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每一位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HR而言,在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时首先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员工价值也有生命周期。一般来说,一个新员工在一个企业里某一个岗位上的价值.可以按照6个月为一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员工的跳槽,有两种动机:一是对所在企业不满意,被迫跳槽;二是受其他单位更好条件的诱惑,主动跳槽。无论是哪一种动机,可以肯定一点,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更趋于现实,现在的员工很少选择终身服务的企业,企业也不再是员工颐养天年的靠山。他们的工作动力不完全取决于物质上的优越或职位的高低,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和物质境界。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知识员工流失的原因分析 (一)知识员工自身的原因 知识员工是追求自我实现的复杂人。因为知识员工从事的大多为创造性劳动.倾向于拥有宽松的、高度自主的工作环境,注重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所以他们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知识员工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知识员工具有高度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4.
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分析和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炎 《人才瞭望》2005,(7):20-21
知识型员工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重视自身知识的获取与提高。他们追求终身就业能力而非终身就业饭碗。为了更新知识,他们渴望获得教育和培训机会。因此,他们希望到更优秀的企业学习新的知识,通过流动实现自身增值。  相似文献   

5.
按照二八原则,企业核心员工会占到企业总人数的20%-30%,他们集中了企业80%~90%的技术和管理,创造了企业80%以上的财富和利润,他们是企业的核心和代表,是企业的灵魂和骨干。但同时,核心员工也是人才市场上的主要争夺对象,他们“跳槽”的机会最多、可能性最大,他们一旦“跳槽”,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估量。核心员工是企业获得绩效贡献的主要来源,做好核心员工的管理,留住并发挥核心员工的效用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重要目标。本文提出实行建立在员工自我绩效管理系统基础上的核心员工管理,并提供了实践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年轻员工 是企业的生力军,然而目前许多组织指出年轻员工的管理问题愈来愈多,包括:他们工作后的流动率大;与年长员工的代沟极大;他们在受雇的第一年中缺乏创造力、革新力和精力;天真烂漫和不切实际的期望。要使年轻员工发挥激昂的士气和生产力效果,那么应如何才能管理好他们呢? 了解年轻员工 年轻员工正式参加工作后,大致有4个特征:1.他们的待遇较少,较不受家庭因素的影响,较不受年资的员工福利的限制,因而流动性较高,使他们成为潜在的流动人选。2.态度和价值观易变,对组织的期望很多,对他们认…  相似文献   

7.
知识型员工激励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方面,受到严重挑战。特别是以咨询企业、IT企业为代表的高知识企业,普遍存在激励手段匮乏、员工跳槽频繁、管理成本上升等现象。由此引发了对知识型员工管理的研究。世界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其最新著作《21世纪对管理的挑战》中甚至断言:“怎样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生产力,怎样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管理,是企业在21世纪面对的最大挑战。”一、当前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许多有先见的企业已经认识到未来社会是知识主宰的社会,知识型员工将是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他们已经积极着手或正…  相似文献   

8.
田晓华 《人才瞭望》2013,(11):79-79
处于班组层级的技能型员工是企业价值的直接创造者。也是推动企业技术革新的实践者。因此,在对他们进行职业能力培训时,也应考虑到提升人力资本存量的问题。考察技能型员工人力资本存量结构时可知.其不仅包含他们的岗位操作技能方面.还涉及他们的岗位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方面。  相似文献   

9.
许多企业都将名牌产品看做自己的生命,努力追求,精心打造。相对名牌来说.许多企业对职工的重视远远不够.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名牌与员工的关系。真正的名企都对名牌与员工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那就是:高质量的产品是由人研制开发出来的.创造名牌产品离不开“名牌”员工。他们是在企业中培养出来的训练有素、技术精湛的精兵强将.已成为企业的中坚和骨干力量。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
许多企业在将员工融入企业的过程中犯过不少错误。他们缺乏一种流程促使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取得成功,完全融入企业,并提升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李丽 《人才瞭望》2009,(10):100-101
煤矿企业员工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周有的.而且行之有效的员工培养模式。近年来,随着煤矿现代化的发展.对高素质员工的需要更加强烈.为了使员工培训取得更好的效果.根据煤矿企业员工和煤矿企业员工教育的特点,总结实践.形成了三种员工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不断增强.企业的当务之急是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因此如何搞好企业员工培训.尤其是如何做好基层车间员工的培训工作更是重中之重。现就如何做好企业基层车间的员工培训工作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崔阳阳 《人才瞭望》2009,(11):96-97
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诸多方面的一部分.是体现企业管理是否规范的标志之一,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迅速蔓延.使得我国经济运行压力加大.一些企业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遇到困难。因此.在金融危机下如何更好地推进我国企业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已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人才瞭望》2006,(6):93-93
曾有报道说,几位管理学教授对规模中等但经营成果一般的企业进行员工素质与企业绩效关系方面的研究,发现这些公司的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只发挥了平均不到15%的潜力。这一结果可能会让企业的老板觉得很冤枉,为什么我支付了百分之百的工资,但我的员工却不是全力以赴,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也许研究的结果未必是完全准确的,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认,大多数企业的员工潜力非常值得挖掘,通过一些有效方法能让员工的潜力转化为绩效,可以想象,我们的公司该是怎样一种蒸蒸日上的景象。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中,人才资源成为企业单位最大的资源,企业为了更好地管理人才,尊重人才,予以他们发展创造的机会,看重其能力,将其继续培养成为更加专业职业员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基于此,站在员工角度和企业调动员工继续学习积极性的角度,阐述在企业中,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西山 《人才瞭望》2000,(1):43-46
[编者按]:当今中国社会一场人力资源领域的革命正在悄悄兴起,这场革命的核心是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转化。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推出有关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规章制度的实际操作平台“宝典”,奉献给企业人事工作者,也希望更多的人事经理能把自己的一些先进的做法及时反馈给我们。一、考核目的1.作为调整工资的依据。2.在员工试用期满时作为考核的依据。3.作为员工升迁、调职、开除等的依据。4.分析员工的优缺点,作为训练员工的依据。5.让员工了解自己的缺点,作为自我改善的指标。6.让下属警觉到主管人员…  相似文献   

17.
IT教室 美国人类行为学家丹尼斯·维特利博士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认为成功人士应具备如下10种心理品质:一、现实的自我觉察 大多数的成功者表现出一种现实的自我觉察。他们能觉察到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更能觉察到由于遗传和环境给自己造成的缺陷。也能觉察到大量对他们有益的事物。 现实的自我觉察就是自我诚实。成功者不但自己的潜力是诚实的而且对要达到的目的,应付出的时间和努力也是诚实的。二、现实的自我尊重 现实的自我尊重是成功者所具备的一种非常重要和最基本的品德。成功者有很强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信心。“我愿意成为…  相似文献   

18.
张静文 《人才瞭望》2016,(6):137-13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各方面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造成了各种影响。员工是企业中最活跃的要素,在社会新形势下,员工思想受到一些影响,这就需要企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员工加强教育,端正他们的思想,提高他们的素质。然而从目前来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采取有效对策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人心向背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廖泉军 《人才瞭望》2009,(12):84-85
员工激励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最为关心的事情.是每一位管理者应该经常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在企业中,绝大多数是普通员工.他们不是特别出色.但他们能够胜任工作.且工作踏实,思想比较稳定.流动性较小。他们参与企业的工作时间长,因而贡献很大。更多地表现为企业文化的主要传承者.这对企业的稳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企业员工组织忠诚条件及其激励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提出 企业员工组织忠诚是指组织成员在组织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对组织的热爱.并积极努力为组织发展做贡献的态度和行为系统.通常包括价值认同、情感依恋、对组织的高回报行为等要素。企业员工忠诚度的管理持续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大量研究探讨员工组织忠诚的重要性.认为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受到无条件的道德束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