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考察以卢旺达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所产生的各种偏误,分别描述他们在21个辅音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上的实际发音与汉语普通话标准发音之间的差别,以期对后来者纠正偏误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红 《船山学刊》2000,(3):107-110
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 ,就是学习普通话的声韵调 ,其中以声调的学习最为重要。我们有这样的体验 ,一个人的声母和韵母都来自普通话系统 ,但他的声调却是方言系统中的 ,我们认为他不是在说普通话 ;相反 ,如果他是用普通话的声调去说话 ,即使声母、韵母咬得不十分准确 ,我们仍然认为他是说普通话 ,只不过是不怎么标准罢了。可见 ,声调最能显示汉语各方言中的语言特征。在推广普通话过程中 ,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的最大难点在声调方面 ,以湘方言的代表长沙话为例 ,本文想就长沙人在普通话学习中出现的声调错误和缺陷问题 ,从普通话与长沙话各自…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交际功能是靠语音来实现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时,首先遇到的是语音问题:音发不准,辨不清,声调高低升降不到位,四声变化不合理.依据留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中的特点和难点,编写适合初、中、高不同等级和长短期不同班次的试用教材,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建构具有一定特色的汉语语音教学模式,既可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同时也可使学生的汉语普通话说得更加标准和规范.  相似文献   

4.
现代藏语和汉语都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藏语(拉萨话)和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组成部分。 但是,藏语(拉萨话)和汉语的声调,其调类、调值、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不尽相同。比较两种语言声调诸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特别是寻找其不同点,在语言教学中是有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初上年级外国留学生汉语语音意识发展的过程和初上、中上、高上等三个年级外国留学生汉语语音意识的年级差异作纵向与横向的考察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阶段,初学者的声调、韵母、声母意识的发展具有同步性,属于整体发展;第二阶段出现声母分化,声调和韵母意识发展同步;第三阶段声调和韵母分开,其反应成绩依次表现为声调优于韵母,韵母优于声母。音素的发展优于音位;音位意识发展最迟。  相似文献   

6.
王艳芳 《理论界》2009,(6):143-144
惯用语研究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汉语惯用语的解读是一个复杂问题,其中汉语惯用语语义的复杂性对留学生理解惯用语有很大影响.对留学生惯用语语义偏误的分析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惯用语本体研究,而且为外汉语惯用语教学提供了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汉语热的今天,准确地普及普通话是语言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汉语声调是字音之"魂",口语表达中调值不到位现象普遍存在.本文针对普通话55调值在教学和普通话测试中存在的困惑,提出了"阳平带动感悟、台阶定调体验"的训练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对学习普通话声调收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汉语“在”字句是用介词标记“在”构成的有标记句式,在使用时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介词标记“在”在构句时与英语相对应的介词相比,差异较大,表义复杂,“在”字句成了以英语为母语留学生学习汉语句式的难点和重点。在对比基础上,考察留学生学习“在”字句时出现的偏误类型,并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一、汉语常用语气词及语气对应类别表二、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语气词发生偏误的原因一般来说,对母语是英语或其他西方语言,没有像汉语一样的语气词的语言的外国留学生,他们在学习语气词、对汉语句子的语气进行理解时常遇到很多困难,这学习者感到困难、容易发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语气词所表达的概念、意义不清楚语气词是虚词,它在句子中是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必须和实词结合起来使用。所以  相似文献   

10.
对越南留学生来说,汉语的语法、词汇和自己的母语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免不了出现错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所犯的错误,我们应该使学生明白以下几点:偏误的类型、产生偏误的原因、教学建议等。学生只有反复纠正偏误,才能进步,进而学会使用语言的标准形式。所以我们必须要探讨一些他们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出现的偏  相似文献   

11.
略论“声调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地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从声调在普通话语音中被颠倒了的现实地位入手 ,用大量事实证明声调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应居中心地位。文章认为“声调是区分方言与普通话的重要标尺” ,“普通话四个声调是普通话语音最显著和最基本的特征” ,“普通话的声调水平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普通话的等级水平”。从“声调中心”论出发 ,文章强调普通话水平测试不能让声调与声母、韵母“平起平坐” ,必须摆正声调 (腔调 )在普通话测试中的主导地位 ,充分重视声调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苗彦贞 《阴山学刊》2002,15(2):51-53
汉语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语汇、语法三方面都存在差异 ,其中语音方面的差异最大。寻找方言与普通话语音方面的异同 ,探求其规律 ,有助于包头方言区的人们克服学习掌握普通话时声母、韵母、声调方面存在的障碍 ,从而掌握普通话语音。  相似文献   

13.
包头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包头方言和普通话相比,语音方面的差异比较突出。在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包头方言与普通话既存在对应关系,亦有不同。通过比较,不仅为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提供资料,也为包头地区的人们学习普通话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根据我长期以来学习汉语的经验和观察身边的同学学习汉语的实际情况,发现印尼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出错频率最高的就是复合趋向补语语法,而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印尼语不存在复合趋向补语。本文针对印尼留学生使用复合趋向补语的情况进行了相关调查,总结出了偏误的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希望对学习汉语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北京语言大学中介语语料库,对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汉语容认性让步复句连词过程中的偏误情况做全面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介语理论,剖析偏误产生的原因,便于我们在教学中对症下药,提出比较适合的教学策略,更好地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6.
在针对留学生中高级学习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迄今为止,成语在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中的地位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以往对留学生使用成语所做的偏误分析,其研究材料主要来源于实际教学,多半是举例性的,数量较少,缺乏普遍性和系统性.本文拟运用北京语言大学中介语语料库,对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成语过程中的偏误情况做系统性的全面分析,力求从更多的材料中得出科学可靠的分析数据,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深入剖析偏误产生的原因,便于我们在教学中对症下药,提出比较适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古汉语的声调是分为平、上、去、入四声的。今天,在南方方言中,仍然保存着入声。可是,北方地区的大多数方言中入声早已消失了。普通话是以现代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北京语音中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古入声字分居到这四声中去了。兰州方言中也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没有入声。但是,古入声字在兰州话中的分居情况与普通话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8.
越南留学生习得普通话塞音、塞擦音实验研究和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洁  关英伟 《云梦学刊》2009,30(2):144-147
越南留学生在习得汉语普通话塞音、塞擦音时总是存在一些突出的疑难问题。实验发现越南留学生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VOT和送气时长大多都比汉语母语者短,不送气音和送气音区分度不高,闭塞时长和浊音间隔过长,在声韵格局上也不太合理。  相似文献   

19.
文章用实验方法研究普通话声调调素的时长,探讨弯头降尾与原始时长的关系、可懂度与各调素的关系、自然度与边缘调素的关系、普通话四声调素时长关系等.证明普通话声调由三个调素组成,"不等值调素说"成立;得出核心调素影响语音的可懂度、边缘调素影响语音的自然度等结论.  相似文献   

20.
利用语言迁移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从音位特征中的元音、辅音,超音段特征中的语调、重音及其他特征中的连读、停顿这些方面来探究汉语普通话对英语发音在语言因素上的负迁移作用。根据中国学习者产生的偏误和负迁移,找出相关对策:学习语音理论知识、实施对比训练、增加语音模仿,希望能促进学习者对普通话发音和英语发音的认识,有的放矢地去训练和纠正,提高英语发音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