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梦真 《探求》2023,(1):82-89
鸦片战争以降,西方列强开始蚕食瓜分中国,向中国输出资本,企图控制中国经济主导权。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郑观应等有识之士提出商战思想应对,希望“以商立国”,包括“以商养兵,以兵护商”、大开门户建立“万国商场”、借助国家之力积极建造机器制造业、鼓励私人企业发展、在商战中面对背叛行为时采取“一报还一报战略”等商战策略。郑观应的商战思想对中国当下的经济发展、制造业提升以及中美贸易战依然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斌 《社科纵横》2009,24(10):89-91
在当代西方国家的监督体系中,议会对政府的监督是主要的,议会主要通过人事监督和施政监督来完成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进入信息时代,随着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的大量涌现,当代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体和利益集团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开始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有效弥补了议会对政府监督和制约的不足,表明当代西方国家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的内外因素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不断进行企业制度创新,相继出现了利害攸关者经济、职工股份所有制经济和劳资共同决定制度.旨在缓解劳资矛盾的资本主义企业制度创新,客观上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符合现代人类文明发展趋势.它带来的启示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国有企业应构建生产资料的职工个人所有权与国家所有权有机结合的机制;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机制;企业管理者对国家和职工同等负责的机制;企业职工有效监督、约束企业管理者的机制.在私营企业中,应推行利害攸关者经济和劳资共同决定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们用“进程、时点、坐标、动态”分析方法,对西方七国经济和贸易实力在国际上的地位及制造业在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纵横和时空的比较分析;提供了读者了解西方经济大国制造业的发展轨迹及在国家工业城市化过程中核心作用的依据,这对我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时点把握与政策选择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包括:①城市或国家应保证相当一部分优秀人才到工业制造领域工作;②确定国家和城市的制造业主导政策;③资金保证体系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做了系统的分析和思考,提出把抓大放小作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工作着力点,把放开搞活中小企业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加速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坚持从实际出发,选择有效的管理、营运、监督模式;强化对企业的改组、改造和管理,努力实现改革与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的有机结合;加快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6.
国有控股公司的出现是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产权领域的新生事物。为促使其成长为资本经营的经济组织和具有投资功能的中介机构,本文提出了近期应实行管理型控股方式,未来应转向投资型控股运作的思路,对国有控股公司之定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依靠劳动者搞好国有企业应处理好五种关系刘宝华在搞好国有企业这场闯关越险的攻坚之战中,劳动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清醒地认识工人阶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有效发挥劳动者在国有企业中巨大能量,是事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经济问题,也是维系社会繁荣...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目前正困扰着经济改革的进程。国有经济效益低下的原因何在?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应占多大比重?怎样才能找到提高国有经济效益的出路?一直是人们探讨与争论的热点。曹思源同志在《改革国有企业的新思路》 (《探求》1996年第1期)一文(以下简称曹文)中提出,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的病根在于国有制比重太高,并认为只有把国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降至20%左右才相宜,其根据是我国目前“国有制这么高的比重如果不降下来,任何别的办法都不可能使国有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从根本上走出困境。”对于这种思路,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其所占比重大只是其中原因之一而非根本原因。现详述如下,与曹思源同志商榷。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寻因 对于国有制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的原因,笔者认为起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有经济的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确,导致了国有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与管理体制的缺位与紊乱,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缺乏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就难以理顺。国家出于财政亡的考虑,要求多收利税,使国有企业不堪重负;企业却只负盈不负亏,经营者出于“政绩”上的考虑,追求眼前利  相似文献   

9.
论日本的公司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莉 《日本研究》1999,(2):19-24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主题,尤其是当前面临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国,传统的国有企业正在向公司化转变,因此,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已成为发展和完善现代公司制度的重要课题,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所在。西方国家和日本的企业...  相似文献   

10.
人大监督的形成、变化、性质、地位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从其形成的历史过程,认识上的变化,内容与形式上的发展,性质、作用、地位,今后要求建议等方面进行论述。这种监督,既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权力制约;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与借鉴了国内外关于议会对行政司法等权力制约的机制与学说。又因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所以该监督是一种单向的和最高层次的监督,与其他民主监督等是有严格区别的。为了加强与完善这种监督,必须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特别是党组织要全力支持人大行使监督  相似文献   

11.
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即非西方社会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理论,是当今中国以至整个世界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不仅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在思考这个问题,提出了著名的依附理论;而且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学者也在思考这一问题,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等多视角作了多方面的探讨,例如,影响极大的发展经济学,就是如此;社会主义国家的学者同样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最近几年的社会发展研究热就是最有力的证明。然而.上述理论在对“现代化”范畴的使用中t却出现了模糊和混乱,因而,如何准确地界定和把握现代化范畴不…  相似文献   

12.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项产业,又是社会公益事业,既属于大农业,又是基础产业和原材料工业,兼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中国步人市场经济的今天,林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林业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离不开会计监督的有力支撑和保障。会计监督就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查等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使之能够按既定的目标和要求来进行。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存在八个突出问题:一是国有企业改革政策被误解。一些地方的国有企业改革被简单化为非国有化,大量变卖国有资产,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并不是要完全消灭国有企业这种形式,而是要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二是泛化“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支付一定的成本,在实施主辅分离和重组改制过程中,以低于资产原值的价格转让产权,不能都视为资产流失。三是出资人利益独立化。在国有资产改革过程中,“出资人”代表为追求资产增值最大化目标,不顾长期目标、战略利益而变卖国有企业。四是国有企业被外资化。当前,我国制造业中的一些排头兵企业已经或正在被跨国公司并购重组。五是优质企业境外化倾向。我国一些优质企业大量境外上市,直接影响到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导致国内资本市场因缺少优质企业为新股的有力支撑而活力不足、规模萎缩及资源配置功能被弱化。六是企业自主创新被股权左右。在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过程中,一些骨干企业陆续被外资控股,失去了自主创新的主动权。七是公司治理结构陷阱,在公司治理过程中董事会的构成外部董事占绝对多数,公司的决策完全被外部人控制,公司治理运行失控。八是同一出租人条件下的不真实竞争。在同一出资人条件下创造不同的竞争主体,在不同行政部门隶属下无序竞争,应按“从优原则”以优势企业为龙头进行整合,把优势资源集中中于优势企业。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不从法律上明确或重新界定产权,改变原有的国家所有制或国有企业的财产制度,就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亏损严重的落后局面,而如果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装备程度都比较高的国有部门长期处于不死不活状态,势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乃至中国的现代化大业产生消极影响。这样,人们就把注意力转到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上来了,并把它作为下阶段改革的一个重点。关于国有大中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模式设想,撇开细枝末节,可以把它们归纳为两种不同的思路。第一种思路同意对原有的国家所有制进行改革,但是认为需要改革的只是国家所有制的实现形式而非其本身,通过政府调控职能和财产所有者职能、所有权和经营权(控制权)的“双重分离”,在保留国家所有制、实行国家控股模式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5.
所谓海域使用法律制度的监督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海域使用管理中,在相关法律下设立的监督管理体制的设置形态,以及在法律中对监督管理体制、相应机构之间监督管理权限的划分。包括两个方面的核心内客:一是管理的组织模式,包括机构设置、职能职责划分及其编制等;二是监督管理活动的运转机制。我国海域使用管理的体制形态,应该是海域的权属管理和海域使用中各类基本关系的调整及使用中的政策、区划、论证、审批、市场、登记和法规性、技术性文件的制定与实施等,由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在统一管理下,国家的有关部门可按其职能、职责分工和法律规定权限实施相应的管理工作。沿海地方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按各自行政管理系统运作相应的管理职责。也就是“统一管理与分部门、分级管理”的体制模式。  相似文献   

16.
试析组建国有控股公司的途径冒洁生解树江目前,企业界和经济理论界在政府如何组建和发展国有控股公司的问题上主要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主张通过对企业集团进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而组建成为国有控股公司;另一种主张依托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总公司,组建国有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国有企业是通过改造(赎买、公私合营)民族资本,没收官僚资本以及国家投资兴建新企业等方式建立起来的。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为国家做出了辉煌的成就。到1992年,50万个国有企业拥有固定13000亿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在国有企业推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利改税、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等改革措施。国有企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居全国前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省国有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尤其是亏损问题日益显露出来,困扰着我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据统计,1996年全省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为54.44亿元,其中国有经济亏损总额为45.72亿元,占84%。①尽管就世界经济而言,国有…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指令性政治—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身份及其行为从属于国家党政权力组织的正式序列,企业缺乏在国家计划之外自主发展的能力空间,同时也为政治—行政体系的运行制造了障碍。从1978年起,国家政治—行政体系开始放松对国有企业的垄断性权威控制,并逐步确立了国家和市场的双重不完全规范机制。在国有企业渐进式的改革进程中,对产权的合理处置是核心问题。中国国企改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对绝对产权和相对产权作了比较明确的界分。在此基础上,国家政治—行政体系完成了与国有企业“权力共享”的变革:一方面,政治—行政体系向国企管理者进行权力的功能性委托;另一方面,政治—行政体系最大限度地滞留权力。国企改革引发了国家政治—行政体制的积极反应,并通过市场自由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双重努力,实现了政企之间切实可行的权力平衡机制。中国国企改革与国家政治—行政体制变迁的事例,提供了一系列经验性的有效启示  相似文献   

20.
城市管理体制是由城市管理权限的划分、机构的设置、方式的确立和机制的运行等综合起来的相对稳定的体系,它是城市管理工作和整个国家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城市管理体制建设,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及时作出了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增创城市管理体制新优势的重要决定,并形成了改革的总体思路,逐步付诸实践。市委、市政府作出的这一决定,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与理论依据。一、广州增创城市管理体制新优势的实践依据(一)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增创体制新优势是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