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福利》2005,(6):1-1
殡葬管理是一项社会事务工作,是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在政府依法行政、加强社会管理的新形势下,修订《殡葬管理条例》已纳入国务院2005年立法工作计划。尽快修订《殡葬管理条例》,是加强殡葬管理,规范殡葬行为、推进殡葬改革的新契机,是殡葬管理工作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殡葬工作战线职工的热切期盼。  相似文献   

2.
《社会福利》2005,(12):60-62
第一期: 2面5年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工作思路 第二期: 湖南省出台《殡葬服务价格管理试行办法》加强殡葬服务价格管理 解读《殡葬服务价格管理试行办法》 破解殡葬服务价格的管理难睡 第五期: 开展养老服务让会化示范活动应着力于“五要, 规范与创新并举推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  相似文献   

3.
《社会福利》2007,(5):50-50
首次全国城市生态墓地建设座谈会于2007年5月15~16日在青岛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建设兵团民政局社会事务处(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殡葬管理处)负责殡葬管理工作的处长及城市公墓管理负责人共计1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向大会发来贺信,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张明亮司长、左永仁巡视员与会并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4.
殡葬改革是我们党和政府一贯倡导的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密不可分。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使殡葬管理初步纳入了依法管理的轨道,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得到了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殡葬事业的蓬勃发展,城乡的丧葬陋习得到初步治理。但是,面对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殡葬管理已经远远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亟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社会福利》2004,(12):56-56
11月24日25日,“研究2005年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工作暨宣传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民政厅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救助管理站、殡葬管理处的负责同志以及民政干部管理学院的有关领导近8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社会福利》2004,(12):55-56
11月18日,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张明亮司长召集北京、上海、辽宁、浙江等十五个省市社会事务处、殡葬管理处的负责同志,在上海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各地关于修订《殡葬管理条例》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上海市召开了“2005年全市殡葬工作会议”。各区县民政主管局长、社会事务科科长、殡管所长、各殡仪馆和公墓主任出席了会议。上海市民政局沈振新副局长作了重要讲话,市殡管处吕春玲处长总结了2004年的殡葬管理工作,进一步部署了2005 年的工作。上海殡葬管理工作一直走在中国殡葬管理的前沿,其中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而先行者的探索也将启迪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建设兵团民政局社会事务处(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殡葬管理处)负责殡葬管理工作的处长及城市公墓管理负责人共计180余名代表于2007年5月15~16日汇聚青岛,聚智聚力,共谋城市生态墓地建设发展大计——全国城  相似文献   

9.
杨伟 《社会福利》2006,(9):29-30
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全面规划了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为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伟大的时代背景下,应以怎样的视角来审视殡葬改革工作和殡葬改革制度,值得每一个民政人特别是从事殡葬工怍的同志深思的问题。本文拟从土葬改革的角度探讨殡葬改革制度创新思路,以寻求推进殡葬改革的新方式和新路径,供殡葬行业界的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殡葬这一永恒的社会活动必然需要受到社会政策的调控,而殡葬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种种梗阻。本文拟将通过选点实地调研,基于社会政策视角和分析方法,对W市Z村殡葬改革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尚存的梗阻现象进行分析,进而从文化张力、民众认同、执行机制等方面针对如何有效推进殡葬改革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戴香智  熊英 《社会工作》2011,(14):88-90
殡葬这一永恒的社会活动必然需要受到社会政策的调控,而殡葬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种种梗阻。本文拟将通过选点实地调研,基于社会政策视角和分析方法,对W市Z村殡葬改革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尚存的梗阻现象进行分析,进而从文化张力、民众认同、执行机制等方面针对如何有效推进殡葬改革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把握工作重点 推进殡葬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殡葬改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推进殡葬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殡葬行业是涉及广大群众的公共事业,死有所葬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殡葬行业具有公益事业的性质。国务院即将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将殡仪馆、火葬场都列入了公益性、非营利机构。只有进一步提高社会公益水平,才能更好地体现殡葬行业“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宗旨,才能夯实便民殡葬、诚信殡葬、阳光殡葬、绿色殡葬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霍秀媚 《探求》2005,(5):23-25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5.
陈伟 《探求》2005,(5):20-21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6.
温朝霞  黄苏萍 《探求》2005,(5):22-23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7.
冯仿娅 《探求》2005,(5):25-26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8.
程寿 《探求》2005,(5):26-27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9.
殡葬改革,是一场充满困难与挑战的社会风俗革命,它面对的是传承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丧葬习俗.正因如此,殡葬改革工作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特别是农村殡葬改革更是困难重重,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20.
高月玲 《社会福利》2005,(11):13-16
殡葬改革是党和政府一贯 倡导的一项社会改革,是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关系 到保护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 境、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民经 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发展 的大事。同时,殡葬改革涉及千 家万户,任务艰巨而繁重,面对 我国土地的日益减少和生态资 源的消耗,实行火葬,改革土 葬,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破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