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儿童“读经”现象引发了学界的广泛争论,儿童“读经”的本质是一场经典文化的教育活动。在“经”的选择上,要关注文学的经典,在内容上要体现广博性、科学性和递进性;在“读”的问题上,不仅要关注儿童的兴趣,而且要处理好“阅”与“读”、“读”与“解”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王蒙 《社区》2011,(32):54-54
什么是智慧?是“知识多”吗?不。知识多,是渊博,是活字典,未必就是智慧。掉书袋的人,学贯中西、文通古今的人,是学问大家,但未必是最好的智者。仅仅有一种绝活,人们会称赞你心灵手巧,称呼你是能工巧匠,却不一定认为你很智慧。  相似文献   

3.
基于身体社会学视角,探讨了在幼儿园这一教育场域中,由于教师对幼儿“前台”与“后台”生活的割裂,塑造了幼儿去个性化的身体,最终达到了对幼儿身体控制的目的,却造成了幼儿本性的束缚和压抑。为此,提出幼儿园“前台”与“后台”相互融合的策略:一是增加“后台”自主活动时间;二是扩大“后台”自由活动空间;三是注重幼儿“前台”与“后台”的身体体验。  相似文献   

4.
话语研究不仅关心人们如何言说,而且更为重视分析决定言说方式的深层动因。“非遗”保护既是一个社会各阶层权力角逐的场域,又是一个可通过不断协商达成共识的平台。人们对于“非遗”保护的认识人言言殊的根本原因在于参与“非遗”保护的社会各阶层各自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一致。“非遗”保护工作正是在争论中逐渐确立了自身的工作目标、指导原则、实施方案,体现了极强的话语建构性。“非遗”作为一种传统生活方式的隐形载体,活态传承性是其精髓与灵魂;“非遗”保护必须以人为本,只有让“非遗”与现实的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发生联系和耦合,“非遗”保护才可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5.
“中体西用”思想产生于中西文化激烈交锋的晚清时期,它的提出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及中国向近代化迈进具有积极意义。随着人们对西学认识的加深,“西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并不断触及到西学之本,有些人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之内,也很难完全如愿。于是到了戊戌维新时期就突破还是继续维持“中体西用”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的“生命在场”。 理想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体的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生命体彼此分享阅历、积累、心态、情感、观念、价值取向等,已在学生周围构成一种“场”,是“思维场”,也是“情感场”;是“道德场”,也是“生活场”,姑且统称它为“生命场”吧。  相似文献   

7.
张载是北宋“气”学的代表人物。张载为规定和诠释“气”范畴,运用了“太和”“太虚”“太极”“神”“化”“道”“易”诸范畴,张载对这些范畴的理解和说明,又离不开对“一”“两”范畴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对张载哲学中的“一”“两”范畴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与辨析,可以真实地论定张载哲学的基本架构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到底什么是真、善、美?这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项基本课题,就是对“真”、“善”、“美”的诠释,揭示它们的理论意蕴和现实指向。马克思在对基督教思想、唯心主义、传统唯物主义的批判中提出了实践唯物主义。就“真”而言,实践是真理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真”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形成的认识内容;就“善”而言,“善”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一种意识形态,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中,“善”的内涵各不相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善”指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就“美”来说,实践是“美”的源泉,只有劳动之“美”才是真正的“美”。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朱熹“义”、“利”思想的现代意义,运用文献研究法等方法对朱熹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朱熹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对“义”和“利”进行了阐释,指出“义”是“天理之所宜”,是“心之制”,“利者,人情之所欲”;朱熹不仅继承了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而且进一步把“重义轻利”思想与“理”联系起来,对其作了本体论的论证;其意义就在于告诫人们在现代社会既要重视“利”,也要重视“义”,当“利”和“义”冲突时首先要取“义”。  相似文献   

10.
信天游“兴”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天游“兴”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上句只借物以起兴,与下句歌意了不相关,但可从韵脚、语势上引起下文,这称为“起兴”,是信天游“兴”的初级形态,带有原始性;二是上句未全为比而借物取兴,与正义相关,这称为“比兴”,可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激起人们广泛的想象,标志着信天游“兴”的成熟,是信天游“兴”的富于艺术性的高级形态。信天游“兴”的发展,不是高级形态取代初级形态,而是同时并存,足见信天游“兴”的历史悠久,根深蒂固。近半个世纪来,陕北民歌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信天游“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却处于低谷,这警示我们,莫让信天游“兴”成为一种文化遗产束之高阁,而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中的“之类”句式 ,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就已形成 ,是人们用来强调同类事物或同属性事物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之类”是由指示代词“之” +名词而构成的一种固定形式。唐以后 ,随着“者”字改用“这”字 ,“这”就有了指示代词的用法。于是 ,在现代汉语中 ,“之类”就分化出“这类”、“这一类”和“一类”等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2.
陕北方言称谓语“强强妈妈的”中的“的”的用法值得人们探讨。某人家有个孩子叫“强强”,别人在交谈中就会称强强的母亲为“强强妈妈的”。普通话同样的称呼为“强强的妈妈”。这两类称呼的指称义是同一的 ,而表达形式则完全不同。也就是说 ,在表义上 ,“强强妈妈的”=“强强的妈妈”,形式上只不过是将两种表达形式中的“的”语序作了调整而已。如果这样来看 ,这两种格式中的“的”似应同属一类词 ,即均是结构助词。但实际情况是在陕北话中 ,“强强妈妈的”绝少用“强强的妈妈”来替换 ,如“强强妈妈的上班去了”等 ,除非是要强调整或澄清…  相似文献   

13.
肇始于1936年10月的“反差不多”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场自由主义文学和左翼文学间引入瞩目的文学论争,作为双方主将的茅盾和沈从文虽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但今日看来,二者间却有许多共通之处.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新八股”、“公式主义”与“差不多”的问题,发现了当时文坛存在的“差不多”的创作现状,并开出了差不多的“药...  相似文献   

14.
释“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以钱解钱”的方法,从“诱”、“讹”、“化”三个基本概念看“化境”说的内涵和实质,译者只有充分发挥译作的正”诱”功能,努力避“讹”求“化”,缔结一场文学或文化姻缘,才能实现钱钟书先生一贯的“打通”思想,最终通向人类文明的巴别塔。  相似文献   

15.
一在现实生活中 ,“小康”一词使用的频率很高 ,其涵义有二 :其一 ,指人们的生活已不愁温饱 ,较为宽裕 ,可安然度日 (《辞海》即如是解释 )。其二 ,指社会发展是分阶段的。成书于西汉初年的儒家经典《礼记·礼运》篇 ,把理想的社会称为“大同之治” ,在这样的社会里 ,人们已突破家庭的局限 ,“天下为公” ,大家过着同样的幸福生活。人类社会进入“大同之治”之前的阶段为“小康之治” ,在这一阶段 ,人们还受家庭的限制 ,“天下为家” ,即人们仅顾小家的幸福 ,得用法纪、制度约束自己 ,维持秩序。二把“小康”这一概念引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是…  相似文献   

16.
《山西老年》2014,(6):10-11
前不久,一场由“宝宝军团”发起的互联网金融大战,开展得如火如茶,各界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监管的讨论也风起云涌。无疑,这场讨论,引起更多的人关注“以钱生钱”之道,使得“理财”进一步走近越来越多的人们,许多老年人也加入到这一理财大军中。  相似文献   

17.
“年”在汉文化中作为一种怪兽,因其出现在除夕之夜并伤及人身而被人们用种种方法驱逐之,由此成为汉族过年习俗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无独有偶,在藏文化中。也有一种叫做“(?)”(汉文中译作“年”、“念”或“宁”)的怪物,而且自成系统。它与汉文化中的“年”似乎有相当程度的类同之处,甚至可以说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 ,日、俄为争夺中国东北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最终 ,俄国以中国的利益为代价 ,暂时满足了日本的扩张野心 ,将俄国在中国东北南部的一切权益 ,未经中国政府同意 ,私下转让给日本。战后 ,日本在中国东北成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 )。满铁在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侵略的同时 ,并在其“附属地”内推行“除队兵”移民侵略计划 ,以期达到壮大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实力 ,抵御俄国的战略目的。但事与愿违 ,由于满铁决策者们的盲目求成 ,移民者的经营不善和厌恶农耕 ,使得满铁“附属地”的“除队兵”移民仅仅推行了 4年时间就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9.
热贡“六月会”的宗教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贡“六月会”是青海同仁地区藏族、土族及部分汉族群众普遍参与的宗教性民间节日 ,关于其文化内涵 ,人们各抒己见 ,说法不一。文章运用宗教学理论就热贡“六月会”中的民间信仰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海马 《金陵瞭望》2009,(12):70-70
何为“人文精神”? 这是一个新词.《双语词典》里面是没有的。而且。它是典型的“中国制造”。它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学者陈晓明等人的文章《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该文引发了那场著名的关于“入文精神”的大讨论.或者说,中国当代思想史上一场“大混战”。但是.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湿战”之后.除了产生了几个学术明星之外,似乎并无什么结果。“人文精神”终为何物。反而是越辩越模糊,从糊涂开始,以糊涂终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