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芳 《社区》2001,(3):64-67
我在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居住过三年,其间只搬过一次家,使我有机会感受丰富多彩的美国社区文化。在美国社区文化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社区居民热心为社区服务的精神。不论我曾经居住过的纽约市上西区(Upper West Side,隶属曼哈顿第七社区),还是我搬家以后居住的茉莉小丘社区(Murry Hill,隶属曼哈顿第六社区),社区的居民都尽自己的能力为社区服务。  相似文献   

2.
谢芳 《社区》2001,(1):58-61
纽约市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大城市,人口732万。有5个行政区,它们分别是: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斯泰腾岛区、布朗克斯区和皇后区。这5个区又被分为59个社区。其中,本文所谈的曼哈顿区是纽约市政府所在地,有12个社区。从纽约市曼哈顿区社区的划界来看,基本上做到既照顾地理位置,又照顾相同的社会、人文背景。纽约市社区划界,每10年举行一次,下次划界的时间是在2003年。  相似文献   

3.
甲:“哥们(儿),昨晚到何处去了?”乙:“上图书馆,坐‘冷板凳’去了。”甲:“好哇,你真不错!还能想到去那儿‘附庸高雅’。”乙:“说来着实惭愧,两年有余仅三次。”甲:“不瞒哥们(儿),直到现在,我那借书证还‘休闲’着呢。”  相似文献   

4.
德国所有大学的图书馆都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只要办理一张借书证就可以随意进出。作为访问学者,刚到柏林不久,我便办理了一张柏林科技大学的借书证——这儿离我寄居的住所只有一刻钟左右的车程。一个周六下午,我来到这所大学的图书馆,翻阅一些最新的杂志。临走前读到  相似文献   

5.
史芳芳 《社区》2009,(31):49-49
时光匆匆,一转眼我在社区已经工作了8年。这些年,我对社区工作由陌生到熟悉,由力不能及到完全胜任。现在,每当我走在社区里那一条条熟悉的大街小巷,看到那一张张热情的笑脸,听到那一句句亲切的问候,我总在心里感到无比自豪。回顾在社区工作的这段时光,使我深刻感受到,只有真心实意为居民服务,才能做好社区工作。  相似文献   

6.
易永春  张道金 《社区》2012,(4):27-27
一提起开展社区文化活动,许多社区工作者首先想到的可能都是文艺演出、游戏比赛等。其实,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不仅限于此,可以从多元化的角度去挖掘。  相似文献   

7.
星海 《社区》2005,(16):35-36
我初次听到“公民馆”这个词,还是我刚到日本不久的时候。一天晚上,一个朋友打来电话,问我能否参加一个在社区“公民馆”里举行的交流会。他告诉我,他们组织了一个“日中友好交流会”,每月活动一次,现有十几人参加。其中有公司的老板、职员、家庭主妇、还有几个从中国来的留学生,他们都居住在公民馆附近的社区。因为我很想多结识一些朋友,所以很高兴地答应了。公民馆是社区里一座不大的建筑。初次踏入公民馆,我就发现里面还有一个图书室。他们告诉我,这里的图书室和外边的图书馆一样,可以在里面看书,也可以把书借回去。办借书证的手续也很简…  相似文献   

8.
《社区》2003,(7):12-12
凡是到过广西观摩、观察或探访过社区直选的中外专家都不难发现,起步晚、基础差的广西社区建设是在全国其他省市城市社区建设突飞猛进了数年,但却因种种原因使社区直选尝试举步维艰,甚至认定为不可逾越的情况下打破坚冰和僵局,成为“第一个敢吃螃蟹的地区”,成为中小城市尤其是城镇社区直选一发而不可收的必然定势。进而奠定社区自治发展战略的雏形,那就是首先推动基层的民主选举,即推动社区直选在中小城市、城镇取得突破,积累经验,然后再在大城市发展。在这样的基础上,有可能出现中国社区自治和民主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韩全勇 《社区》2004,(8):17-17
读者:全国各地正在进行深入的社区建设,那么到底什么是社区,究竟应该如何理解社区呢?专家:这是读者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社区”有它特定的社会学含义,不能简单地把“居委会”理解为“社区”。如果对“社区”这个社会学术语作一个通俗的解释,那么用“大家庭”的理念来理解是再准确不过了。在我国社区建设的实践中有这样一个口号,那就是“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在人类历史上,“社区”本来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按照“大家庭”的模式去营造新型现代“社区”也是不会错的。城市社区的概念,是由20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大学经验社会学派发…  相似文献   

10.
宋庆华 《社区》2010,(1):56-58
早就耳闻位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有一家“社区食品合作社”(Park Slope Food Co—Op),是颇具特色、也颇受欢迎的社区机构,访美期间我专程前去拜访。  相似文献   

11.
赵丽 《社区》2009,(7):49-50
每当我走在社区的大街小巷,总会不断地有人同我热情地打招呼,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句句亲切的问候,总让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和自豪。在社区工作了6年,我熟悉了这里的每条街道、巷陌,与这里的居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2.
陈红 《社区》2013,(3):10
日前,一场特殊的"考试"在浙江省宁波市新碶街道米兰社区进行。"考生"是包括社区行政负责人(米兰社区是新成立的社区,还没有经过选举产生的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行政负责人是街道临时指定的负责人)在内的8名社区工作者,"考官"则是50多名居民和党员代表。"考生"依次登台,面向"考官"述职",考官"人手一张民主测评表,  相似文献   

13.
金冬梅 《社区》2005,(13):30-31
王元红:自从丈夫下岗后,我家原本就拮据的生活更加困难了,过年过节时家里格外冷清。后来,社区党员干部逢年过节都要带上钱物来看望慰问我们,党员干部每次家访,我都真切地感到有股暖流涌动全身。社区这么关心我家,我也应当为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洪梅:我是个孤儿,但我并不感到孤单,因为我周围有许许多多爱我的人。长大后,我也会以自己最大的力量去爱别人。王永芝:社区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我看到了,也体会到了,社区就是我的家。让每户居民住得安心,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是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上街街道坊门街每一名社区党员的愿望。特别是对那…  相似文献   

14.
侯春华 《社区》2004,(13):25-26
多点奉献精神走上居委会主任这个岗位,第一意识就是要有奉献精神,处处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为居民做好事,做实事。社区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随着广大居民社区自治意识的提高,社区居委会的责任越来越重大。社区居民的衣食住行都要与居委会挂钩。居委会干部上班有钟点,下班没有点,居民有事随叫随到,哪怕是半夜三更,也毫无怨言。我是2000年经选举担任社区居委会主任的,到现在连任一届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五年来,多少个周六、周日没有休息,晚上加班到十一、二点,我也记不清了。但我心里清楚地知道:百姓心里有杆秤,关键时…  相似文献   

15.
我站在后窗,去社区的那条路可以一目了然,社区主任经常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参加社区的老年活动,因此我不仅对那条路熟,对社区的工作人员也熟。我每次去社区,那几位有大有小的工作人员都是称呼我于叔、于老师,之后就开门见山地给我派活儿,对此我已习以为常,能为社区办点事是我的心愿。  相似文献   

16.
谢芳 《社区》2001,(Z1)
我在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居住过三年,其间只搬过一次家,使我有机会感受丰富多彩的美国社区文化。在美国社区文化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社区居民热心为社区服务的精神。不论我曾经居住过的纽约市上西区(UpperWest Side,隶属曼哈顿第七社区),还是我搬家以后居住的茉莉小丘社区(Murry Hill,隶属曼哈顿第六社区),社区的居民都尽自己的能力为社区服务。 学校从小培养孩子“回馈社区”的理  相似文献   

17.
迟大丽 《社区》2011,(15):20-20
学习中收获,实践中成长,五年的社区工作充实了我的生活,增强了我的责任心,更加坚定了我服务社区的选择。社区平凡的工作,让我深切地感受到:社区干部的角色是多重性的,但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以人为本,服务社区,用真情和爱心架起社区和居民间温馨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韩艳丽 《社区》2014,(22):42-42
没到社区工作之前,我认为社区工作就是一张报纸、一杯茶、一台上网的电脑,每天的工作应该很轻松很简单,就是朝九晚五、坐坐办公室而已。然而,在社区这个岗位上经历了一年的风风雨雨后,我才真正体验到了社区工作的酸甜苦辣,自己的思想也在一件件小事中实现蜕变,逐渐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19.
选择     
《北方人》2008,(Z1)
一天,单位里新来了一名女大学生,小伙子帮着忙去领办公桌,没想到,她竟挑了一个小时都没有挑好。小伙子说,差不多就算了,不就一张办公桌嘛!结果那名女大学生说,我刚毕业分配来,有可能这张办公桌要陪我一辈子呢!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句话对小伙子产生了很大的震动,一想到一张办公桌要陪自己一辈子,  相似文献   

20.
余大山 《21世纪》2001,(3):42-44
英国图书馆的作用可以说胜过所有其他的文化和娱乐机构。全国58%的人有图书证,每年借出的书超过4.8亿本。 有人说,英国喜欢足球的人多,但到图书馆的人比到足球场去的人要多得多。 没有围墙的“大学” 英国的图书馆真是不错。首先是分布广。英国共有4500座图书馆,数量远远超过博物馆。其次是手续简便,在社区内的任何一家图书馆办理图书证后,都可以同时在社区内的所有图书馆里借阅。办理图书证的手续可谓简便之极,只要出示一下你的身份证,就可以立即得到一张图书证。记得当时与我一起办理图书证的一位朋友没有带身份证,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