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倔强了!想让孩子这么做他偏那么做!不想让孩子那么做他偏与你唱反调……孩子为什么逆反?其实,父母教育方式方法不当,是导致孩子逆反的重要原因。做家长的不妨看看自己在教育孩子时,有没有犯以下这些错误。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当你挨父母打时,心里一定满是怨恨;当你受到父母冤枉时,一定满心的委屈,认为小孩子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了。你们可知父母的心理?打你们时他们快乐吗?让我们来倾听一回他们的苦衷和无奈吧!如果你被这篇文章感动了,请把你的想法写进日记,告诉你的父母,或写成作文寄给我们,无论哪种方式,都是爱的表达,让理解与爱架起两代人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曾经有一个女孩子跟我说,妈妈死后,她才知道做家务是多么辛苦。妈妈活着的日子里,她连衣服都不用洗。当你发现人生无常的时候,你是否为自己拥有的一切而感谢上天?我们有所爱的人,有爱我们的人;有父母的爱,兄弟姐妹、朋友和情人的爱,这是多么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4.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与父母怎么就那么难沟通,谈不拢呢?一般的观点是责备孩子不肯向父母袒露心声,说现在的孩子个性强,有心机,不听话。但我们是否也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自问一句:我们是否也向孩子敞露了心扉?是否要求孩子做的,我们带头做到了?  相似文献   

5.
絮子 《社区》2009,(10)
举手之劳,顾名思义就是随手可做的事情。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小事,不用花很多精力,却可以给他人带来方便——当你见到地上有废纸等垃圾时,你会主动拾起来吗?当你见到老人过马路时,你会主动搀扶他吗?当你见到路旁的自行车倒在一边时,你会主动扶起来  相似文献   

6.
几米(漫画家):很多人看我,觉得我很梦幻,可是我有很多悲伤是讲不出来的,因为这样的感觉大家会觉得你不该有的,因为你什么都有了,而且你在创作上也做了一些让大家看到的东西。马龙?白兰度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他说:“我这么有钱,那么有名,可是我人生的痛苦并不能减  相似文献   

7.
黄雀和蝉     
有一只蝉,整天都在唱:"知了,知了!"同伴都听腻了,就问:"你就不能把歌词换换吗?要知道,我们不少刚出生的后代,受你影响,都唱这么两句,这样下去,我们蝉王国歌坛就没有创新了!"  相似文献   

8.
谢飞鹏 《老友》2010,(7):17-17
青阳哥的父母今年刚好都年满花甲,他们三兄弟要给父母搞次寿庆,尽点孝心,让二老高兴高兴。因为我跟他家关系非同一般,又是老师,他们拉了我去当主持人。教了这么多年书,做主持人还是第一次。好在青阳哥先给我交了底:"做先生的,这点事难得倒你吗?  相似文献   

9.
从1+1=2开始,我们一生都在做着无数的算术题。上学时,算术题是必须完成的作业和考试;工作后,开始算计收入,算计开销;结婚后,算计存多少钱可以买一套房,或是养一个孩子。可你有没有算过,自己还能陪父母多久?那么,不妨来做做这道最近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亲情计算题——假设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分成三个部分的问题。什么是意识?你能否把意识置入一台机器?如果你能这么做,你怎么才能确切地知道这一点? 与其他任何科学话题不同,意识--对周围世界的第一人称认识--事实上是旁观者的看法。我知道,我是有  相似文献   

11.
案例结束了忙碌的期末,兰兰终于放寒假啦!但回家没几天,她与父母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多,寒假快乐指数持续下跌。"唰——"上午十点半,母亲叫兰兰起床未果后,直接拉开了卧室窗帘,原本昏暗的房间顿时明亮起来。"都中午了还不起床?二十岁的人了,每天就知道睡觉、玩手机,也不知道做家务。"清梦被扰,兰兰有一肚子起床气:"寒假当然要多睡多玩了,还没到中午呢!"母亲更生气了:"你还是三岁小孩吗?我像你这么大时早就帮着大人做家务了,哪像你这么懒……"  相似文献   

12.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0、1、2、3、4、5、6、7、8、9这些阿拉伯数字。那么,你知道这些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吗?你也许会不假思索地大声告诉我:阿拉伯数字当然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如果你真这么说,那我不得不告诉你:你答错了。我们所称的阿拉伯数字的数学符号原本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了阿拉伯。大约在公元760年,印度  相似文献   

13.
记者:对于远在异国他乡求学的学子,家人对他们的最大的挂念莫过于对他们人身安全的担心。你在美国留学多年,你觉得是这样吗?敬辉:我深有体会。几乎每次父母都在电话里都提这个事,其实我们都是在国内工作并独立生活过的大人了,但是在父母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比如提醒睡觉前要注意检查煤气是否关了,外出时门是否锁了,天太晚最好别外出,交朋友要慎重……好多事。记者:这“好多事”是不是有些担心过度了?敬辉:说白了吧,就是有时候觉得父母“罗嗦”,因为他们天天都是那一套。这可能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吧,父母还是相对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即使我们…  相似文献   

14.
《成才与就业》2023,(4):67-67
笔者发现两个在写论文时容易出错的地方:第一,图或表的短语式说明文字末尾到底用不用句号?一般来说,这样的说明文字中间可用逗号,但末尾不用句号。即使说明文字较长,句中已出现句号,结尾处仍不用句号。第二,重点强调时,可以随意使用引号吗?引号确实有“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这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建华  函璞 《新少年》2021,(1):94-95
甲你对"一"字有研究吗?乙这么简单的字,有什么好研究的!甲你可别这么说,这里面学问大了!乙我不信,这有什么学问哪!甲我问你,你知道带"一"字的成语有哪些吗?乙这还不简单,一帆风顺、一手遮天、一目了然……甲那你知道带"一"字的成语中,有哪些固定的模式吗?  相似文献   

16.
一、别对父母说绝情的话代表话语:我的事不用你管!莫言是五年级学生。一次,莫言要过生日,他想趁此机会大张旗鼓地办个生日聚会,以便多收些生日礼物,便广撒"英雄帖",妈妈看不下去了,就说:"你通知几个要好的同学就行了,何必连不太熟悉的同学都请来?咱可不能贪图小便宜,再说……"  相似文献   

17.
由夏门远华特大走私案引发的关于腐败的讨论已是如火如荼。那天在一辆出租车里,司机愤愤不平地数落着一些贪官污吏,说这样的人该毙,毙一个少一个。我问司机你若是做了官会怎样?司机说他要是做了官儿就不会腐败。我问道:你若是做到了相当级别的官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又没人来管着你,又有那么多的人在巴结你贿赂你,还有漂亮女人投怀送抱,这么多好东西你也忍心拒绝?司机想都没想,很痛快地说:大爷的,我先  相似文献   

18.
1.你认为“对父母感恩”是怎样一种行为?A:人性准则B:道德要求C:社会舆论2.你对“报答养育之恩”怎样理解?A:源于血缘的亲情感激B:社会舆论的说教C:还账3.生话中你经常与父母思想沟通吗?A:经常B:偶尔C:几乎从不4.你对你的父母说过“我爱你”吗?A:是的,经常说B:偶尔说过一次C:不,几乎从没说过5.你经常拥抱你的父母吗?A:是的B:只是偶尔C:几乎从不6.你经常对你的父母说感激的话吗?A:是B:只是偶尔C:几乎从不7.你上一次帮母亲洗碗是什么时候?A:昨天B:上个星期C:不记得了,好长时间了8.你经常帮父母做家务吗?A:是的B:偶尔C:几乎从不做9.…  相似文献   

19.
9月1日星期五晴嘻嘻,给我们上语文课的老师,真有趣。他,大约四五十岁,身穿一套洗得发白的工作服,(明明)慈祥的脸上(却)强装着(出)严肃的样子。最叫人好笑的是:这么大热天,他却戴着一顶黄帽。我们顾不得初次见面应有的礼物禁不住交头接耳地低声议论起来。“这老师,准是个秃子。”“没错,不是秃子,谁这么热的天,还戴着帽子?(!)”“可他这么一戴(这样一来)不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吗?”“嗨嗨,电灯泡,我们有个‘电灯泡’老师,上晚自习,不用发电了。”“别瞎说,你瞧,‘多云转阴’了。”我想,这以后就有好戏看了。9月2日星期六阴果然今天第二…  相似文献   

20.
中考试题读了这封信,你一定会有所触动,也许你会想到自己曾经历过的事,也许你会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把你的经历、思考或感悟写出来,将会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傅雷给傅聪的信(节选)……有件小事要和你谈谈。你写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干净)?日常琐事要做的neat(干净),等于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做人的作风应当是一致的,否则就是不调和;而从事艺术的人应当最恨不调和。我这回附上一小方纸,还比你用的信封小一些,照样能写得很宽绰。你能不能注意一下呢?以此类推,一切小事养成这种neat(干净)的习惯,对你的艺术无形中也有好处。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