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法律素养缺失将影响我国大学生的成才并浪费大学教育资源,而培育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不仅仅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才,而且将对社会发展产生良好的效用.培育大学生的法律素养,首先应当重视法律基础课程教育,注意克服法律基础课程教育中的应试思想,注重法律知识的完全吸收和法律素养的培养.在课堂教育之外,还应当通过设计和丰富课外法律实践活动来深化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而高校自身的管理制度是否民主、科学也将对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法律素养是指理解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质.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进程,但是一部分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因此要多方面着手,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3.
女大学生法律意识不强、法律知识不丰富、法律素质较低,其原因有学校、家庭、社会的因素,也有女大学生自身的因素.要全面提升女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既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女大学生自觉汲取法律真知,提升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4.
在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中,应高度重视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问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包括认知、理念、能力和情感四个维度,与之相对应的是掌握基础的法律知识、具备良好的法治意识、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具有坚定的法律信仰等四大核心要素。高校作为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主阵地,应该从做好法制宣传、优化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和搭建法制教育实践平台五个方面,来进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从而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后备资源和动力。  相似文献   

5.
必备的法律素养,是当代公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立足社会的核心要件.然而频繁发生的各类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成为干扰社会秩序的严重问题,同时也说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十分薄弱,法律素养较为缺乏.鉴于此,从高校法制教育实践角度对目前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和对策思考两方面的分析入手,探寻了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法治国家的建立需要民众法律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作为国之未来,其法律素养的提升、法治信仰的育成尤为重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完善大学生法治信仰,一要切实提高高校法学教育水平;二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法治教育的影响力;三要开展法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法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法治国家的建立需要民众法律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作为国之未来,其法律素养的提升、法治信仰的育成尤为重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完善大学生法治信仰,一要切实提高高校法学教育水平;二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法治教育的影响力;三要开展法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法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女大学生法律意识不强、法律知识不丰富、法律素质较低,其原因有学校、家庭、社会的因素,也有女大学生自身的因素。要全面提升女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既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女大学生自觉汲取法律真知,提升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9.
提高大学生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以把握道德和法律关系为切入点,深刻认识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问题,正确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才能使大学生领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辨证统一关系,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10.
大学法律基础教育的问题与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法律基础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法学理论知识和法律律条规定的传授,也是对大学生法律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教育。当前法律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法律基础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着眼点,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情感和信仰;二是以法治思想为基础,树立起大学生的现代法治信念;三是重视大学生对法律精神的领会和法律文化的传播;四是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和强化伦理道德观念;五是不断增强大学生理解运用法律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藏族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可称为藏族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藏族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是形成"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通过民族法学教育予以培育.  相似文献   

12.
高校法制教育是教育在校大学生知法守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并预防与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有效途径。高校要把法制教育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切实抓好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法律素质教育、法律意识教育,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等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法制观念教育、法律教育、法学教育、法制教育和普法教育的辨析,提出了大学生法制观念教育的涵义。并对法制观念教育相关的概念以及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法制观念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对其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对科技进步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都有重要意义。问卷调查上海、天津、湖北等省市3 916名本科生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与依法治国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要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水平,必须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进行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15.
现代法制社会呼吁社会成员法律意识的普遍提升,高职生这一特殊群体也不例外。加强高职生法制教育也是我国实施“以法治国”方略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当前高职生法制教育的现状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更好地开展高职生法制教育的几点粗浅见解,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针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与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理论指导,阐释法律意识的内涵与特点。研究考量了大学生法律意识偏失存在法律基本知识不足、观念陈旧、法的心理因素与自我控制力不足等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这些问题作了社会、学校、学生3个层面的成因分析;政府、社会团体和家庭应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创造条件和保障,营建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学校应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纳入到教育教学中,推动法律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改革,并用社会实践来强化法律意识;大学生应发挥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端正法律态度,在实践中深化法律意识,处理好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等这些方面,就是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的认识论路径。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学生违法犯罪呈明显上升趋势的社会现象,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了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及主要原因,提出加强道德教育是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根本措施,加强法制教育是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强有力手段,并强调以德育人与以法育人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及通过公民教育等手段实现两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潜在中坚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其大学期间法律素养的培育,直接关系着其未来参与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就法治社会所要求的公民人格而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核心观念包括主体性意识和守法精神,前者旨在强调大学生作为法治建设主力军应具有的主人翁精神和权利意识,后者旨在强调其责任担当意识。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行依法治国,关键在于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大学生是未来法治社会的主体,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依法治国、市场经济和我国入世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提高大学生的法理认识、培养宪法意识、法律权利与义务对等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四个方面阐述了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素质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关于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法制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和法制素质的有效途径。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对于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