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产业集群品牌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品牌是中国学者提出的原创性概念术语,在中国理论界具有较高的关注度,是中国地方政府治理区域经济、推行产业集群升级的一个重要政策导向,从消费者视角检验产业集群品牌效应是构建产业集群品牌理论的核心主题.对目前的产业集群品牌进行重新分类,剖析每种产业集群品牌的特征,从消费者视角检验产业集群品牌效应存在的特性.在北京、山西和辽宁三地随机抽选472个有效样本单位,以假定性命名方式将8个产业集群品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的方式证明现在对产业集群品牌的看法需要慎重对待.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一般性产业集群的集群品牌对消费者存在负向效应,不适合发展集群品牌;特殊性集群品牌对消费者存在正向效应,适合发展集群品牌.  相似文献   

2.
于强  韩庆璞 《经营管理者》2014,(13):101-102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经济现象,日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本文在深入研究河北省产业集群与人才集聚互动发展关系基础上,分析河北省产业集群与人才集聚互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推动两者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动态演化规律与地方政府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已有产业集群演化模型和产业升级路径理论,构建了一个产业集群动态演化三阶段模型,即集群发展早期处于数量扩张期,在数量扩张期鼎盛阶段,集群可能陷入内生质量危机;若能克服质量危机,集群将演化到质量提升期;在质量提升期末期,宏观经济的发展逐渐影响着区域间相对比较优势,产业集群较发达的区域将面临要素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生产环节的利润将日益微薄;此时,若产业集群能够将利润重心从生产环节升级到技术研发、品牌创新与市场开拓环节,则集群将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演化,即集群演进到研发与品牌创新期。但是,上述三阶段演化模型中,不同阶段之间的演进并非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需要地方政府提供具有集群外部性的公共产品。本文不仅从理论上阐述了上述演化规律,而且运用案例和实地调研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产业集群的概念入手,介绍了产业集群在浙江的发展状况,并分析了产业集群促进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效应,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产业集群在浙江兴起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指出,浙江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引导我们不断地思考,如何发展好浙江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品牌定义、类型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产业集群品牌效应等文献,并对此加以评述,以期对未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张思潮  李一 《经营与管理》2014,(10):125-127
服装区域品牌概念在区域品牌的研究基础上延伸出来并成为服装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可分为政府引导型、产业依托型、市场推动型、龙头企业依托型四类。服装区域品牌与服装产业集群、服装企业品牌之间既存在区别,又相辅相成。服装区域品牌建设的影响因素分为主观因素(区域品牌产权等)和客观因素(自然资源等)。未来在服装区域品牌的价值提升研究、服装区域品牌与服装产业集群的互动性研究、促进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研究等方面,均可能获得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是市场配置资源、合理运用产业要素的客观要求。本文分析了河南省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河南省产业集群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优化河南省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产业集群在我国的兴起,县域产业集群逐步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本文以有“京津走廊”之称的廊坊市县域产业集群为例,通过分析廊坊市县域产业集群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解决集群内外部制约因素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对这一区域产业集群未来的升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钢铁机械集群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长株潭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湖南钠铁机械产业集群的现实情况,结合区域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讨论了湖南钢铁产业工程机械产业构造区域产业链的可行性,以及在打造产业链过程所应该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全国制造业产业集群化发展,采用园区与企业调研,查阅文献等方法,对玉溪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玉溪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论述玉溪市生物医药产业培育发展制造业集群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对策,为玉溪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的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它是某种产业生产的地方化或是某个区域产业的专业化。集群出现后,某种产业会与某个地区的名字连在一起,同样这个地区也会与某种产业连在一起,比如浙江海宁享有“皮衣之都”的美誉,乐清的柳市镇被称为“东方电器之都”,而提及领带,我们会联想到嵊州,提起陶瓷我们会想到景德镇,这就是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效应。产业集群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而企业品牌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对提升集群区域品牌竞争力,实现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才资源的充足与否是产业集群竞争的核心力量,也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不竭动力。河北省中中国的大省之一,为推动本省的县域经济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与聚集机制。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发展县域经济产业集群人才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途径。产业集群是形成是人才资源聚集的效应,县域经济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和河北省经济的发展定会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拉动当地经济增长是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当前的共识。在政策的指引下,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已经初具雏形。但是,相较于其他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产业集群明显水平较低。本文在分析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该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重点剖析,并据此给出了一定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河南周口承接鞋业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从产业集群角度出发,对周口鞋业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运用DEA模型将周口鞋业产业集群与其它地区的先进鞋业产业集群进行比较分析。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制约周口鞋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最后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从强化集群式供应链管理的动力和效率、建立集群供应链差别化竞争优势、强化集群内供应链的外部经济效应等方面对该集群的整体优化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宜宾地处四川省南部,作为四川的传统工业城市,在倡导工业强市的同时,虽然对发展集群经济进行了一些探索,但实践上未能有效构建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本文运用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理论,从宜宾经济开发区发展现状出发,全面、系统地对其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对进一步增强宜宾经济开发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宜宾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环境下的企业品牌纵向合作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集群企业品牌纵向合作关系作用于企业品牌提升的内在机理,对指导集群内企业品牌提升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集群企业品牌纵向合作关系表现为基于产品供应、技术创新和营销协同三类合作关系。本文以需求供给模型为基础,构建了集群企业品牌纵向合作关系的数理模型,对集群企业品牌合作关系的形成及对品牌提升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模型分析表明:在产业集群环境下,上游品牌的行业地位越稳定,集群信任程度越高,纵向合作关系形成的可能性越大;在合作关系发生的情形下,集群信任程度越高,下游品牌产品价格竞争力越强,品牌合作绩效越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和载体,随着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东部沿海省市产业集群已占到本区域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辽宁的产业集群发展也比较迅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要想使产业集群得到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说,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在此过程中,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尤其要注重区域品牌的建立与保护,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集体商标的注册申请和保护对区域品牌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扬州毛绒玩具业的发展概括,导出扬州毛绒玩具业产业集群的事实,并就扬州毛绒玩具业面临的问题分析其产业集群的原因及形成途径,在认识产业集群的基础上,论述产业集群的优势,并提出相关的措施保证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新时期面临的重要战略选择,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要让产业集群推动现代服务业不断腾飞,必须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规划目标,科学功能定位,要在金融、保险、旅游、物流、商业贸易、文化、中介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本文从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和特征着手,分析中国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中出现的问题,继而寻求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新智 《管理评论》2005,17(7):20-26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20多年来经济规模和水平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