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时政资讯     
《办公室业务》2014,(4):4-5
正国务院决定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会议决定,在已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依法将这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在制度模式、筹资方式、待遇支付等方面与合并前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采以及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困境,人们时企业年佥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在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大力开展企业年金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形成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这既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既定的目标,也是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企业年金制度,发挥企业年金在养老保障中的"第二支"支柱的重要作用,使职工退休后领取的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构成的养老保险替代率得到较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保制度建设已步入"快车道",在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的进程中,加强基金管理水平、切实做到保值增值,对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保证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平稳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现状,分析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决策探索》2014,(5):4-5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会议决定,在已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依法将这两项制度合并实施,  相似文献   

5.
张金焰 《经营管理者》2013,(21):194-194
自从我国建立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实施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管理模式,做好参保职工的个人账户管理工作,对于确保未来养老金的足额支持和维护个人利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讨论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工作,维护企业职工的权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和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和基础,为更好地探讨我国的基本养老制度,有必要对西方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做一个总结,并简单分析对我国有何启示。  相似文献   

7.
1997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国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形成,由现收现付制到部分累计制的转变;2005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完善我国养老金发放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模型,分别对我国男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进行测算,对影响基金缺口的因素进行弹性分析,得出影响基金缺口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给予一定的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我国独立于企业之外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起步较晚,某区于1986年底开始筹建独立的养老保险机构,负责经办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992年实行职工个人缴费,1996年建立实行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1998年建立起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2003年撤县并区(简称区县,以与市城区区别),2011年实行市级统筹。由于某区独立于企业之外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制建立时间不长,政策相对滞后,随着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养老保险结构性问题和矛盾不断凸现,主要表  相似文献   

9.
魏月霞  白莹 《科学咨询》2023,(2):101-103
当前,我国已经快速、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维持在一个较高的程度。进一步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构建一个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是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措施。第一,加快实施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第二,进一步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第三,统一养老保险制度;第四,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意味着我国将开启消除户籍和“身份”所带来的养老保障差异的进程,为将来建立统一的国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完善的养老保险目标体系是建立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工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企业年金被称为该体系中的“第二支柱”,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199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后,统一了我国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在全国已形成规模。但对企业年金而言,虽然我国从1991年开始陆续下达文件,鼓励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2000年更名为企业年金),但很多人对行政管理的意义理解不透,加之具体实施规定不甚完善,致使企业年金的实施进展缓慢。2004年5月正式实施的…  相似文献   

12.
■按照中央的要求,今年要在全国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可以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今年3月初,全国百强县之一、综合经济实力连续4年位居河北省30强之首的迁安市出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正式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项制度与此前该市建立的城镇养老基本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制度相互衔接,使该市成为河北省第一个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县级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分析了目前制约中宁县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简称"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促进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董兴利 《决策与信息》2013,(11):296-296
当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时,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能平滑对接,一方面影响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损害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本文根据现行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同,分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如何对接及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5.
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不仅可以实现资金的充分利用,解决养老保险财务能力的区域差异问题,而且有利于解决参保人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接续,保证劳动力按市场规律合理流动。但我国目前省级统筹步伐比较缓慢,其原因主要与地区发展不平衡、各级政府责任的划分不明确、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监管不到位、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等有关。因此,应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加强预算管理和基金监管,并尽快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行业统筹同省级统筹的统一,以推进省级统筹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纪桂花 《经营管理者》2013,(2X):247-247
<正>养老保险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压力严重、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仍不全面、社会统筹与支出入不敷出的情况下,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一、多层次养老保险的主要内容及涵义基本养老保险亦称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它是按国家统一政策规定强制实施的为保障广大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养老保险制  相似文献   

17.
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探索和努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仍存在很多问题,各种相关制度安排偏重于短期问题,忽视了长效机制的建设,严重制约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制度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改革需要出发,结合已有的经验,提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的长效运行机制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历经20多年的改革、完善,现阶段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有很多问题存在。养老制度是国家、企业对稳定职工队伍、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所采取的一项新的管理模式,本文从给职工建立养老保险的意义、作用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提出完善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稳定职工队伍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莉  张芳 《管理科学文摘》2011,(12):160-160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目前河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对此,笔者从河北省省情出发,提出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尽管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已经取得明显进展,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成本还没解决,制度的覆盖面过窄,制度也没有体现的公平性欠缺等,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