西方的认识论发展到实践论,从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样,主体能动思想与认识论中心的观念就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得到了扬弃与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