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术教育通过绘画和美术的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等最富于传递情感的文化行为对学生进行美育,即能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能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培养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是,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和文化资源的欠缺,美术教育在农村小学的实施与发展仍然面临着比城镇更大的困难与挑战.笔者通过对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农村小学的美术师资、教学设施等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粗浅的分析了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解决途径,以期引起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视,推动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云南岩溶地区由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敏感性,贫困状况的发生和贫困程度的大小与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制约了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分析云南岩溶地区脱贫的生态限制因素,提出建立生态型反贫困战略,恢复和重建岩溶地区的生态系统,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为当地的发展和规划探寻更为切实的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3.
基于女性人力资本对贫困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贫困农村女性人力资本存量以及投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贫困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11年吉林省农村住户调查数据为样本透视县域贫困问题,在阐述吉林省县域贫困规模和贫困程度基础上,对影响县域贫困的要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解决县域贫困问题应该在加大"三农"投入、抓好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在这关键的阶段,我国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有效治理我国农村返贫问题,巩固扶贫开发的成果.因此,基于贫困理论视野下对农村返贫问题成因进行分析,探讨自然环境、个体素质以及社会制度等因素对农村返贫问题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期在理论层面上推动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以阿马蒂亚·森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家从能力贫困的视角对贫困的内涵做了新的阐释,为新时期我国的贫困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当前,我国的贫困治理问题呈现出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于"老、少、边、穷"地区,而在"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贫困则呈现出能力贫困大于物质贫困的新特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存在着健康生存能力、社会认知能力、经济发展能力、文化教育能力等多维贫困问题。因而,应构建多元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能力贫困治理体系,建设以可行能力为核心的农村多维贫困识别机制,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贫困治理意识和能力,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消除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能力贫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守国 《领导文萃》2014,(1):105-108
问题273:G市是我国西部的一个中等城市。总体上还是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人口多是基本市情。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二五”以来。G市经济社会驶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但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原因,G市的贫困状况没有根本改变。G市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难题在农村。最难啃的“硬骨头”在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8.
贫困问题是一种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相伴生的社会现象,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此消彼长,不论是在比较富裕的发达国家,还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没有真正解决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10年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能使用偏好是否能够缓解相对贫困,现有研究鲜有涉及。本文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利用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探讨了偏好教育活动与偏好社交活动如何影响主客观相对贫困状况。研究发现,偏好教育活动有助于改善个体的主观相对贫困状况,但无益于摆脱客观相对贫困,而且这种正向效应在农村地区更加凸显;偏好社交活动与缓解相对贫困状况则不存在显著关系。这表明数字技能因使用偏好不同而产生了差异化的减贫效应,且体现了明显的城乡异质性,以上发现在经多种分析方法之后依然稳健可靠。从微观能动视角分析数字技能使用偏好与相对贫困的关系,丰富了数字能力减贫效应的研究,同时在实践层面为数字时代的贫困治理工作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全面小康之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蔚 《管理世界》2004,(9):141-142
<正>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与文化有机构成的统一整体。一个社会形态包括农村,其经济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因素问题,而是一个包括政治与文化在内的多种社会因素的问题。人类社会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市县,从城市到农村县、镇、村无一不是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们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互相作用的矛盾统一体。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政治、文化3者关系的一个基本原理和一贯思想,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新的  相似文献   

11.
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任务,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大问题。中国自1986年开始的以政府发展援助为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极大地缓解了农村贫困。虽然,目前我国的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仍将在很长时期内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因素多、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2.
农村小额信贷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金融模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资源贫困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小额信贷在我国农村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小额信贷实施过程中所遏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剧,“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弱势 群体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条件下,在道德品质、学业成绩、心理状况、及身体安全方面出现的不良问题,给留守儿童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齐抓共管:家庭方面应弥补亲情的缺失,提高“隔代教育”的质量;学校应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社会方面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改善农民工的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4.
何可  朱信凯  李凡略 《管理世界》2023,(12):122-144
能源贫困和气候变化是人类永续发展面临的相互影响的重大难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国,中国所面临的“双碳”压力和能源转型挑战尤为严峻。通过构造多维能源贫困指数,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碳交易政策对农村能源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碳交易政策使试点省(直辖市)的农村能源贫困水平相对于非试点省(自治区)下降了5.0%,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安慰剂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碳交易政策能够促进非农就业、改善能源基础设施水平,从而间接缓解农村能源贫困。在全国碳交易市场不断发展完善的背景下,本文不仅有助于科学识别碳交易政策与农村能源贫困之间的因果关系,亦能够为设计兼具改善农村能源贫困功能的碳交易机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抓好扶贫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精准动力。从甘肃贫困农户实际情况看,生产效率低下是致贫的基础因素。由于生产效率低下,农户收益微薄,农户一旦发生疾病、上学、结婚等情况,就很容易导致家庭贫困或进一步贫困。解决贫困问题,核心是要激活内生动力,而要激活内生动力,关键是要提高贫困农户的生产效率。为此,要大力推进农村合作化、规模化、社区化、特色化、生态化建设。推进上述五化,核心是合作化。推进农村合作化建设,不仅对于解决贫困问题,而且对于整个农村发展,乃至对于整个国家发展,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如何推进农村的合作化,需要政府发挥好主导作用。另外,在大力推进农村合作化建设的同时,国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合作化是脱贫致富的火车头,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是底线保护网。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当今农业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要求。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同时规模化经营被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农村发展规模化经营是当今时代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并且农村发展规模化经营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显著地成绩,但是还存在的一定的问题。文章就是从农村发展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显著和制约农村发展规模化经营的因素以及如何更好地使农村发展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三个方面来研究和探讨农村发展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分析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年来我国空巢家庭的大量出现,尤其是以女性为户主的空巢家庭的大量增多,丧偶空巢女性已成为社会上的新增弱势群体,急需社会各界的帮助。本文通过研究农村丧偶空巢女性生活的社会资源占有情况,来讨论丧偶空巢女性的资源受损状况,运用“社会资源”理论去分析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并试图得到丧偶空巢女性的资源补偿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卫生保健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68,自引:0,他引:68  
农村经济改革以来 ,我国绝大部分农村人口已经摆脱贫困 ,解决了温饱问题 ,开始走上致富之路。但是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 ,农村居民的卫生保健越来越处于令人担忧的状况。农村卫生保健的现状究竟怎样 ?农村卫生保健存在哪些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农村卫生保健的问题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会带来什么影响 ?人们又如何使这些问题一步一步得到治理 ?这些问题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本文仅对这些问题做一点儿初步的分析 ,以下第一部分描述农村卫生服务体制的结构及农村卫生服务体制、合作医疗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制度背景;第二部分分析90年代我国农村卫生资金的投入情况;第三部分从政府投入、健康保障制度和卫生服务供给体系3个方面讨论我国农村卫生保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提出我们对解决农村卫生保健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田莉 《经营管理者》2012,(8):157-158
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日趋完善,老年人的医疗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然而农村贫困老年人则由于制度性原因和区域性贫困等原因仍然成为这一制度中的弱势群体。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不能满足农村贫困老年人特殊状况的前提下,医疗救助不分类别和层次的制度缺陷更加剧了这一状况。因此,构建适合农村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体制,对我国医疗救助体系进行细分,对我国未来医疗救助的发展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组织的物理工作环境对内部职工心理、行动具有直接影响,与职工的工作状况、组织绩效和组织发展状况都有直接联系,是体现社会工作质量情况、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年中国城镇居民社会态度调查"的全国抽样结果数据,以及对"工作情况和感受"和"单位状况和感受"部分问题结果的分析发现,在职业工作状况和工作状况满意度方面,不接触有害因素职工的综合指数高于接触有害因素职工的指数;在组织绩效指数方面,接触有害因素职工的指数明显高于不接触有害因素职工的指数。这需要领导者针对组织和人群特点,有效改进组织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