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益  曹焱胜  王德阳 《社区》2014,(9):18-19
项目背景 家里添丁进口,是件喜事。但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婆婆和儿媳在抚养和教育孩子上有差别。比如,婆婆带孙子用的是原来自己带孩子的老方式——老人都是“隔代疼”,在教育孙辈的问题上,会比较由着孙儿的性子,孩子想学就学,想玩就玩;儿媳则不同,  相似文献   

2.
丁宁 《新天地》2016,(9):58-59
丁老师:您好! 最近,我上网看到一则消息,连云港一儿媳因婆婆不帮自己带孩子,在网上发帖称对其婆婆“厌恶至极”,甚至都“不想多看她一眼”.该帖引起网友们的激烈讨论,目前,帖子的点击已经超过13000多次,近300人跟帖发表观点,对于这位儿媳的遭遇,网友们有支持婆婆的,也有理解儿媳的.也有很多网友对儿媳的情况表示同情,认为婆婆的做法有些过分,并给予安慰.  相似文献   

3.
赵秀华 《老友》2010,(9):17-17
两年前,婆婆离开人世时的最后一句话是:"华,婆婆有你这样的儿媳知足了……"婆婆走了,我这个做儿媳的十分伤感。  相似文献   

4.
甘草 《新天地》2012,(12):34
都说婆媳是天敌,如果一个婆婆和两个下岗儿媳相处,会是什么情形呢?在这儿跟大伙儿说说我和两个下岗儿媳的故事吧。我和大儿媳像母女。大儿子儿媳结婚不久,因工厂倒闭他俩双双下岗,开起了饭馆。天天在一起免不了磕磕碰碰,我又是那种快言快语心里存不住话的人,为了大儿媳爱甩脸子,我俩没少冲突。有一次,她从早晨一起来就拉长着脸,我问她原因,她不说,我火了,对她喊:"在这个家里,谁有错谁就改,可是必须有话讲在当面,我这人能受累不能受气!"大  相似文献   

5.
每年冬天,儿媳都要陪我去公共浴池洗澡。在浴室里,她总是紧紧抓着我的手,小心翼翼,生怕我摔跤。婆媳俩的亲密举动,让所有人都认为我们是一对感情深厚的母女。当得知我们是婆媳时,浴池的工作人员都啧啧赞叹:“我们在这里工作了这么久,看到的都是女儿陪妈妈来洗澡,儿媳陪婆婆的还  相似文献   

6.
马志国 《新天地》2017,(3):36-37
张桂芬朋友: 您好!相信您是一位开明的婆婆,不会拿儿媳当外人,更不会拿儿媳当受气包.但是您瞧,这样的婆婆也会遇到婆媳关系的困扰.这是为什么? 是的,如今很多开明的婆婆,都不会拿多年媳妇熬成婆那一套来对待儿媳,都会觉得拿儿媳当闺女应该是很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铁成 《新天地》2016,(9):20-21
日前,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因非法代孕而引发的监护权纠纷案件,并作出终审判决——无血缘关系“抚养母亲”获得孩子监护权. 一触即发的婆媳之争 2014年2月7日,上海一家跨国公司的董事长刘康因急性重症胰腺炎去世.看着哭成泪人的儿媳陈燕,婆婆王一梅泪眼婆娑地告诉儿媳:“你放心吧,我们会和你一起,把孙子孙女培养成人.”但很快两位老人就与儿媳发生了矛盾.  相似文献   

8.
永远的细节     
我7岁那年,母亲带我到隔壁的旺婶家去串门。母亲和旺婶常常一起去买菜,彼此很熟。到了旺婶家,旺婶却不在,旺婶的婆婆说儿媳一会儿就回来了,请母亲等等。旺婶的婆婆年纪很老了,头发也都白了。看到旺婶的婆婆要去给我们沏茶,母亲抢上前去夺过旺婶婆婆手中的茶壶说“:要你老人家为  相似文献   

9.
余秋雨 《社区》2011,(29):24-24
说起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想彼此之间相处得愉快,减少摩擦和冲突.最好要搭起“四道桥梁”。  相似文献   

10.
和居住在乡下的婆婆真正相处的日子是在我生小孩子“坐月子”期间。在这之前,众姐妹时常关心地问我和“乡下婆婆”相处得是否融洽,也有人向我诉说她们的“乡下婆婆”的种种不是。那时她们的诉说,曾吓得我忧心忡忡。生小孩之前,曾和婆婆见过两次面。一次是和丈夫确定恋爱关系后,那天,婆婆正在田里插秧,我跟在丈夫身后,走在高低不平的田埂上。丈夫高声喊:“妈,我把小平带回来啦。”我一不留神,一个趔趄跌坐到水渠里。婆婆看见丢下手中的秧把急忙跑过来。丈夫见我的狼狈相,笑着说:“叫你别穿高跟鞋,你不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初冬,在大同煤矿集团第一医院骨科女病房里,大家都夸从西花园来的韩老太太有个好闺女。这闺女一来就不停地给老太太洗理、收拾,那个细心周到劲儿,令同病房的病人都羡慕不已。韩老太太听到众人夸“闺女”,忙说:“这是我二儿媳小毕!”。小毕叫毕淑芝,今年46岁,是晋柴综合厂的职工。自从婆婆摔伤瘫痪在床,她就主动下岗,没明没夜地侍候起婆婆来。婆婆住进医院后,毕淑芝和丈夫就扔下了自己的家,白天黑夜陪侍老人。婆婆已经80岁,本来身体就不好,这回瘫痪在床,大小便都不能自理。陪侍这样的病人要有特别的细心与耐心。每天清晨毕淑芝照顾老人…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对目前三峡地区妇女“坐月子”习俗进行了客观描述。文中分析了“坐月子”的仪式内容和行为规范,着重对产妇饮食及禁忌、婴儿育养保健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指出中国几千年的汉族社会中婆媳关系的重要内涵,体现在婆婆对儿媳“坐月子”时的护理活动中。就是说,“种”的沿续是汉族社会中衡量婆媳关系的重要尺度之一。  相似文献   

13.
《人生与伴侣》2010,(3):56-57
“一种米养百种人。”各种婆婆、媳妇的相处方式有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家常话。无论是高素质的婆婆,还是没文化、霸道、小心眼的婆婆,都离不开家常话,而家常话最容易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14.
顾思虹 《社区》2009,(33):16-16
有些媳妇最怕的就是听婆婆不厌其烦的“教诲”,从早到晚地发号施令,做媳妇的心里是有苦说不出,有冤无处诉,那种感觉比哑巴吃了黄连还苦。我曾问过一些与婆婆相处得不那么好的女友,你以后就决定不再和婆婆打交道,也不和她老人家说话了吗?  相似文献   

15.
有的女人说,婆婆既没有给我生命,也没有给我养育之恩。因此,我没有义务孝顺她。孝顺她,那是我老公的事。她也没有权利管我,干涉和影响我的生活。基于这种观点,当儿媳的从思想上排斥婆婆,从感情上更不愿接纳婆婆。有时生活中婆媳发生摩擦,当儿媳的还会鼓足一股气和婆婆较劲儿,把本来就很微妙的婆媳关系弄得水火不相容。  相似文献   

16.
虽说尚待嫁闺中,就听说了许多婆媳关系如何如何难处理的传闻,但我从过门之日起,就没把为人儿媳当作一件困苦的事情。我想:婆婆再怎么可怕,也还是我丈夫他妈。他能优秀到令我生  相似文献   

17.
窦如颖 《社区》2009,(33):13-14
怎样做一个婆婆喜欢的好媳妇?要有的放矢,对不同的婆婆,应当使用不同的招数。下面,先从最基本的相处之道谈起。  相似文献   

18.
高昌礼 《社区》2014,(2):55-56
第三,娘亲的处事之道。 (一)将心比心,真心待人。在我的印象中,老母亲不仅和家庭的每个成员相处的很好,而且和亲朋好友也相处得很好,从来没有见过她和什么人有过节、吵嘴,得益于她老人家的“将心比心,真心待人”之道。老人在世时,经常讲,好儿子不如好媳妇,好闺女不如好女婿,这是老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说:媳妇是娘家养大的,到你家来做媳妇,添人进口,是多大的好事呀,作为婆婆,你得先对媳妇好,因为你没有养过她,进门要当闺女养,让媳妇感到婆婆疼她,婆婆对她好,人心都是肉长的,她的心能不动吗?反过来说,你光让媳妇对你好,你对她不好,心隔两张皮,  相似文献   

19.
邻居王老师是个小学教师,跟谁说话都是和风细雨般,楼里老老少少见了,都称呼她“王老师”。斗转星移,如今王老师退休了。前几天她很高兴,浇浇花,看看书,午觉睡到下午三点,可没多久就长吁短叹。一个人呆在阳台上,若有所思地盯着街边闲谈的老人。一天,吃晚饭时,王老师欲言又止,最后,终于对家人说,自己想在楼下摆个茶摊。说完小心翼翼地察看大家的脸色。老伴很惊奇,揶揄她:“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校园,现在要‘下海’了?”儿子激烈反对:又不缺吃缺穿,受那份洋罪!别人怎么看我们小辈?只有儿媳虽然不吭声,但心里是支持婆婆的:什么也不干,人就枯萎了。  相似文献   

20.
在太行山区、丹河水畔,传颂着一位儿媳16年如一日侍奉公婆的感人事迹。这位孝敬公婆的好儿媳就是三十多次受到省、市、县(市)嘉奖,被高平市、晋城市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十佳好儿媳”、“十佳道德标兵”荣誉称号的高平市政协常委张敏同志。“老人们需要关爱”张敏的家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她有两个公公、一个婆婆,且三位老人都是七八十岁以上,体弱多病。为便于照顾,十几年来,她一直和三位老人生活在一起。1989年7月,她的亲公公因患脑血栓后遗症,半身不遂,大小便失禁。那时张敏的丈夫经常下乡,不在家,遇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