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解读《红楼梦》,可以见出刘姥姥三进贾府的历程,清楚地体现出刘姥姥人格特点的发展过程及其意义:刘姥姥一进贾府为认亲,主要是满足其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刘姥姥二进贾府为探亲,是在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体现的社交需求即对归属、爱的需要的实现和满足;刘姥姥三进贾府是在贾府衰败之后,她接受病危凤姐的嘱托,最后义救巧姐,从而使她的尊重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需要都得到了满足与升华。  相似文献   

2.
曹雪芹在构思《红楼梦》时,为了便于叙写“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虽事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乱麻一般”的荣国府(本文所引《红楼梦》原文,均椐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新校注本),巧妙地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的刘姥姥写起,以她三进荣国府来串起贾家的兴亡盛衰。刘姥姥一进贾府原是来告帮乞贷的,荣府管家奶奶王熙凤总算看在太太吩咐的“不可简慢了他”的分上,也为了自己落个好名声,在告了一番艰难之后,给了她二十两银子。不知是偶然碰巧,还是作者有意,这二十两银子  相似文献   

3.
遗失的宝贝     
刘姥姥进大观园,正值贾府摆螃蟹宴,望着满桌子的珍馐美食,刘姥姥意味深长地说:"这一顿饭,够我们庄稼人吃上1年的。"幸好,刘姥姥没生在这个时代,要生在这个时代,让她跑一趟嘉德拍卖会,看着钱似乎不是钱,只是些数字,被人们呼来喊去的,不知她老人家又会说出什么惊天之语呢!这就是收藏的纯商业化,说白了,您跟这物件也没什么感情,您搞"收藏"只为挣钱,文化是假,商业才是真。当然,还有一类人并非商人和收藏家,但是,这些人的手里却有真货。  相似文献   

4.
一个靠种庄稼为生的妇女,丈夫死了,又没有儿子,靠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乐天知命的性格,在艰难困苦中带大了女儿,又把她嫁给了王狗儿。《红楼梦》开始时,她正帮着女儿、女婿带孩子。此时的她,年老而体不衰,硬硬朗朗,思维敏捷。她就是刘姥姥。分析刘姥姥的人生,我门从中获得不少养生知识。养生,首先就是养心态。刘姥姥最大的特点是顺其自  相似文献   

5.
刘姥姥邀请宝玉一起逛园子,结果宝玉嫌刘姥姥速度慢,刘姥姥为了证明自己老当益壮,竟然跳起了《洗刷刷》。这出自编自演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在2007年的大连民间民俗文化节上,参演者牟华获  相似文献   

6.
试论王熙凤     
王熙凤在《红楼梦》里正式出场前,就有冷子兴介绍这位小说的重要人物:“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后来又有贾珍夸她从小儿“玩笑时就有杀伐决断”,如今“越发历练老成了”。确实,对这个“脂粉队里的英雄”,曹雪芹并没有只把她作为一般的裙钗之辈来描写。把《红楼梦》看作只写家务事、儿女情的人,说王熙凤是什么“主妇性格的高度结晶品”,这完全歪曲了《红楼梦》和王熙凤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作为一部政治历史小说,《红楼梦》在王熙凤这个维护贵族大家庭利益的贾府当家人身上,概括了封建统治阶级反动本质的若干重要方面,通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14,(11):36-38
一两银子值多少钱 在《射雕英雄传》里,郭靖初遇黄蓉,被她宰了一顿,结果“一会结账,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红楼梦》里的刘姥姥看到贾府上下一餐螃蟹24两银子,感叹说小户人家可以过一年了。要知道刘姥姥家当时也算中产阶级,有房有地有工人丫头,第一次上贾府打秋风,得了20两银子,干恩万谢。《明史》里也提到七品知县一年的正当俸禄是45两白银。那么,中国古代的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呢?  相似文献   

8.
王熙凤与《红楼梦》的艺术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自振 《南都学坛》2002,22(5):34-39
王熙凤在《红楼梦》复杂的情节发展线索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在《红楼梦》的三重悲剧:宝、黛、钗的爱情与婚姻悲剧,众女儿的悲剧,贾府衰亡的悲剧中,王熙凤都是一个起着关联作用的核心人物。研究王熙凤在《红楼梦》艺术结构中的作用,不仅能使我们看到《红楼梦》结构的复杂性和曹雪芹的艺术创新,而且能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把握这部伟大作品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9.
说刘老老“不会说话”,乍一看来,读者也许会有点奇怪。其实这不是我的观点,而是王熙凤等人对她的评价。《红楼梦》第六回,刘老老一进荣国府,向王熙凤求告贫困,话没说清楚反而骂孩子“只顾吃果子”,书中说凤姐“听他不会说话,因笑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此其一。等到王熙凤赏赐了二十两银子,刘老老千恩万谢,周瑞家的却说:“我的娘!你怎么见了他倒不会说话了呢?”此其二。可见,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地方,刘老老确实是“不会说话”的。  相似文献   

10.
大观园,以它“永久的魅力”,吸引着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与生活在其中的人物一样,成为千古不朽的艺术形象。但这并非大观园“光明”之所在。 大观园是元妃的省亲别墅,“天上人间诸景备”,建筑设计精奇妙美,莫说刘姥姥进园,眼花缭乱,连贾政等人“都迷了旧路”,元春也“叹息奢华过费”。但这更不能说明大观园之“光明”。 人们往往把大观园与贾府等同,诚然,大观园的豪华富丽景象,是贾府“烈  相似文献   

11.
王熙凤是天才作家曹雪芹笔下一个极有光彩的人物。她象一只快乐的鸟,飞到哪里,哪里便有了笑声。她是一把穿动的梭,贾府的上下左右,男女主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由她穿梭编织。她又是一只勇猛的刺猬,谁不慎激怒了她,她便会竖起全身的钢刺来自卫,甚至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有时,她也是一条美丽的蛇,趁人不备,吐出毒汁,害人而肥己。在“金  相似文献   

12.
王熙凤的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和"哭向金陵事更哀"是互相关联且逞递进关系的整体叙事,不容分割。惜乎对此著述虽多,却无确解之文,不足参酌。唯有按事体情理之意绪从王熙凤人生全部经历入手,高屋建瓴、知人论世,方能得出"一从"为难以挣脱的三从四德之既嫁从夫;"二令"为当家主政,威重令行;"三人木"为其事败抄家,财尽力诎,众叛亲离,败落事休;"事更哀"乃操劳过度,积劳成疾,惨死贾府,棺葬金陵之最终结局。这才是对王熙凤这个末世凡鸟"聪明反被聪明误"之绚丽多态的四维人生表征的正确释解。  相似文献   

13.
偏心丈母娘     
有个老老娘,有两个女婿,大的为人圆滑,在衙门当差,蛮吃开;小的呢,是个种田人,屋里穷。丈母娘偏心,对大的女婿好,对小的女婿勿好。有一日,老老娘杀了只鸡,炖得稀烂,款待大女婿。  相似文献   

14.
齐夫 《中华魂》2013,(11):28-29
《红楼梦》一书里,妙玉是个有洁癖的人,在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中,刘姥姥跟贾母到她的栊翠庵做客,她嫌刘姥姥用过的茶杯脏,要扔掉。还要打水来冲地,并不准抬水的小厮进庙,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小说家言,或可存疑,然而现实生活中,有"洁癖"的并不在少数。宋人张知甫在《可书》记:"米元章有洁癖,屋宇器具,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艺术形象 ,她在小说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一形象不仅本身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而且她对其他人物性格的成功刻画也起着极为突出的映衬作用。曹雪芹在精心塑造这一艺术形象的同时 ,还巧妙地借以揭示出诸如王熙凤、贾母、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等很多重要人物性格的一些不同侧面 ,从而使这些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更为鲜活 ,更为复杂 ,因而更富于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中刘姥姥在贾府款待她的酒宴上所作的一番滑稽表演,引发了众多主子各具情态的狂欢滥笑。其中亦有未笑之人。看似对立的狂笑与未笑均能恰到好处地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曹雪芹藉此创设的典型环境刻划典型人物的艺术实践同恩格斯提出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文学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7.
论王熙凤的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府管家奶奶王熙凤,历来论者都对之大张挞伐,尤其是,当她被贴上了贵族阶级当权派的标签的时候,这个人物更交了华盖运。实则那种种口诛笔伐之辞,并不足概括人们对王熙凤形象的总体感受,因此也不尽合作家原来的意图了。不过,用过去大家常用的文艺学方法论,的确也很难正确地解释清楚王熙凤性格的相当高级的审美价值和这个性格的最主要的社会认识意义。笔者有鉴于此,近来读了几篇学术界探讨文艺学新方法的文章,感到颇受启发,有些浅见,写在这里,以当抛引。  相似文献   

18.
在翻译《红楼梦》中刘姥姥的语言时,霍克思刻意使用了方言偏离、历史时代偏离和语法偏离等用法,为英语读者展现出刘姥姥年长、粗俗、乡土的一面,这与原文中刘姥姥的直观形象基本吻合。霍克思在人物语言翻译中的细节操纵具有合理性,对中国小说的英译推广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文学巨著《红楼梦》中的贾府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这个钟鸣鼎食之府,赫赫扬扬,历经四世,到了宝字辈时,才开始衰败。文章试结合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通过解读《红楼梦》中王熙凤、探春、薛宝钗、秦可卿四位女性家政管理实例,探析贾府衰败在家政管理方面的原因,其中有正面的经验,但更多的是反面教训,值得借鉴和深思。  相似文献   

20.
略论王熙凤的典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熙凤在《红楼梦》里是除了宝玉、黛玉之外着墨最多的人物,也是贾府举足轻重的人物.应该怎样理解其典型意义?二十余年来,普遍的结论是:“封建制度的死心塌地的拥护者,”后来又加之以“孔孟之道忠实信徒”的罪名.直至最近的“评红”文章,凡涉及王熙凤者,均持如是观.这其实就是认为王熙风与贾母、贾政、王夫人、宝钗在思想观念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对此,笔者是不敢苟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