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划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将从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配置转化为市场为基础的配置。显然这是在资源配置方式上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实现这个转变,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资源的优化组合,保证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高效率。 一 资源配置,即资源的分配和使用。资源配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资源的使用效率、经济发展的快慢和经济实力的强弱。因为,不论是人力资源还是物质资源,相对于一定时期或一定时点上人类的需要来说,资源总是有限的,即稀缺的。这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至少是从原始人到当代人的智慧可推断、预测的未来是难以否定的客观现实。这种客观现实要求社会必须遵循节约的原则,按市场需要对社会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使其能为人类带来最大的效用,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如果人们不正视资源稀缺  相似文献   

2.
问题的提出——资源配置为何要倾斜 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既关系到经济是否高效率增长,又关系到产业结构能否实现高级化合理化目标。可以说,它是影响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各种经济资源在不同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和布置。资源具有生产性、稀缺性和可选择性。资源的生产性和稀缺性使资源合理配置成为必要,而资源的可选择性又使资源合理配置成为可能。但是如何使资源配置得合理,这就涉及到优化问题。优化的要点在于选择合理的目标和有效的实现机制。从历史发展进程看,资源配置是任何一种社会里都存在的一个共同性问题。但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和不同的社会里,资源配置的具体形式却  相似文献   

3.
论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衡量尺度李尚红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正是社会经济资源得以优化配置的具体表现.近年来,理论界对资源配置的研究多局限于宏观层次上,即局限于分析如何利用审场机制来引导生产要素向高利润部门流动问题,而对于资源配置的微观优化─—即企业内部对资...  相似文献   

4.
公共预算作为一种国家活动,在本质上是政治性的,预算过程中的各种冲突实质上就是政治冲突.权力作为政治学的核心概念,是影响公共预算资源分配的关键变量.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权力被广泛地运用.预算过程分配着决策权力,预算是权力的体现,预算过程中做出的资源配置实际上反映了政治权力的分配、运用与控制.预算是配置资源的公共权力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是一个制衡结构,本身就是一个民主政治程序.当前中国公共预算的民主性明显不足,为了达到政治民主化这个目的,就必须进行预算改革,推进预算民主.实行预算民主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促进权力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国家政权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5.
《大庆社会科学》2012,(2):159-159
孙咏梅撰文指出,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经济增长质量与资源配置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要提高增长质量,达到速度与质量的合理统一,必须优化资源配置。这是因为,合理的资源配置影响着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进而影响着增长质量的选择。从宏观层次看,资源配置具有一次配置和二次配置两个层次。资源的一次配置是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源在部门、地区和行业间的配置。  相似文献   

6.
财政理论表明,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节经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等经济职能。资源配置实质上就是把社会劳动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从而实现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合理使用,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效益。那么,财政和资源配置,就是通过财政把有限的  相似文献   

7.
流行的微观经济学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存在较大的误区和片面性,亟需提出一个关于资源配置的新理论框架。从国民经济层面来看,资源最优配置可以明确为四方面的要求,即结构性、效率性、分配性和充分性。资源最优配置的实现程度取决于企业对劳动者的激励以及国民经济对企业的激励。激励的效果取决于激励方式,而激励方式取决于经济体制。因此,市场体制、计划体制和转轨体制在资源最优配置上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8.
资源配置是指经济资源在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使用者之间的分配。每一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问题,都是如何使资源的配置产生最大的效能。在理论上探讨的资源最优化配置,是指社会各种经济资源始终处于一种最优组合状态,产生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资源最优配置仅仅是一种理想目标,根本无法实际存在。因为资源最优配置的一项必要条件是,任何资源不论投入哪种用途,其边际产品必须相等。然而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社会资源不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只能使综合资源的配置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即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代社会转型的内容和特征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社会转型的基本内容 (一)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从国家调配转向市场交换。①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后,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将是市场交换,价值规律成为主导机制。②社会各生产单位之间不再通过国家行政机构相互联系,而是通过市场体系相互依赖。③生产要素都将纳入商品交换的轨道,通过竞争实现各项生产要素的宏观配置和微观组合,从而达到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和资源的利用率、生产率的提高,并使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效率大大提高。④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干预,从指令性为主转向指导性为主,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主,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通过规划、引导、协调和监督,弥补、纠正市场自发调节的某些不足和偏差,以保证社会经济的总体平衡和长期稳定、协调发展。⑤国家通过单位分配和控制资源的能力削弱,中央的资源控制权力下放。 (二)社会资源占有关系:从集中转向分散,从一元转向多元。①打破大一统的国家所有制,形成分  相似文献   

10.
公平与效率是两个重要的法律价值.在微观领域、市场配置资源方式、初次分配中要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而在宏观领域、计划配置资源方式、再分配中实行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与此相对应,民商法在微观领域、市场配置资源、初次分配中发挥第一位或至上的作用;经济法在宏观领域、计划配置资源方式、再分配领域发挥第一位或至上的作用.正确认识民商法与经济法的不同价值取向对制定、执行法律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认为,公平首先是一个客观范畴。不是一个随主观意志而任意转移的心理概念。我们把在一个界定的历史区间内,一个社会所拥有的社会生产要素在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三方面的结合中达到最优合谐时的状态,称为公平最大化,它包括多层涵义。首先是指社会经济中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在各种不同使用方向之间的最优分配。其核心的问题是通过系统资源的投入使得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增加,在完善和健全的资源配置机制下,使资源要素得以完善结合,从宏观上看,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方式、政治上层建筑的构成形式、社会结构、产业结构、资源配置机制、经济运行机制、财富收入分配机制,决策的组织结构、信息结构、协调、刺激结构等诸方面的状况;微观上看,生产的要素在一个体单位,是否得到最优配置,是否符合人与自然之间永恒的物质  相似文献   

12.
政府预算是在总体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基于增进整个社会资源配置使用效率或改善社会公平的目标,对不同部门可支配资源的安排、配置与调整。预算过程是一种博弈过程,在此过程中代表各方利益的参与者为取得支出优先权展开竞争和寻租。此时,构建有效的监督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一、经济学发展过程中演化出市场与计划模式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着眼于微观 ,计划经济着眼于宏观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注重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依赖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社会主义国家注重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 ,依赖计划对资源进行配置。由此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 ,被我们看成是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分水岭。事实上 ,市场与计划模式的出现或选用 ,是经济学发展历程中 ,围绕如何选用有限资源生产有价值商品并对其合理分配而发生的 ,即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寻找平衡…  相似文献   

14.
刘赣州 《晋阳学刊》2003,4(6):49-52
马克思分析资源配置的前提是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上的社会化生产。资源配置就是生产要素资源的分配,即社会总量的分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资源配置方式分别是:直接配置方式,市场配置方式,计划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整合机制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社会整合机制的重构□黄玉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资源由单纯的体制内单位供给制,转向体制内和体制外共同配置资源的分配格局。体制外资源配置区域的开辟,极大地释放了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流动空间,国家与社会开始发生分离,...  相似文献   

16.
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包括高等教育结构性的改革和高等教育供给效率的提升;而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本质问题就是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从资源配置的机制、资源配置的状态、资源配置的效率评价这三个方面出发,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在资源配置上的现状及问题,最后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的角度给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统计数据是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及数量关系的重要信息,它对于全社会的经济建设及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从宏观上看,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是由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及服务行业等社会生产部门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社会再生产环节纵横交错组织起来的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如何处理好社会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比例,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离不开统计数据;从微观上看,一个企业的供应 生产、销售活动,既是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资源的消耗投入过程,也是物质  相似文献   

18.
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一种形式.作为要素 市场的土地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是其运行有效性的标志.在不太完善的土地市场中,作为市场主体的政府可能目的在于通过市场而 合理取得土地收益;而在一个完善的土地市场体系里政府可能更强调市场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手段,并在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实现土地利益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活动中企业并购的数量迅速增加,规模也有扩大的趋势,但并非所有的企业并购都是有效率的。企业并购所形成的资源配置效果可分为三类:效率型、利益分配型、单纯规模扩张型。只有效率型并购才是产权流动的真正目标。要实现效率型并购,必须具备一系列宏观和微观条件,政府有必要对企业并购进行管理和干预。本文就如何实现效率型并购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并对新自由主义夸大市场作用、否定国家干预的主张进行了批评。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下高教资源配置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作为第三产业,从事着准公共产品的生产。由于教育规律的作用使这种生产具有不同于企业生产的特殊性,完全的计划经济或完全的市场经济对高教资源配置都缺乏效率。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教资源的配置方式只能采用“混合经济”模式,即宏观上以计划经济为主、微观上以市场经济为主实现高教资源在高校内部的调节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