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保根 《社区》2004,(24):47-47
医疗美容纠纷,是指消费者到医疗美容机构进行美容时,由于医疗美容机构不适当履行相关约定或其他原因造成消费者财产或人身受到损害所产生的纠纷。医疗美容纠纷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施术者术前不征求受术者的意见,按照自己的审美观主观决定手术方式,导致受术者不能接受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经营者或其他社会活动者怠于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而使他人人身或财产受到侵害时,既可以从合同法也可以从侵权法路径为受害人提供救济。但比较而言,合同法上的安全保障义务的保障力度是很有限的,要求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者承担侵权责任具有更强大的保障功能,保护范围也更广泛,更能体现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彰显人文主义的关怀,填补侵权法关于侵权行为类型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刘军民  张兆利 《社区》2004,(20):51-51
现在,公民之间因“打借条”不规范而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在“打借条,立字据”时应做到“十忌”: 一忌空白过大。写字据时内容部分与签字盖章之间空白留得太大,容易被持据人增写其它内容,或将原内容裁去,在空白处重新添加内容。二忌大小写不清。有的字据只有小写,没有大写,或大小写不符,很容易由此而引发纠纷。三忌不写日期。许多字据由于不写日期,一旦发生纠纷,对事实真相难以查清,使诉讼时效的确定发生困难,甚至会导致丧失诉权。四  相似文献   

4.
经营者或其他社会活动者怠于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而使他人人身或财产受到侵害时,既可以从合同法也可以从侵权法路径为受害人提供救济。但比较而言,合同法上的安全保障义务的保障力度是很有限的,要求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者承担侵权责任具有更强大的保障功能,保护范围也更广泛,更能体现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彰显人文主义的关怀,填补侵权法关于侵权行为类型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杨莹  王发财 《社区》2014,(18):62-63
据统计,2013年全国被媒体报道的袭医案件就发生30起。中国医院协会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所医院平均每年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高达27起,医务人员人身受到攻击、造成明显伤害的事件正在逐年增加。医患关系为何落得如此紧张,本文不加详述。北京市去年成立的医患纠纷调解援助第三方公益机构—北京京翰律师事务所医患纠纷调解与法律援助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似乎可以成为解决医患纠纷的另一个途径样本。  相似文献   

6.
不少中国公民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他们想到的不是通过法律手段去求得问题的解决,而是想通过自己与加害者或“文”或“武”的直接“对话”,力图把应由法律加以调整的事件私下“摆平”。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私了”。  相似文献   

7.
精神损害是受害人在非财产价值上所遭受的损失,其基本内容是造成受害人的精神痛苦。正因如此,我国民法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即“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的规定。”本文仅从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依据、构成要件、适用范围等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彬 《百姓生活》2013,(6):38-38
很多人在发生纠纷。致人受伤后,大多会选择“私了”。但这份看起来有效的协议,是否真的能保障双方的权益?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审结了数起该类案件,法官提醒市民纠纷“私了”易引起新麻烦。  相似文献   

9.
家政服务公司:从传统模式中突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向东 《社区》2004,(15):32-34
顾名思义,家政服务公司销售的商品就是“服务”,家政服务的特殊性在于服务员进入到用户家庭生活中,同服务对象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关系,因此服务员的人品价值(如善良、诚实、忠厚、热情、责任心)越高,其服务的附加值也就越大。但是,家政服务公司经营存在较大的风险:一是来自服务员的风险,例如服务员因为培训不到位,在使用煤气时发生意外事故,使用户的人身及财产受到损失,或者发生偷盗等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来自用户的风险,例如用户虐待、伤害服务员,使服务员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这两方面的风险,家政服务公司都要依法承担相应责任,因此家政服务…  相似文献   

10.
名誉权是一种重要的人身权。文章试图通过新近发生的药家鑫案衍生的名誉权纠纷,分析说明名誉权的特征及其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懂得正确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法律在保护受害人利益的同时,对侵权人及其家属的合法民事权利同样会给予应有的保护。在法治社会,不允许为了维护自己利益,而漠视他人的合法利益,甚至故意侵害他人的合法利益。任何人包括受害方都没有超越法律之外的特权,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活动,否则,将会对自己不当的行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1.
产品责任,一般是指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及其他供应者对其瑕疵产品造成消费者、使用者或其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所承担的一种民事赔偿责任。关于产品责任,人们普遍认为其肇始于19世纪中叶英美等国的判例之中,当时,它是被作为一种依附于合同的准合同关系来对待的,受到“无责任原则”或“直接合同关系原则”的制约。所谓“无责任原则”,就是指没有合同,就没有责任,消费者只有同生产者、销售者之间存在直接的合同(主要是买卖合同)关系,他才能依合同担保责任,就瑕疵产品对自己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要求  相似文献   

12.
蒋萌 《人生与伴侣》2023,(35):45-47
<正>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逐渐远去,经济发展预期向好,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调查,目前青年人失业率仍在走高,劳动纠纷案件数量有所上升,而一系列新技术对就业也产生了冲击。面对竞争激烈、纠纷多发的就业环境,高校毕业生很容易遭遇法律风险,就业受挫或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做好就业法律指导,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自救式犯罪”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工“自救式犯罪”是指当农民工的生存、发展受到威胁或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他们以犯罪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和权益而产生的犯罪。法律使用成本过高、立法不完善、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是导致农民工“自救式犯罪”的根本原因,法律意识淡薄是导致这种犯罪发生的主观原因。只有不断健全民主、完善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增加救济渠道,才能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农民工“自救式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社区》2002,(24):20-21
问:上法院打官司都有些什么费用?答:非财产案件按件计征,离婚案件每件收10元至50元。涉及财产分割的,总额不超过1万元的,不另收费;超过1万元的,超过部分按1%收取。侵害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的案件,每件收取50元至100元。侵害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的案件,每件收取50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三四年九月四日鲁迅致王志之的一封信中说,“惟金君终未见访也。”这里的“金君”,指的是北平“左联”成员、朝鲜作家金湛然同志。这一年的八、九月,金湛然从北平绕道上海回国时,北平“左联”的负责人之一王志之曾经介绍他去见鲁迅。当  相似文献   

16.
解放前,僜人社会里存在着一种被称为“郭西斗雅”的习俗。“郭西斗雅”,译成汉语同“神判”或“神断”的意义相近,因为僜人信“鬼”不信“神”,这里,我们还是按习惯称呼,姑且把这种习俗也叫作“神判”吧。神判是解放前僜人为解决个人私有财产纠纷而进行的一种宗教裁判活动。那时,僜人社会上发生了偷盗、通奸(指男子与有夫之妇的性关系)或其它的财产争端等事件,甲方怀疑是乙方所为而又无凭据,在乙方拒不承认,双方相持不下时,只要其中一方提出通过“神判”裁决(一般是由财产受  相似文献   

17.
论无过错责任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无过错责任是指在特殊情况下,行为人虽然没有过错,但依法也要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106条第二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就是民法过错责任原则的根据。该条第三款又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就是我国民法规定的过错责任原则的例外,在学理上称之为无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第一,不以行为人的过错为构成民事责任的条件。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房屋拆迁制度历经变迁,其价值取向经历了从“公平优先”到“效率优先”再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变化,这对满足特定历史时期的客观需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倡导法治,弘扬民权的现代社会,这些价值取向所带来的弊端已不断显露出来。我国现代城市房屋拆迁应当具有“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民权优先”、“民生为本”、“克减公权”等法律价值取向和理念,惟此才能对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立法、行政执法、司法救济等起到前瞻性的指导作用,对依法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发挥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房屋拆迁纠纷问题也日显突出.这里紧紧围绕城市房屋拆迁的现状分析,对纠纷的成因进行了深层次挖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采取拆迁前进行听证、适当减少政府干预、取消行政裁决制度、加大打击违法拆迁、政府支付评估费用、扩大拆迁补偿范围等一系列预防或减少纠纷冲突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亦农 《社区》2005,(18):48-49
“北京某楼盘有近百购房者提前几天挟着被褥通宵达旦排队认购……”“某楼盘开盘当天销售即创佳绩……”事实果真如此吗?线人反映,北京的不少楼市都存在不法商家为了制造繁荣热销的局面,花费钱财去雇佣大量“房托儿”替自己炒作的现象。当您走近某家所谓正在热销的楼盘时;当您排在拥挤的排队购房队伍中;当您身边出现套近乎的人时,可能就有房托儿出现在您身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