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可乐》2006,(3)
尼采说,创造女人是上帝的第二个错误。当然,第一个错误是创造了男人。时代变了!越来越多的女人们热衷于上位游戏。不甘心做男人的猎物,抛弃顺从和迎合,摆脱被压迫的被动地位,倒转乾坤!上位女人,不安于在男人的摆弄下生存,只要一有机会,便毫不犹豫地挺身而起,主动掌控生活节凑,主宰自我 HIGH 点。她们目标明确、个性鲜明,她们服从自己的欲望,颠倒众生眼光。一旦成功上位,她们无不青春焕发,魅力无穷……"我们最大的恐惧不是自己太无能,而是自己太强大。我们的光芒而不是黑暗,最让我们害怕。我们问自己,凭什么我们就才华横溢?实际上,凭什么我们就不能?"玛丽安·威廉森如是说。我们并不鼓励女权。事实上,女人上位并不等同于女权主义的胜利。但是,尊重男人权利的同时,我们绝对尊重女性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长期被压迫而呻吟着的女人,凭什么不能翻身上马,快乐地尖叫?  相似文献   

2.
范军 《社区》2002,(1):43-43
都说女人如水,我们且看看大江南北流淌着怎样的水。北京女人 宽广的河北京女人就是一条河,北方的河。河道宽阔,河岸干而硬。北京女人的美透着随意和大气,这是北京在女人身上折射出来的后果。但是北京女人怎么看都算不上性感。有大喜大悲时,基本不加掩饰。多热情,少柔情,她们和男人一样健谈,谈论的话题从政治到体育,十分中性。从身量、打扮、气质甚至皮肤,都拒绝细腻。好像所有的北京妹都有一种政治家气度,她们仿佛都见过大世面,而且很文化。在她们身上,公共意识要多过个人意识。所以很多男人都说应该让北京女人去做教师,如果让她们做老婆,那  相似文献   

3.
白山 《社区》2010,(3):16-18
我们在生活中共同面对许多问题,有些是个人的,有些是家庭的,而关注”社区社会生活”就是关注生活中的社会公共问题。本刊将在“社区看点”中推出一系列有关社区社会生活的话题,比如防火、环保以及某种社区文化的推行等等。本栏目希望您参与,在这一平台上让读者分享您的智慧和经验。  相似文献   

4.
虽说如今的女人都知道,最靠得住的不再是男人,而是自己,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借男人的力。一些女性,总爱结交一些“烂”男人做朋友,他们耍酷、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牢骚满腹、不负责任,跟他们厮混没有任何长进,他们的表现让女性对男人一次次失望……而当这些女性从青春的迷惘中惊醒,却发现那些优秀的女人身边总有一些出色的男人围绕,不知不觉中令她们已经站到了高处。一位事业颇为成功、刚刚荣升了高级主管的女性在接受记者专访的时候,透露了一个成功的秘密:“碰到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聪明女人的身边总可以找到几个愿意帮她一把的有实力的男人。对于女人而言,男人理性的思维方式是在职场中最值得借鉴的。”这位女性的言下之意是:成功的女人身边总有许多优秀的男人在帮助她,这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生活中共同面对许多问题,有些是个人的,有些是家庭的,而关注社区社会生活就是关注生活中的社会公共问题。本刊将在社区看点中推出一系列有关社区社会生活的话题,比如防火、环保以及某种社区文化的推行等等。本栏目希望您参与,在这一平台上让读者分享您的智慧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北方人》2007,(9)
有一种女人,她们会喜欢每一个遇到的男人,无论那个男人高矮胖瘦年长年幼,只要那个男人是男人,且肯对她们态度稍微积极那么一点,比如说主动约约她们,给她们打打电话,发发短信,那么她们就不再考察这个男人其他方面的品质了,她们对待那些遇到的男人,  相似文献   

7.
撤切尔夫人常说: "生活本来就是自由选择。"这无疑反应出了众多当代女性的思想特质, "她们不再过多地依赖我们,她们受过高等教育,她们追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她们谈恋爱的速度就像吃快餐……"男人们开始絮絮叨叨地抱怨着。生活中,女人们紧跟时代变迁的步伐,因为这样才够时尚,或是一反其道,那样才叫复古。无论演绎时尚还是复古,都是女人的拿手好戏,只因成就美丽。女人是花,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脱颖而出,怒放在每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滋润它们生长的则是细针密缕地工作所换取的报酬。自立,在这复杂的过程中熏陶成性。  相似文献   

8.
女人信箱     
《女人世界》2007,(5):12-12
《女人世界》编辑部: 刚刚收到3月刊的《女人世界》。那新颖的设计,诱人的彩版,图文并茂,让我爱不释手。尤其是3.8特辑财智女性栏目,让我对成功女性有了更深层的理解。社会的文明进步,经济的繁荣发展,观念的开放更新,生活品位的提高,让女性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她们是我们女性的代表和骄傲。真的感谢《女人世界》给我带来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俄罗斯女人是全世界男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很少有人可以把她们说清楚。她们是永远的传说,她们留给这个世界的,似乎只有娇媚无限的容颜和变化莫测的身材。有一首歌这样唱道:"谁能打开她们的心灵,揭开俄罗斯女人的谜底?"俄罗斯长得最冷艳的女人,当数西伯利亚女人,这是俄罗斯男人的评价。问其究竟,他们说,西伯利亚女人的自然之美与生俱来,她们  相似文献   

10.
张弛 《社区》2008,(35):34-35
每个女人都有她的可娶之处。但基于一夫一妻的限制,迫使男人在这个问题上不得不慎重挑选。虽说是总有一款适合你,但你未必会有这个精力和机遇。因此,按城市这种地理或行政区划给女人分类,便变得风行起来。我比较倾向于找北京女孩,总的来讲,我见过的北京女孩一般都比较独立,她们很少依赖男人,花他们的钱。所以跟她们逛商场我非常放心,她们绝不会拉着你的胳膊要这要那。我认为这是北京女孩的最大优点。  相似文献   

11.
法国女人是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女人,她们处处都显得高贵、优雅,极富教养。这是你在大街上转一圈就能领略到的风采。而要领略法国女人的生活品位以及她们的勤劳贤惠,却要从居家生活中去见识。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与作文》2007,(3):106-106
1、女人为什么要穿高跟鞋? 因为女人知道她们天生比男人矮一截。穿高跟鞋是为了弥补她们心灵上所造成的这种创伤。  相似文献   

13.
酒品与女人     
《北方人》2006,(5)
“剑南春”——此类女人是属于淫荡型的她们有着或幸福或悲哀的家庭,但家是锁不住她们的心的。只要一有机会,便会红杏墙头俏。她们不会体会家人和老公的感受,只求自己感官的刺激和欲望的满足,又名——“见男春”是也。代表人物:潘金莲“泸洲老窖”——百年孤独型人如此酒,她们一般有着良好的家教,受过古典艺术的熏陶。但对于男人,却从来都是眼高手低。或许是因为不知如何才能把握男人的心,或许是男人不知该如何理解此类的女人,总之,她们寂寞并孤独着。永远抱着“几经风雨情自珍,枯木又逢春”的爱情幻想。代表人物:张爱玲“贵州茅台”——得陇望蜀型正如茅台酒的广告定位一般,几年里换了几次,一会打国酒  相似文献   

14.
懂事的时候,我听别人说,如果没有这个女人就没有我的存在了。可我那时不明白,也就没问下去。后来女人带我离开了乡下,来到镇上生活。家里只有我们两个女人,我上学,她上班。这个女人文化不高,所以只能在一家工厂做清洁工。女人相貌不错,在我见过的女人里算是中上等。但我不明白,她为什么没找个男人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15.
凯蒂 《华人时刊》2004,(3):23-24
也许是机缘,也许是命运。移民路上,她们比别的女性更多了一番情感的体验。在选择了异国婚姻后,她们面临着文化背景、饮食习惯、待人接物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然而,相信爱是不分肤色的中国女人,用她们的善良、温柔、聪慧、勤劳,包容了两人世界的所有不同。而在经营自己的中洋结合的婚姻中,尽管也有一些无奈和挣扎,但更多还是一些不被外人所知的甜蜜故事……  相似文献   

16.
女人如水     
女人如水,这是个老掉牙的话题。自从贾宝玉看到情人林黛玉一年四季泪流成河后,便一口认定女人就是水做的。而后不知又有多少后来人极其赞同并附和这个观点。我想原因有:女人除爱掉眼泪之外,还有很多的方面更像水。比如女人的温柔,柔情似水嘛,即使再刚强的男人也挡不住这样的柔软。又如,河东狮吼,这是水的强大,就像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倒一切,被吞没的倒是男人。再如,沉迷于灯红酒绿中俗称“堕落天使”的女人,简直就是污泥浊水,而又有多少男人能出自污泥而不染呢?而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女人果真如水,为什么不会是蔚蓝色的大海呢?!她温柔、…  相似文献   

17.
肖舟 《华人时刊》2004,(6):19-21
她们大多有过一段不幸福的婚姻,赴日时往往把自己的子女寄养在亲戚家里; 她们大都在日本成了家。丈夫比她们年长许多; 她们把婚姻当作改变自身命运的一次冒险。能心想事成吗; 她们的异国婚姻有着异样的酸甜苦辣。 日前,一些嫁到日本的上海女人回国探亲。她们聚会时,谈起了各自的婚姻经历。  相似文献   

18.
《没有女人的男人》这本故事集刻画的男主人公在他们各自的职业领域内都表现出一定的勇气,但在伦理价值日趋多元化的当代文明语境中,尤其与自然、与女人对话的过程中,这些硬汉子们却执著于人类优先、男性主体优先的地位,一味想征服自然、支配女性,因而不可避免地在现实层面中陷入困惑与痛苦。正是在这种主体优先价值难以兑现的现实性伦理困惑中,海明威反思着人类优先、男性主体优先的伦理价值取向所导致的人的现实性生存困境,努力探求着人类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而海明威对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互蕴共荣关系的认识,他对自然和女性内在联系的认同,以及他对西方父权制文化的质疑都与生态女性主义所极力倡导的伦理关怀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古希腊神话中,女性从女神被贬为女奴。而生活在男性权力夹缝中的女人,无论是扮演哪种角色,或是妻子、母亲、还是英雄;甚至是沦为玩物、祭品、妖魔,都是被压制着,并承担起她们的主宰者--男性给她们带来的一切罪名和痛苦。本文拟从古希腊神话的女性形象出发,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男权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家长制度下苔丝和珍妮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20.
说到社区,不能不提及母亲,因为一位母亲就是一个家庭的代表,而家庭是社区的细胞。日本东京的家庭,一般由女人充当代言人,对家庭事务进行管理,一般称之为“家庭主妇”。顾名思义,家庭主妇的工作在家庭,而不在社会。日本的家庭主妇占多大比例?各种统计部门的说法不尽相同,一般认为大约占到50%左右。其余参加社会工作的妇女,相当一部分是非正式工,不能算是真正的会社成员。她们比男人的闲暇时间更多些,料理家务的担子自然比男人重些。男人不管家、不参与社区事务,在日本是通行的做法。在社区生活中,女性是主角,可以称之为“母系社区”。这是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