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6 毫秒
1.
《论语》中的“知”是一种知识、才智、智慧,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它的内容广泛,可粗分为“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知”来源于“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孔子主张通过“多见”、“多闻”、“多习”、“多行”等方式“学而知之”。“知”是为了获取一种“智”的生命智慧,为了培养一种“仁智”双修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当代中国的新美育,既要理论上回归“生活美学”,倡导一种崭新的“生活美育”,而且也要在践行上走向一种革新的“观赏文明”,最终其整体的目标就是构建一种审美化的“文明生态”。审美不仅是一种“文明素养”,而且也是一种“文化人权”。“观赏文明”是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感性标志,要从“观赏文明”的建构来走向一种审美化的“文明生态”。“文明生态”不是“生态文明”,前者是基础性自然与人类环境的良好基础,而后者则是以前者为基础的更高的文明性的理想形态。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文化精神可以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价值建构提供一种有效的参照。基督教文化不仅仅是“罪感”文化,更是“爱感”文化,它的“博爱”之情与“谦卑”之心有助于提供一种接近于文学本质的“博爱现实主义”;基督教文化是“普世”性文化,它的“普世观”有助于提供一种走出中西对峙模式、实现文化融合的依据和思路;基督教文化对弥漫全球的“后现代”思潮作出了神学回应,力倡一种“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有助于提供一种后现代主义发展的新向度;基督教文化不是律法性的“审判”文化而是恩典性的“赦罪”文化,它的宽恕与宽容有利于提供一种切实促进文学繁荣发展的宽容性批评原则。  相似文献   

4.
发端于现象学中的“他者”是一种重要的哲学观场,它以关注他者的他性、抗拒主体性哲学的消融为特征。“他者”作为一种哲学观场,是对传统本体论哲学的一种反抗;“他者”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对主体性思维的一种扬弃;“他者”作为一种实践的指导原则,强调“区分”与“共在”两种向度;他者观场的核心旨归是尊重生命、善待他者、和解共生。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基督教与犹太教关于“纯洁化”的区别,从而指出在犹太教那里,“纯洁观”但是一种信念、一种行为态度或者说一种人际态度,它更是一种“特别化”的生活形式,这种“特别化”的生活形式既是犹太教徒与别的民族区别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犹太教“世界性”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6.
“赋”字的本义是《诗经》的一种表现方法,后来演变成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关于“赋”、“楚辞”、“辞赋”等的称呼,一直比较混乱,说法不一。“辞”与“赋”究竟是一种文体还是两种文体,它们的源流究竟如何?我们认为,“辞”源于诗,而后又演变成为“赋”,它应是一种文体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并且与《诗经》有着十分密切的借鉴和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新文学家庭矛盾叙事当中,“婆媳关系”是一种十分复杂的伦理关系,由于“媳妇”是一种“植入”型的家庭身份,除了自己的子女之外,她同“婆家”的其他成员,都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这就决定了“婆婆”与“媳妇”之间,不可能具有母亲同女儿那样的亲近感。因此,新文学将其归结为是一种历史文化的遗留问题,并试图通过“启蒙”与“革命”的思想路径,去最终解决中国家庭内部的“婆媳矛盾”。然而,“婆媳关系”毕竟不同于“父子关系”,由于缺乏“血缘”这一亲情的“粘合剂”,即便是“父权”文化体制崩溃以及现代婚姻制度确立,它仍旧会是一种家庭内部生活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8.
“青昏”一词出自《太一生水》,目前对其理解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读作“请问”,一种认为是“道之名”。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然从上下文来看,“青昏”应与“土”为地名、“气”为天名相类,它应指“道(太一)”的名。其含义应为“情昏”,分别代表了“道(太一)”的有、无之双重特征。这与先秦道家关于“道”的特征的论述有着相近之处。  相似文献   

9.
关于魏晋玄学的发展阶段,学术界历有争论。大致说来,有如下三种分法:一为“二分法”,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对此,又有两种不同的分法:一种分为“儒玄”和“佛玄”,一种分为“魏玄”和“晋玄”。前者着眼于义理,后者着眼于朝代。一为“三分法”,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以何晏、王弼、阮籍、嵇康为代表的“贵无论”,以裴頠为代表的“崇有论”,以向秀、郭向为代表的“独化论”。一为“四分法”,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又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何晏、王弼为第一阶段,阮籍、嵇康为第二阶段,向秀、郭象为第三阶段,张湛为第四阶段;一种认为,何晏…  相似文献   

10.
从一种比较哲学视野出发,本文指出和西方一样,中国传统哲学中亦存在着一种“用具的形而上学”,与此同时,还为我们揭示出了中西“用具的形而上学”之间的根本区别;如果说西方传统的“用具的形而上学”的“用具”仅为“有用”的“用具”的话,那么中国传统的“用具”则体现为“备物致用”的“用具”(用器)与“备而不用”的“用具”(礼器)二者兼而有之;进而,如果说前者基于“用器”之用,以一种“道以器显”的方式而为我们更多地彰显了合乎“目的性”的“人”之道的话,那么,后者则基于“用具”的“用”与“无用”的二重性,以一种“道以器显”的方式,使中国哲学既走向了合乎“目的性”的“人”之道,又走向了“目的性”消解的“天”之道,而游刃有余、从容中道于“天”、“人”之间.无疑,中国哲学的“器”的二重性的揭示,不仅以一种体用不二的方式使其亦“天”亦“人”之道的哲学之谜得以破译,也为“器的文明”旗帜下的现代人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提供了一种可操作性的器用实践方式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美学的根本出发点是“人”,围绕着“人”来谈美从而使整个中国美学充满“诗意”的精神。中国美学是一种感悟的美学。西方美学的根本出发点是“物”,围绕着“物”来谈美从而使西方美学表现出一种“求知”的精神。西方美学是一种理性分析的美学。  相似文献   

12.
从身体的维度出发,揭示了西方哲学对“身体性”问题两种截然不同的解答:其一,传统西方哲学将肉体和心灵的关系置于一种对立二元论的基本构架中,使肉体在意识哲学中一直处于一种隐匿和遮蔽的状态。其二,后现代哲学家用“肉体”来反抗意识哲学的独断性。展开了所谓的“哲学肉身化”运动,又将肉体以及与肉体相关的一切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以上这两种哲学在“身体性”问题上仍然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独白式”的主体性哲学,而要真正解决“身体性”问题,只有坚持的一种“身体间性”维度的现象学精神,才可能达到“身心合一”的完美之境。  相似文献   

13.
对于孔子所言的“君子不器”,后人大致有两种解读。一种观点基于“专”与“通”这一对范畴,认为“君子不器”意味着君子不局限于一才一艺,而要博学多能;另一种观点基于“道”与“器”这一对范畴,认为“君子不器”意味着君子要不拘泥于“器”,而要以“道”统摄“器”。前一种观点用“器”去解释“不器”,使得“君子”与“小人”的界限丧失;后一种观点突显了君子的超越性和独立性,合乎孔子对君子志于大道的界说。“君子不器”蕴含着“学者”追求成为君子的次序。这一次序展现着“道”与“器”的辩证法:从“本体论”的角度而言,行道在先,学艺在后;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学艺在先,行道在后。现代教育是专业教育,在对培养学生对“大道”的把握上较为薄弱,从而导致种种问题。“君子不器”中的教育思想提醒我们要从“道”出发,以“道”为目标,培养“向道”的君子。  相似文献   

14.
“凡是”与“所有”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是”与“所有”语义上通常认为没有任何区别,其实二者并不相同。从句法位置上看,“凡是”只能出现在句首,“所有”则能出现在句子的多个位置;从语义上看,“凡是”并没有“所有”的意义,而是句式赋予的;从词性上来看,“凡是”是连词,“所有”则是形容词。“所有”侧重于断定一种现实情况,而“凡是”侧重在断定一种条件联系,更接近于“只要是”的意思,甚至包含有一种轻微的假设意味。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对“自由个性”的理解首先是一种真正的“个人的独立性”,这种“个人的独立性”是一种基于“人本身”基础之上的独立性;“自由个性”还是一种基于“人本身”和“个人的独立性”基础之上的“个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自由个性”更是一种基于“人本身”基础之上的“每一个个人”个性独立、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生存状态。“自由个性”这一内涵表明了追求“每一个个人”的个性独立,自由及解放优先性与真正意义上社会平等和谐的统一是马克思学说的真正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6.
朱熹崇尚“理” ,追求“理”的最高理想境界 ,而“理”是“一个人生”“一个世界”的内在结构 ,并非远离人的彼岸世界之中的“上帝”“绝对理念”等东西 ,所以“理”(诚、仁、乐的统一体 )与人有着一种天性的亲和力 ,是值得人敬仰和爱戴的世界和信念。正因为“理”的崇高性 ,人们在获得过程中就必须保持一种崇敬的心理状态。这种对“理”的崇敬所获得的一种自觉的深层的心理结构 ,也就成为朱熹所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 (包括审美和道德境界 ) ,“敬”是获得这种境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7.
“民族”和“民族主义”是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基石.20世纪初以来,中国学者对“民族”和“民族主义”一直存在歧义.目前,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民族”和“民族主义”是政治概念,一种认为是文化概念.笔者认为“民族”和“民族主义”既要从政治上界定,又要从文化上界定.只有这样,才会全面理解“民族”和“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8.
“雅”作为范曾美学思想中的一个核心范畴,它是洗尽铅华的大美之境,是纯正古典的“中和”之美,是“去物去我”、引导人类返璞归真,走向和谐之境.范曾艺术上卓尔不群的气质和清峻绝俗的笔墨,是其“雅”之所至.读他的艺术作品,可使你的精神清纯而高华.因此,“雅”在范曾的美学思想里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风度,是一种气质,是一种胸襟,是一种豁达,是一种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说文段注》的用语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会意”、“形声”“亦声”等,它们是用来说解字的结构的;另一种是“所以”、“者”、“也”等,它们是表示“释词”的语义的。  相似文献   

20.
当“巧构形似”由一种艺术表现方法变成一种艺术风尚而被人们所追奉,也就意味着一种成熟的艺术风格即将形成,“形似体”正是这一风格特点的理论概说。与“元嘉体”的表述相比较,“形似体”非常明确地抓住了元嘉三大家诗歌特别是山水诗所共同具有的一个艺术特点,即“巧构形似”。因此,“形似体”可以作为“元嘉体”的一个补充,同时也为我们理解“元嘉体”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形似体”基本的美学特点是:对自然景物外形的高度逼真的模仿和描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