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毛泽东是中国当代最卓越最伟大的诗人。毛泽东的诗词,从内容到形式,从思想到艺术.无不充溢着一种博大恢宏、雄奇恣纵的激情与张力,真所谓“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成为中国诗坛上一曲风格独特、个性强烈、色彩斑斓的绝唱。在毛泽东的全部诗词作品中,写到山的占绝大多数;有的实指,有的泛指,还有神话传说中的。毛泽东为什么如此乐于娴于写山呢?因为他生于山、长于山,从小就熟悉山、喜欢山,他的一生与山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大山塑造了他坚强的性格和意志,大山给了他革命成功的条件,所以他对山有着一种特别亲切浓…  相似文献   

2.
当代艺术中象征的深层意蕴的挖掘,是荣格原型方法的主要内容,在毛泽东诗词中,山几乎无处不在,这个象征世界深刻的寓意给我们启示。在这个象征世界里,大与小、莽与裁、山与人、自然美与人性美等对立统一的哲理特色十分突出。毛泽东对大山情深谊厚,他写大山,歌颂大山,除了现实的因素外,还体现了人类寻找精神家园回归自然的意识,这些咏山之作启示人们从一个新的视点去观察大自然,发现和理解大自然的美,这无论在文学史上还是文化史上意义都不可低估。同时,其诗词又有着强烈的修辞意义和有限变无限举一反三的艺术功能。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和军事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所创作的诗篇,既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史诗,又是闻名中外的千古绝唱。他的诗气势磅礴,激情奔放,深刻地概括了中国革命的风云变换,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与实践、人格和个性。毛泽东诗词的传播先后出...  相似文献   

4.
莫云 《中华魂》2017,(2):66-69
20世纪的风风雨雨与世界政治风云造就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也造就了一代诗人毛泽东。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与军事家,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还从日理万机的公务繁忙中,挤出些微的时间写诗填词。凭着他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与诗人特有的气质和灵感,他一生创作了70余首旧体诗词,为人类文化事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笔者是个诗词爱好着,早年就对毛泽东诗词颇感兴趣,能一口气背下其中的好多首诗词。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整整地奋斗了7年.在这7年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一道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在"左"倾错误的打击下,在戎马倥偬间,还创作了36首诗词楹联,引用了4副楹联和1首民谣,达平均每年5首诗联.这些诗词楹联的创作,涉及毛泽东精神的方方面面,充分展现了他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有的展现了他不唯上,不唯"本本"、实事求是的反对教条主义精神.这些诗词楹联的创作,亦有人误读,有待澄清.这些诗词楹联的创作是成功的,其关键之所在是他能够将马列主义中国化、对中国革命充满着必胜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6.
在广阔的意义上,毛泽东诗词的“革命浪漫主义”和雷纳·韦勒克的浪漫主义概念在反叛新古典主义普遍性的基点上建立了统一性。在专门的文学内部研究意义上,韦勒克为浪漫主义概念设立了“想象力”“自然观”“象征和神话”三个主导性规范。毛泽东诗词也在这些规范上实践着一种辩证的和象征的诗歌观。在考察术语含义普适性和流变性的过程中,对于直观相似上的推理,必须附加保留条件非常谨慎地予以估价。不能过于强调毛泽东诗词与传统中国的联系,也不能一味强调毛泽东诗词的西学背景。作为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两结合”的个人性典范,毛泽东诗词是中西文化因素的复杂交融。  相似文献   

7.
崇高的特点是:美处于主客体的矛盾激化中。它具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是一种不可阻遏的强劲气势。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一种粗犷、激荡、刚健、雄伟的特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①毛泽东诗词中长征组诗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诗词充满了乐观主义与进取精神;革命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并存;诗史结合、哲理入诗,具有崇高美感。长征组诗以阳刚之美为主,豪放大气之作见长;典雅与通俗相结合,使得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却又不乏文学涵养;一言以蔽之:毛泽东诗词极具崇高美。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文化的浓缩表现形式,其对外传播有效地塑造了我国革命文化的形象。毛泽东诗词的革命文化以表达中国革命史事件和抒情主体的精神为内容,并藉由“山”“水”主题及延伸的革命文化负载项得以表达。西方英译单行本的叙述和译文互相诠释,直观地对毛泽东革命地图及个人形象进行整体性构建;以“官方定本”为代表的中国译本中的诗词译文拥有绝对的主体地位,我国对“官方定本”中译文的数度修改有效凸显了毛泽东诗词中的革命文化。  相似文献   

9.
从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末期,中国走上了一条非凡曲折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路.作为领袖和诗人,毛泽东的理性与激情伴随着每一次政治活动和诗词创作.其间作品则真实而准确地展示了其深微曲折的心路历程.受传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忧国忧民意识,使毛泽东寻找一种"超越"的方式来改造旧体制、建设新家园.面对来自国内外的挑战,他从容镇定、沉着应战,其勇士般的性格、卓越的人格魅力,在一次次直面来自内外的挑战中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旧体诗词鉴赏和创作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一生喜爱鉴赏和创作旧体诗词,而且鉴赏和创作的兴趣是"偏于豪放,不废婉约"。毛泽东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既批判地继承了旧体诗词的表现形式,又运用传统体裁表现丰富而崭新的现实内容,其诗词在表现形式上突破传统,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在思想内容上超越传统,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邃的革命情怀。在旧体诗词遭到否定和排挤的情况下,毛泽东不因个人的偏好而无视中国诗歌的发展实际和发展规律,而是以自己成功的创作实践和精到的诗歌理论擘画出新中国诗歌发展的格局与方向。毛泽东对继承和发展中国旧体诗词传统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同志曾深情地说过,我们的主席不仅是革命家,还是诗人。毛泽东同志在长期革命实践中,运用思想家、哲学家,以独特的观察与表现生活的方式,创作了放射着唯物辩证法光辉的诗篇。认真探讨毛泽东诗词的哲学思想,对深入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诗词,贯串着彻底的唯物论思想。 一九二八年秋,毛主席在率领秋收起义队伍进入江西井岗山,创建革命根据地时写下了壮丽诗篇《西江月·井岗山》:  相似文献   

12.
举世公认毛泽东是构建独具特色的中国革命宏大理论体系的抽象思维大师,然而,毛泽东更是一位把这宏大的抽象理论宣传鼓动到中国通晓世界闻名、变为革命人民的意志和实践,把精神产品能动地变为物质力量的形象思维大师。毛泽东是政治家和思想家,更是革命宣传家和鼓动家。我们学习毛泽东著作,研究毛泽东的生平,都会明显发现大量的文学作品、诗词戏曲、神话传说等方面的生动事例和典型形象,伴随着毛泽东在各个时期的政治活动、政治思考,沉淀在他的意识深处,外化为信手拈来便浑然天成的语言素材,而这些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生动事例和典型形象,在思想宣传上起着出神入化的渗透效果。毛泽东宣传艺术高超绝伦,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形象化。 形象化的宣传艺术,是毛泽东一贯坚持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  相似文献   

13.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4年长征前夕这段时间,毛泽东是在惊涛骇浪中度过的。联系毛泽东在此期间所作的诗词,探索他人生经历中遭遇的一次大悲大喜、大起大落的心路历程,可看到当时毛泽东既有领导革命取得成功的喜悦,也有遭受处分、撤职的痛苦和悲愤,但无论困难多大,处境多险恶,他始终以革命利益为重,不屈不挠,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将中国革命带向胜利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而且也是伟大的诗人。毛泽东诗词是中国诗坛上灿烂夺目的明珠,也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作曲家运用音乐语言,通过诗词配乐歌唱的方武,使音乐创作服从于歌词中心内涵,把毛泽东诗词推向了又一个新的高峰。选取歌曲艺术特色的角度,从诗词歌曲的题材、音乐语言、艺术手法、民族特色等方面入手,对毛泽东诗词歌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伟大革命领袖毛泽东同志,半个多世纪以来,把毕生精力投入到中国人民空前的革命斗争中,他不仅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而且在戎马倥偬之际,日理万机之时,写下了许多宏伟壮丽的诗篇.今天,我们已经见到的诗词就有四十六首之多.这些光辉的诗章是伟大中国革命的史诗,是战胜敌人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诗词是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高度的思想性与完美的艺术性统一的结晶,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光辉范例.就古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诗词在海外的翻译和评价历来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海外掀起了毛泽东诗词译介的高潮。其译介形式主要有:毛泽东诗词英译单行本,毛泽东研究专著中收录的毛泽东诗词,诗词选集中收录的毛泽东诗词,传记作家的毛泽东传记中涉及到的毛泽东诗词。这些译诗尽可能向原诗靠拢,尽量减少误译,最大程度地向西方读者介绍毛泽东诗词、中国革命的历史和中国文化,同时也为日后毛泽东诗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毛泽东诗词进行美学分析的工作还刚刚开始。本文试图从毛泽东诗词中时、空、人三者的关系入手,来分析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和马列主义的世界观是怎样经过美学点染和艺术熔铸而化为这些瑰丽诗篇的血肉和灵魂的;并从而来探讨毛泽东同志审美感受的特色,他的美学理想和其诗词的美学性质。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诗语和他的政治学说在审美理想和实践风范上有着难以分剖的内在联系.他的诗语不仅形象、灵动和优美、雄强地展示着他政治美学的内涵,而且更深刻地透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内涵."鲲鹏"这一诗化美学具象作为毛泽东权威意志的诗学基调,始终雄劲灵动地贯穿在毛泽东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线索之中.在毛泽东理性和情感世界中占有特殊地位的"鲲鹏"这一艺术美学具象,所蕴含的有关中国革命和革命文学全新的审美经验和感受,是准确进入和把握毛泽东乃至中国革命的情感史和理性史的一把神奇的钥匙.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07,(1):24-24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当代杰出的诗人。其政治活动、军事活动造就了毛泽尔独到的生命体验,而体验感悟的独到又直接成就了毛泽东大气磅礴、雄奇瑰丽的诗风。毛泽东诗词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激荡着时代的潮汐,是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艰难奋进的壮丽画卷,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宏伟史诗。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的诗词,我以前也另碎地读过,但没有系统地、深入地钻研过。最近结合着毛主席著作的学习,特别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学习,我又全部阅读了一下。这些作品的闳深博大的思想内容和无比精湛的艺术技巧深深地教育着我,感动着我,不过,由于水平的限制,我的理解还是很肤浅的。现有简单地谈谈我的体会。以下的发言主要是谈作品的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乐观主义,附带谈谈作品的艺术手法。先谈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乐观主义。林默涵同志在“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旗帜”里,论及到毛主席的诗词。他提出革命浪漫主义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浪漫主义精神,一方面是浪漫主义手法。他认为浪漫主义精神是最主要的。他对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解释是:“要看到生活里的新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