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契丹人早期墓葬形式为"无墓葬",至辽朝建立前后逐渐实行"墓穴葬",在墓葬的选址,下葬吉时的选择上,多参用汉俗中的"风水"因素,沿袭唐宋相关风水理念.契丹贵族依风水下葬的习俗的形成,正是中原丧葬礼仪与契丹人原始信仰相结合的产物,对辽代社会变迁、民族交融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宋朝汴梁的玉津园,是皇家的游赏之所,也是朝廷的射圃。宋朝经常在这里举行与契丹使者之间的比射活动,称为“宴射”。宴射有相互夸示武力的用意,但大多数情况下成了一种友好比赛,是古代民族国家间以射箭为主项的运动会,其文化意义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3.
金元时期契丹人姓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丹人有其特定的姓氏和名字,它反映本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时代风尚和伦理道德等,是契丹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契丹人建立辽朝政权后,开始采用汉名,甚至改为汉姓,说明中原汉族文化对契丹民族文化的强烈冲击和影响。我国学术界已有人对契丹人姓名文化开始研究,但多是在辽朝时期,很少涉及辽亡后契丹人姓名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契丹民族文学传承至今受多种传播因素的影响,本文从文学传播学视角出发,探讨契丹文学传播动因。契丹贵族雅好文学是契丹文学生产和传播的主要动因;文学传播离不开传播媒介,多样的文学传播媒介成为书写载体;契丹贵族崇佛、敬佛导致佛教发达,僧人学养颇高,是文学传播的又一动因;中原文学对契丹族文人有着深刻的影响,并潜移默化影响了契丹文人的文学创作;游牧民族文学的原生态魅力促使汉族文人对契丹民族文学的接受,推动了其时契丹文学的传播进程。  相似文献   

5.
唐朝是契丹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由于唐朝的强大和民族政策的相对宽容,契丹与中原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有很多契丹人成为唐王朝的属民。为了加强对契丹人的管理,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唐王朝对契丹人实行了设府置州、册封、赐姓以及和亲等一系列羁縻统治措施,进一步加速了契丹社会的发展,为契丹族的勃兴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契丹族的狩猎经济进行了考述,认为狩猎经济始终是契丹族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同契丹族形成、发展和消亡的历史始终相伴相随,是契丹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7.
契丹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它所建立的辽朝曾统治北部中国二百余年,大体上与五代、北宋相始终。在辽朝灭亡以后,契丹人逐渐被其他民族所同化,在历史上消失了。有人认为,现在东北的达斡尔族可能是契丹族的后裔。 契丹族虽然从历史上消失了,然而契丹人的某些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却保留了下来。这里所介绍的只是表现在饮食方面的点滴而已。  相似文献   

8.
关于契丹的婚姻制度,过去有些同志曾论述过。他们或把契丹的婚姻制度,说成是部落外婚制,或认为是“严格的氏族外婚制,部落内婚制”。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没有阐明契丹婚姻制度的实质,契丹的婚姻制度,应是胞族外婚制。  相似文献   

9.
谷峤 《民族学刊》2021,12(8):111-119, 132
毡帐是游牧民族常用的一种便于迁徙的居室,辽代皇帝四时捺钵、契丹平民游牧迁徙,多以毡帐为其居所。结合考古和文献材料,可因契丹毡帐的形制将其分为叠顶式、馒头式和穹顶直壁式三类;契丹毡帐的结构已颇为成熟,其框架由天窗、顶杆、围壁等构成,框架外部覆以布或毛毡;从布局上看,捺钵中的毡帐可分为环状布局和一列式布局两种形式,而普通牧民的毡帐布局则比较简易,更讲求分散性和实用性;辽国建立以后,尽管汉文化的传入对契丹人的居住形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毡帐一直是契丹人的主要居住形式,终辽一代,鲜有变化。  相似文献   

10.
契丹族建国后,用本民族的名字作国号,称大契丹。公元九三八年,契丹改国号为大江。九八三年,辽又改国号为大契丹。一○六六年,契丹又改称大辽,直到一一二五年辽国灭亡。 中国历史上辽是唯一的反复更改国号的朝代。有辽一代二百一十八年(九○七——一一二五),称契丹国共一一四年,称辽国共一○四年,约各占其半。所以,南宋叶隆礼奉诏撰  相似文献   

11.
辽以释废,金因儒亡。元人的总结虽然偏颇,但也不无道理。关于佛教在辽代的发展,耶律德光的作用早已引起学者的注意。刘浦江指出:“菩萨堂的建立是辽朝佛教政策发生转折的一个标志……从此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开始为契丹族所接受,并渐渐在契丹社会中流行开来。”辽代的“拜山仪”即于木叶山祭天神地祗仪,为最高宗教仪式,自太宗将白衣观音像迁于木叶山庙,尊为家神后,  相似文献   

12.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一个民族。自清以来,众多学者就其源流问题提出种种不同的观点,有契丹说、室韦说、蒙古说、白鞑靼说等等。其中契丹说近年来最为盛行,有人竟作出“不容质疑”的结论。本人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研究,认为达斡尔源于契丹说大有商榷之处,很难令人岢同。本文无意对达斡尔族源流问题作出全面地科学地考证,仅就契丹说提出几点质疑。  相似文献   

13.
在契丹社会文化中,河流因素占有重要地位,进而形成了河流文化.契丹社会的河流文化不仅存在于神话、传说等民族记忆里,也充斥在四季捺钵、改易江河名称和河神祭祀等政治生活中.它的形成既与契丹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经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亦受河流文化汇聚机制以及早期人类对河流敬畏与崇拜的影响.契丹社会的河流文化是中国古代以长江、黄河...  相似文献   

14.
佛教在取代了契丹族原本的宗教信仰萨满教之后,在辽地逐渐走向兴盛。可以说,佛教丰富了契丹民族的宗教体系,同时,也在辽地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佛塔和佛教造像艺术。研究赤峰地区辽代佛塔和佛塔上的佛像,有助于了解辽代契丹族的宗教信仰和辽代佛教的发展趋势,也有助于了解契丹民族独特的宗教文化,更有助于了解契丹民族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5.
契丹是公元4世纪兴起于中国北方的一支少数民族。公元It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请部,建立起了强大的契丹辽朝政权,其疆域“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胜胸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辽史·地理志》)公元1125年,金灭辽。此后,契丹人逐渐在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有辽一代200余年,契丹人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他们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以往,民族史学者对辽代契丹人习俗文化的研究多显零散,不成系统,无法反映契丹人习俗文化的全貌。由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国庆先生等撰著的《辽代契丹习俗史》(辽宁民族出…  相似文献   

16.
辽代北、南宰相府早在契丹遥辇时代就已出现,在契丹政权中极为重要,北、南两宰相的地位也异乎寻常。它采自汉族地主阶级政治制度,总理契丹各部,因本身需要而发生了若干变化;随着契丹政权的扩张又进一步发展。表现了契丹与汉族之间融合进程的一个侧面。本文仅作若干探索,不当之处,敬请学界师友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17.
试论达干尔族的族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达斡尔族的族源问题,过去有过不同的意见:有说达斡尔是成吉思汗的子孙的;有说达斡尔是契丹或白鞑靼的;也有说达斡尔是元末明初才出现的等等说法。根据我初步接触的材料和分析研究的结果,认为达斡尔族来源于契丹的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不是说辽代契丹全部发展成为现代的达斡尔,也不是说达斡尔没有契丹以外的成分)。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供讨论参考,并希指正。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北方历史上,曾有一个扶摇而起后又神秘消失的民族——契丹。“契丹”的意思是“镔铁”,象征着这个民族的坚实性格。剽悍勇猛的契丹人耶律阿  相似文献   

19.
契丹之名早在13世纪前就传播到西方,经过两个多世纪的传播和积淀,在西方社会被塑造成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东方理想国:地处中国边缘,富甲天下.探寻契丹的热望引领着西方航海探险家步入地理大发现时代.随着从航海中获得地理知识的积累,西方人才弄清契丹与中国本是一地,辽则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与中国宋王朝同期的一个国家(朝代).西方学者研究契丹与辽史始于19世纪后期.20世中期以前,随着考古发现的不断进展以及中外双向文化交流的增强,西方学界对辽史和契丹民族史的研究进入高潮,成果丰硕,研究领域不断拓展,至今约有专著十余部,论文百余篇.  相似文献   

20.
契丹在10世纪初建立了强大的辽政权,对当时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游牧和农耕两种文明的碰撞下,契丹社会习俗中既留有本民族的特色,也蕴涵着中原农耕文明的文化内涵.婚姻关系作为契丹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维系社会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契丹人的离婚与再嫁作为其婚姻关系的一种反映,对契丹女性的身心都产生了较大冲击.契丹人的婚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