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5.
王魁星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4)
"清词丽句"固然是唐末五代诗人韦庄诗风的特点,但韦氏却并非是唯美的形式主义者,他的诗歌往往在清词丽句的华美中蕴含着浓郁的伤时、伤事、伤己情愫.就其诗歌所选题材与所要表达的情感而言,韦庄与杜甫诗作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即二人诗作中都有鲜明之"我",然而杜诗中之"我"乃心装天下之大"我",韦诗中虽不乏有忧国忧民的大"我"之悲,但在大"我"之中却往往多了一层顾影自怜的小"我"之叹. 相似文献
6.
7.
方齐珍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6)
学习完《数的整除》这一单元后,我进行一节复习整理教学,设计了如下一道练习题:根据规律填空1、2、4、()、()、()……设计的意图是让大部分学生明确运用约数与倍数的有关概念找出规律:①后一个是前一个数的2倍,②后一个数一定能被前一个数整除,③后一个数的约数就是前面所有的数再加本身,程度稍高的同学能发现,前后两个数的差在依次增加,分别增加1、2、4、8……。在实际教学中,我出示练习 相似文献
8.
Stella的父亲今年78岁,平时身康体健,前几天夜里突发腹痛。Stella很紧张,一大早就带着父亲去看病。老人家10多年前移民澳大利亚时,已经过了退休年龄,也从没上过商业医疗保险;平时有点头痛脑热,直接去家附近的诊所找相熟的全科医生看看,必 相似文献
9.
徐慧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3):45-48
现代语境下,文如其人或文不如其人成为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因为二者都现实存在。借章学诚提出的文德说来探讨复杂的人、文二者关系,从作者和读者两个维度对人、文关系的迷惑提供一定的视角,认为:作者、读者临文时的态度达到“敬”与“恕”是现代语境下人、文关系统一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17.
朋友的一张摄影图片让我多年不能忘怀——两位老人闲坐在一处,京巴犬在旁静静陪伴,背景是一片红墙灰瓦,在蓝天的衬托下,浓浓的北京味道扑面而来.看到这照片的第一眼,我想:这里是北京,这里是我们心中的老北京.如果,不是那蓝天、红墙衬托下的京巴犬,这照片其实并不出彩.然而,因那些小小的狗,让我深深震撼.我总是觉得,安然而幸福的老人,满足而平静的狗狗,会带给人瞬间的心灵安宁.多年来,每当我走过北京的红墙灰瓦,脑海中总有这样的一幅画面闪现. 相似文献
18.
19.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5)
《说稗集》出版了。它是吴组缃先生数十年潜心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论著结集和成果结晶。作为他的学生,我们有幸修习他当年开设的“古代小说研究”、“中国小说史论要”等倍受同学欢迎的课程,也阅读过他发表在报刊上的重要论文;今日捧读此集,一方面如温旧课,如对故人,同时又得到新的收获,颇有温故知新之感。下面谈几点粗浅体会。吴先生研究、教授古典小说时间之长、功夫之深、方面之广,是大家都知道的。而《说稗集》收文仅十七篇,约十八万字,数量并不算多。这除了“文革”使他失去十年出成果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