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作为一种新的会计 ,公允价值会计为知识经济时代大量涌现的无形资产、衍生金融工具提供了更加合理、更加有用的会计计量模式。文章重点讨论的公允价值会计产生的背景和历程以及公允价值会计的实质。公允价值会计的核心是现值的运用。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和使用已是大势所趋 ,为我国未来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也必然会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2.
徐焱军 《学术论坛》2012,35(5):131-134,199
与历史成本会计相比,公允价值会计具有理论上的优势,但实践中公允价值会计实施起来困难重重。这既有来自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本身的原因,也有一些利益集团干预的原因。文章从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优势,从内外两方面归纳了公用价值会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最后就我国推进公允价值会计的总体策略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最为普遍应用的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约、金融期货、期权、互换。新兴的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财务的会计要素、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披露都具有一定的影响,该影响反映出衍生金融工具与旧会计准则的矛盾。迎接衍生金融工具挑战的对策:重塑会计准则,迎接信息披露;重构财务会计要素;会计确认标准的重新制定;采用多重计价基础;改造会计报表。  相似文献   

4.
困境与出路:金融危机形势下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产生与发展是会计计量理论和实践顺应经济发展的产物.但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公允价值计量未能起到防范和化解作用因而备受质疑.客观地说,一方面,其具有传统计量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具有主观性过强、在非理性市场环境下难以操作的弊端.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不断对其加以完善:首先,要不断完善非理性市场环境下的估值技术运用;其次,要建立健全估计公允价值的政策和程序;再次,要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最后,要完善风险控制机制,确保金融工具风险能得到及时反映.  相似文献   

5.
在对资产的会计计量时采用公允价值属性是国内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体现。公允价值计量的采用,反映了会计计量属性的改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说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及其约束条件,然后提出信息经济学发展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唐明珠 《理论界》2007,(12):249-250
随着资产定义对“未来经济利益”这一资产特质的捕捉锚定,随着资产计价目的由反映受托责任到针对决策有用的潜移默化,随着收益确定向资产负债观的回归倾斜和全面收益概念的渐入人心,公允价值大有取代历史成本成为主流计量属性之势。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公允价值,现阶段在我国推广公允价值计量究竟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决策有用性在财务报告框架和具体准则制定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对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成为相关各方关注的焦点。基于公司治理机制的视角,以2008—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公允价值分层计量与上市公司信息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按第一、二、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组合的信息风险逐层递增;高质量的公司治理机制降低了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的信息风险,且公允价值计量信息的可靠性越差,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越能够有效地降低其信息风险,但对于负债项目来说,并没有起到显著降低信息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际会计准则及各国和地区对生物资产的计量模式有两种,即公允价值计量和历史成本计量。单纯从理论上看,公允价值计量能更好地反映生物资产增值的信息,且从会计目标、计量标准、收益确认三个方面对我国生物资产计量的理论依据分析发现,我国的会计计量模式正在从历史成本向公允价值转变。但考虑到我国生物资产计量的技术和环境的现实条件,我国现阶段生物资产应选择历史成本为主公允价值为辅的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9.
金融衍生产品是在基础金融工具上发展起来的,其具有套期保值和投机的双重作用,鉴于其风险性和价值波动性,应当加强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和对外披露,此外还需要设置完善的税收制度,保证国家税收。本文从衍生金融产品的会计处理和税制设计上分别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衍生金融工具蓬勃兴起,并取得快速发展。衍生金融工具为企业降低筹资成本,加强外汇风险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然而,衍生金融工具就像一把双刃剑,其收益的不确定性和巨大的风险性,使得在会计上对其进行反映和监督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问题是会计处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以及相关规定出发,通过分析我国11家商业银行衍生工具的信息披露,发现我国现阶段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应用前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会计问题在国际会计领域中颇受关注。当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而无法对某些特殊会计业务进行准确计量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显示了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对于是否应当立即推行全面的、统一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会计学界从未达成过共识。本文将从介绍公允价值概念及计量展开,从理论基础角度阐释公允价值全面推广应用的历史必然趋势,并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主要疑惑作出相关的理论解释,同时结合会计实务具体操作中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考虑,预测近阶段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会计现实应用领域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莫春兰 《学术论坛》2012,35(3):139-142
远期合约是历史最长的常用衍生金融工具,其公允价值的确定是核算其交易、披露其财务及风险信息的关键程序。由于其在场外交易、没有活跃的市场报价等特点,远期合约的公允价值需采用估值技术确定。估值模型的选用对估值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结合远期合约的交易案例,以现行的远期合约公允价值确定模型为基础,对现行模型的应用结果进行逻辑性推理,得出了对其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有启发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虽然衍生金融工具已经在表内确认了,但我们仍需十分重视衍生金融工具在财务报表下的披露问题。因为这些更详实的信息不仅是对表内列报的补充,而且还包括一些具有独立价值的战略性和政策性的重要资料。虽然目前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表外披露的范围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会计披露的信息含量越来越高,但在很多方面离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仍然相距甚远。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和手段上,会计披露都应当进一步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理论所产生的冲击 ,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会计要素定义的冲击 ;二是对会计确认的冲击 ;三是对会计计量的冲击 ;四是对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冲击。为了应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冲击 ,要从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设计科学合理的制度框架和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三个方面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对会计事项的计量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由于公允价值计量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规定不够明确、缺少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等问题的存在,使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缺少相应的政策环境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运用公允价值的难点分析——基于金融危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再次将公允价值会计(Fair Vaiue Accounting)推向争论的焦点.在一定的条件下,公允价值计量独特的顺周期效应会增加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加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的作用,说明市场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通过进一步分析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的难点后认为,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公允价值运用环境不成熟、估值的复杂性等因素无法有效保障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难以真正实现公允价值计量的预期目的--提供相关、可靠、可比的会计信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资产减值准则的制定实施是我国会计制度逐步完善的重要标志,有利于企业资产负债表更加公允的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避免高估资产和盈利。本文通过对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即决策有用观理论说明实施资产减值准则的必要性,并且通过资产减值与会计计量属性的关系说明采用减值准则的难点,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自引入会计准则以来一直是会计界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公允价值的起源、发展和引人会计准则的目标开始,分析其问题所在,旨在得出这样的结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不仅与会计目标存在事实上的分歧,不能实现其引入初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会计的传统职能。本文对此给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公认计量属性,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当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会计暴露了其固有的缺陷,从而引发了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广泛质疑。因此,如何正确看待公允价值以及我国企业界如何应用公允价值,是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美国200多家金融机构因为依据历史成本计量基础的财务报告进行金融工具交易而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困境,从而引发了对历史成本计量的争论.1990年9月,时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首次提出了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在此之后,有关公允价值的概念与应用逐步发展并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