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政治艺术的类型学分析,首先需要解决分析类型的转换问题,即从经验类型分析到理想类型分析。运用理想类型分析的方法,通过三种基本理想类型(即理念型、制度型和技术型)的建构,以把握这三种类型的基本状况及其特征。同时,对三种基本类型间关系的探讨,以展现其互动情形。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对象征和象征型艺术的阐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象征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其内容包括“意义”和“形象”这两个构成要素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象征的特点就是双关。象征型艺术是由于作为内容的自由意志的不完善,因而也就无法找到一种合适的表现方式,而只能采取象征的方式,它是艺术发展史中最初的艺术类型。  相似文献   

3.
科举制度下贬官文学的三种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贬官文学是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它的产生又是理想与现实冲突的结果。贬官文学在形式上分为孤愤型、现实型和超脱型3种主要形态。这是根据反映于文学中的贬官经历对文人造成的直接影响来划分的,然而有相互渗透和交叉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君臣关系是古代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之一,《庄子》一书把君臣关系理想化为师友型加以表现,这种文学表现模式的产生受到战国时期尊师风尚的影响,但《庄子》作者对现实的传说进行了改造,赋予了道家的具体内涵。寓言中师友型君臣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由碰撞到相容型和协调型。寓言采取了二律背反的表现方式,塑造出一批有异于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师长形象,以其荒幻和反常而惊世骇俗,这是此书在艺术上的一大创造。寓言中为君师友者彻底冲破了依附心理,实现了人格的绝对独立  相似文献   

5.
《江格尔》是我国蒙古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大型史诗。洋洋万行,篇幅宏大,故事纷繁,内容丰富,广泛而全面地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对未来的憧憬,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底蕴。本文拟对其蕴含的理想思想进行粗略的勾画。历史告诉我们,我国各民族的历史都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历史。在我国的文化思想史上,有着极其丰富的理想财富,从《诗经》中对“乐土”的向往,到《礼记》中描述的“天下为  相似文献   

6.
公案剧是元杂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品大都取材于现实,反映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市民理想。从公案剧的事件类型、情节设计、意蕴内涵三方面可见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文学自由谈》1986年第二期发表了关于现实主义概念讨论的不同文见。邹平在《现实主义是不够用了吗?》一文中论述:作为一种文学精第(或日美学原则),现实主义远没有到了不够用的地步。因为在如何理解艺术和现实的审美关系上,现实主义是迄今为止唯一正确地作出了回答。现代主义从整体上来看却是颠倒了艺术和现实的审美关系。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现实主义确实有着自己的局限性,当它把文学反映现实的方式限定在以生活本来面貌来反映生活的尺度里,它便获得了一种与其他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通过奇幻怪诞的情节来反映现实的新型艺术表现方式。在小说《所罗门之歌》和《宠儿》中,托尼·莫里森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通过运用象征和模仿《圣经》典故将故事情节以魔幻的方式展示出来,创造出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英雄史诗的代表《江格尔》与汉族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在理想世界、兄弟情义、结局与出路、英雄群像、女人、战马、武器和反派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性,可进行对应式比较。具体来说是宝木巴与水泊梁山、江格尔与宋江、阿拉潭策吉与吴用、洪古尔与李逵、萨布尔与杨志、明彦与燕青的对应比较。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群雄聚义反抗入侵的主题,都追求自由而快乐的理想世界,不同之处在于《江格尔》的神话色彩更浓厚一些,始终洋溢着天下无敌的乐观精神,不像《水浒传》那样是现实型的悲剧性结尾。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上来看 ,对《诗经》的解读方式共有过三种 ,即政治解读、历史解读和文学解读。政治解读是传统解读方式 ,体现了对现实政治的观照和积极入世的精神 ;历史解读是一种过渡 ,把“五经”当做历史典籍 ,但是并未真正与政治解读划清界限 ;文学解读是近现代以来的解读方式 ,体现了对人生与个性的重视 ,反映了对文学独立性的思考。政治解读与文学解读应该结合起来 ,从而更全面地解读《诗经》 ,形成中国自己的文学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11.
12.
当下,正进入发展新阶段的中国史诗研究存在三大问题:缺乏明确的学科目标,受西方中心论束缚,第三者的必要参照缺位.其发展思路是:以大国学术应有的胸怀,将中国史诗研究纳入国际大视野,明确其前进目标;自觉以印度史诗学为参照,实现中印史诗研究互动;更新思维,与时俱进,用发展的、整体的观念指导研究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一代杰出诗人李商隐写有大量咏史诗,这些咏史诗是在中晚唐这一特殊的时代政治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比较深刻的现实性和时代感,其诗内容上或托古讽今,或借史咏怀,在艺术上措辞委婉,抒情方式也相当独特,见解精辟而情感自深,奠定了其在中国咏史诗的发展史上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阿勒帕米斯》是一部形成于古代弘吉剌惕部族的故地,传承于哈萨克、乌孜(兹)别克、塔塔尔(鞑靼)、卡拉卡尔帕克等突厥语民族民间的英雄史诗。该文根据该诗在哈萨克族文本中出现的民俗事象,结合国内外史诗专家的研究结果,展示了哈萨克等突厥语民族的古老民俗。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以音乐的视域关照《格萨尔》史诗,并对其节奏方式、旋律结构及音乐节奏意义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百年孤独>的艺术笔法表现出史诗气质,它们分别从神话笔迹、整体样态、真幻切换、低调叙述等几方面体现出来,构成<百年孤独>的史诗笔法,从而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圆融统一.  相似文献   

17.
无锡流传400年的《华抱山》,是“中国四大英雄史诗”之一,叙唱华龙根、华抱山、华龙龙三代英雄史迹。它具备史诗特征:抗击封建王朝、官府和地主势力,前赴后继,悲壮激烈;英雄形象具有神话色彩;史诗传承之庄严性,吸引众多学者探讨《华抱山》之史诗特征与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华抱山全集》出版有两大功臣:传唱者华祖荣、搜集整理者朱海荣。  相似文献   

18.
史诗之谜与族群记忆——汉民族没有史诗的深层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诗作为一种韵文体神话作品在我国的许多族群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但是占我国人口多数的汉族有无史诗,却是一个引起争论的问题.作为族群的一种集体记忆, 史诗的形成与族群的早期历史密切相关.族群记忆的多元化和以书写记忆为主的存储方式,以及汉族知识分子对民间口头记忆的消解和重构是导致汉族族群未能形成史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古希腊《荷马史诗》在宇宙结构的描绘上,表现出相似的观念。在两部史诗的世界里,宇宙分为上中下三界,三界之间相互关联。上界景况模糊又善恶并存,下界场景清晰可以接近;英雄人物可往返于中界和下界。宇宙结构观的相似性启示我们思考史诗时代东西方民族在生活观念及思维方式上的相似之处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20.
荷马史诗是西方翻译史上除了《圣经》以外,在所有文学作品中翻译最多最频繁的作品,通过拉丁文献和翻译文本得以传遍世界。文章对荷马史诗中西翻译史作一综合性比较研究,旨在探索其在文本化之后翻译所呈现的特点,以期突出荷马史诗翻译在世界翻译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口传史诗翻译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