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在逐步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使得我国金融大环境更加自由和开放,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金融产品的定价更加趋于合理,同时也给理财产品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利率市场化推动了银行理财产品的诞生和发展,理财产品的发展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为适应利率放开和市场的需求,银行理财产品必须不断创新和前进,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从利率市场化改革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规划行业目前还处于新兴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近年中国金融创新的主力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层出不穷。文章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角度分析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3.
横空出世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正在给传统金融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互联网理财产品凭借其便利、低门槛、低成本的优势,以燎原之势开创了草根理财的新时代,并因此而加速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而且极可能造成一种"金融半脱媒"的状态。然而,作为金融创新后起之秀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仍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风险问题,需要市场参与者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在利率市场化的道路上进行了多次探索。利率市场化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经之路,特别是在进入20世纪后,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逐年增加,但眼观发达国家在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之后,商业银行都曾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危机,此现象表明,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可能会缩小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尤其是针对中小商业银行更可能出现了夹缝中求生存的现象。本文主要讲述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冲击以及带来的机遇,并且提出几点中小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2008年国内理财产品市场出现了"收益门事件",结构性理财产品引起大家关注。本文从理财产品出现的零/负收益现象出发,对结构性理财产品进行详细介绍,深入分析了其出现零/负收益的原因,进一步讨论了我国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金融机构之间的市场竞争逐渐趋于激烈,我国各大金融机构为了抢占市场,都做出了相应的改革,促使自身市场竞争力以及综合实力的提高。其中,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加大了投入力度,将其发展的重心从产品逐渐向客户转变,这样的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业银行的收益具有提高作用,但是,其在实际运用的时候,相关的理财产品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本文主要通过对商业银行中理财产品有可能遭受的风险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结合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措施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央行公布自2013年7月20日起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实自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开始,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大幕就已开启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启动以来,我国银行迅速实现了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以及外币存贷款利率、人民币协议存款利率的市场化;2004年形成央行直接确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央行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格局,同时,非金融企业债务工具的快速发展和银行理财产品的大规模发行,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筹资利率和个人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虽然利率管制没有解除,但利率市场化仍悄然前行。本文简要分析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利率平价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发现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的实现程度不高,中国资本管制程度相对较高,利率平价只能小部分解释美元汇率的变化。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相关理论文献,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2008年人民币理财产品零收益甚至负收益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安全性高、收益有保障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什么会出现零收益的现象?人们在困惑的同时,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人民币理财产品。零收益的原因人民币理财产品根据投资范围可分为四大类:债券类产品、信托类产品、结构性产品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产品。2007年以来出现零收益甚至亏损的主要是银基合作产品、结构性产品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产品,部分债券类产品和银信合作产品也出现了收益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理财产品的发行积聚了大量的资金,如何增加这些资金的流动性,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例如作为融资的质押担保品,不仅是理论上的问题,更是一个现实的社会经济问题。尽管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质押因为缺乏法律规定的支撑,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但是其担保的经济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如何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风险进行明确划分和适当分配,使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质押取得立法上的认同,避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质押业务中出现的法律纠纷,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从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界定与法理分析入手,详细分析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各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明确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权利属性,为理财产品质押提供了理论支持,对构建银行理财产品的质押制度给出了初步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1.
存款利率放开后,居民存款利息能增加多少?贷款利息会不会水涨船高?理财产品还有没有吸引力?高利息是否伴随高风险?如何做到我的存款我做主?  相似文献   

12.
苗苑 《经营管理者》2013,(19):49-49
个人理财业务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发展的越来越红火,人们对个人理财产品的热度只增不减。但是一直以来,理财产品存在着许多的乱象,比如操作规范程度,信息不对称,客户对理财产品的了解,使得很多客户反映买了理财产品有了受骗的感觉。进来,国家要对理财产品进行进一步的大力整顿。本文就主要理财的发展现状做了研究,通过讲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找出现在在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我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企业理财产品根据风险程度高低可分为低风险理财产品、中等风险理财产品和高风险理财产品等形式,具体包括通知存款、定期委托代理、银行理财产品等种类。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承受的风险能力、闲置资金可用于理财的时间、理财产品结构的分布选择理财产品,此外还应合理进行风险评估并合理进行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4.
在任何国家的经济运行中,利率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针对利率的情况变化各个国家会提出不同的经济政策。而在我国固定利率的时代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当前经济情况的发展,那么利率市场化也就随之提到日程,当前我国已按照先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总体思路,逐步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已经驶入利率市场化的快车道。但利率市场体系的建立,这将会使目前的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发生很大的改变,将使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动,但是当前的市场利率化改革给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带来了诸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面对这双重的影响,结合成都地区商业银行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雷英 《经营管理者》2013,(13):56-57
利率市场化不仅是当今世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和客观要求。利率市场化是提高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重要一环,其实施步骤正在加快。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获得了资金定价权,也带来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改革的过程中做好充分的准备,认清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时隔7年的同日降息降准消息一出,6月28日,包括国有五大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将一年期存款利率调至2.25%,在基准利率2%基础之上上浮12.5%。分析人士称,受降息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可能会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7.
陈亮 《经营管理者》2008,(5):118-119
<正>目前市场上银行理财产品共有千余种,总体上看,中资行理财产品门槛低于外资行。大部分中资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起点一般为5万元。而外资银行理财产品却坚持瞄准中高端,投资起点最低为5000美元,高则达到3万美元。从期限上看,中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一方面推动了我国金融改革,一方面也对利率风险管理提出了挑战,尤其加大了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为了判断我国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的变动趋势,更好地防范利率市场化后的利率风险,本文分析影响利率的因素,并依据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M2、CPI和汇率三个变量对我国商业银行活期利率影响的回归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M2、CPI、汇率和银行活期利率紧密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企业进行债券投资大多是在二级市场上购买流通债券。流通债券的估价时点不在发行目,可以是任何时点。因此就出现了“非整数计息期”问题。新会计准则要求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在出现“非整数计息期”情况下投资的实际利率计算变得十分复杂。本文以投资07长电债为例,对如何利用Excel求解出现“非整数计息期”的实际利率计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利率市场化是指按当今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政府完全或部分放弃对利率的直接管制,使利率按价值规律的要求,由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其上下波动。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就是以中央银行确定的基准利率为核心,其他金融机构在规定幅度内围绕基准利率自由浮动各自的存贷款利率,形成中央银行可以调控、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利率管理体制的现状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在一定历史时期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它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1.利率“双轨”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